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王君频道
文章标题: 《王君:刍议语文教材整合》
     阅读次数:544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君:刍议语文教材整合

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君

                               

整合,指调整后重新组合。

没有哪门学科比语文更为迫切地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理论是最精深也最纷繁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理论的五光十色诱惑以至而迷失自我;语文教学方法是最灵活也最多变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沦为教艺的奴隶;语文知识是范围最广体系最混乱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被知识的狂潮淹没甚而在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中做了墙头草;语文教学资源是最丰富也最芜杂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或者让学生坐井观天,或者使学生的学习偏离语文的轨道。语文教材是最厚重也是最零散的,不经整合的后果是永远无法奉献给学生规律性、科学性的语文熏陶。

而在这所有“整合能力”之中,我认为最现实最紧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整合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的不确定性更决定了教师决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也无法照本宣科,教师具有整合教材的义务和责任。教材提供的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或者说,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和一个跳板。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规定了的。但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必然是积极地主动地面对教材,在不脱离语文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并根据学生的现实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改造,从而充分展示教师的个性和教学的个性。

对教材的整合,从具体操作上来看,一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科书进行取舍,对精读和略读进行重新安排。二是教师可以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教材学习的顺序,使教材的使用有更加鲜明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三是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跳板,根据不同地域孩子的需要和现实学习的不同需求,把教科书以外的材料引入语文教学。

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说明“整合教材”的意义。

第一,整合,为教师创造性地解析教材打下基础。

经过整合之后,教师对教材往往会有更精辟独到的分析。

1.   在单元之内进行整合。

方法是宏观上审视同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单元内蕴提取单元精粹,反思单元误区,从而形成自己对教材的个性化分析。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共有五篇课文:《三峡》、《短文两篇》(含《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诗四首》(含《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传统的教材分析是逐篇突破,但是,当我从整合的角度来俯瞰这个单元,我惊喜地发现,也许是有心摘花,也许是无意插柳,这一单元里,竟然汇聚了丰富多彩的美的形态。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三峡》表现出苍凉之美与雄浑之美。《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可以让我们比较宁静之美与绚烂之美。《记承天寺夜游》和《三峡》则展现了空灵之美与生气之美。《观潮》和《归园田居》则集中分别凸显了激情之美与闲淡之美,而《游山西村》和其他诗文对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各有意趣。

因为有了这样的宏观透视,我另辟蹊径,写出了《一次美的巡礼——第六单元解读札记》,为能呈现给学生更为鲜活生动的教学内容打下了基础。

 

2.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初中起始教学中,我整合了一二单元的所有课文,并为这两个单元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并进行有价值的分类。比如:

两个单元的共同主题:热爱生命

生命意识:《生命 生命》、《紫藤萝瀑布》

生命理想:《在山的那一边》、《理想》、《行道树》

生命智慧:《走一步,再走一步》、《童趣》、《人生寓言》、《我的信念》、《论语十则》、《第一次,真好》

这样的整合使原本散乱的单篇教学呈现出了新的格局,在一个较小的平台上解决了语文教学零敲碎打的弊病,为初一新生展示了中学语文学习可能呈现的崭新格局。

 

3.在整册教材之间实现整合。

我曾经配合《语文教学通讯》杂志社进行过一次关于“个性化抒情”的综合复习,为此我写出了上万字的论文《个性化抒情》(《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4年第六期)。该文涉及到一到六册的课文六十多篇,几乎“扫荡”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所有的“抒情”文字。它以非常丰富的事例和全新的归类引导学生重新遨游于教材的海洋中,让他们得以在整个中学学习的平台上获得了对个性化抒情的整体认识。

 

第二,整合,为学生呈现最有生命活力的教学内容。

教材经过整合,可以促进学习内容最优化,教师会获得更为巧妙的教学切入点,学生会学得更加主动生动。

1.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微观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望”字。这激发了我的整合欲望,经过尝试,我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以五问推进课堂教学。

一问:老师想把标题“望岳”换作“看岳”,可以吗?

二问:你通过《望岳》,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呢?

三问:望岳是“望”,春望也是“望”,但望春之心境和望岳之心境却有天差地别,请扣紧最能打动你的词语作析。

四问:既然诗人眼中的春天是凄凉的,那么在文题中用“望”,是否辜负了该词的美?

五问:从《春望》中,我们又望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杜甫,甚至还望到了一些别的什么呢?

这堂课之所以上得荡气回肠,就是因为整合简化了教学头绪,扩大了教学容量,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层次。(该课例《望出杜甫的雄豪和沉郁》发表于《中学语文》2005年第一期)

 

2.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是中观的。

比如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四期上的课例《大美为美》,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十期上的课例《问君能有几多愁》,。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整合教学。核心环节有四:

1)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为这五首词简单分类。

2)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

3)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呢?

4)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在这堂课的教学后记中,我这样进行了总结: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巧妙前后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3.教学内容的整合更可以是宏观的。

我曾经整合了《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故乡》这三篇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课文,上了一堂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三期)为主题的课,比较了一丈青大娘,菲利普夫人、杨二嫂三位泼辣女人,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家人物塑造的精妙。

在同一堂课上,我们还有一个整合的话题是《两件长衫》,我让学生比较了何大学问的长衫和孔乙己的长衫。通过这两件长衫,我们透视了不同年代但同样尊崇读书的两个人的不同境遇,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家塑造人物的匠心。

这样的尝试还很多。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几篇自读课文都充蕴着爱国主义的情感。我于是整合了《黄河诵》、《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上了一堂以朗诵为主线的塑造爱国魂的课(课例《这堂课没有流行歌曲》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为了引导孩子们欣赏和创作现代小诗,我整合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出现的三位著名现代诗诗人汪国真、冰心、泰戈尔,以《华山论诗》为题做了一次教学探索。如果把《伤仲永》和《孙权劝学》整合在一起来上,你会发现对教材的解读和处理都会有新的突破。

引进课外内容更需要大开大合的宏观整合。我曾经整合三部电影《一个也不能少》、《钢琴师》、《荒岛余生》,探讨了三个相同性质的问题:魏敏之为什么是一个农村小姑娘?史标曼为什么是一名钢琴师?诺兰德为什么是一名速递员?以主角的职业身份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透视影片主题,挖掘编导创作的内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整合,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必要手段。

篇幅所限,这个问题不敞开谈。总之,课堂的吉光片羽都是教师教学反思的宝贵资源。而整合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之后,你就自然会在某一个小问题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比如,整合了《背影》中的几处“矛盾”之处,我写出了教材反思《于无声处听惊雷》《语文学习》2005年第三期)。整合了《台阶》、《邓稼先》、《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篇课文中三处句号的妙用,我写出了《天光云影共徘徊——句号在课堂设计中的作用举例》(《语文报 教师版》2005年第71)。整合《亲爱的爸爸妈妈》、《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四篇课文中虚词的妙用,我写出了《让虚词登堂入室》(《文学教育》2005年第六期)。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整合后进行反思,我发现了教材选文中关于善良的悖论,写出了论文《教材,请给孩子一个善良的理由》(《语文报 教师版》2006年第75)。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进行教学主题的反思后,我认为该单元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重新定位,于是我写出了论文《突围,让英雄“下凡”》……

教学成功之处可以整合,教学的失误之处更可以整合。相同题材不同教法可以整合,相同教法不同题材也可以整合……我的感受是,没有整合就没有高品位的反思。

 

其实,不但教师可以整合教材,学生也应该主动地构建和生成教材,形成一个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互动的格局。新课程改革呼唤教材的变革。但是,在教材要作根本性的改变还非指日可待的情况下,作为一线教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促成独立选文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使经常由老师来帮助学生完成的教学拓展变成学生在求知过程中自己主动的发现和探究。这样的整合,于教师而言,是创造性地教;于学生而言,是创造性地学。

整合,让语文教材立体起来,让语文教学灵动起来。

 


最后更新[2007-6-2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