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语文周易
文章标题: 《少堂:悲欣何时交集 :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
     阅读次数:988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悲欣何时交集 :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

悲欣何时交集 :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

——“战争生活”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视角

 

深圳市教学研究室  程少堂 主持 ∕撰稿  

 

(附刘人云先生的争鸣文章)

 

(说明:本文是应山西《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之约而撰写,将发表于该刊2007年第9期。该杂志最近每期都约请一位专家主持一个单元的讲座。约稿的责任编辑对我们这篇稿子很是满意,她说如用一个字评价那就是“牛”,用两个字评价就是“帅呆”。我自己呢,也是非常非常非常满意!感谢撰写教案的市学科带头人朱碧波、特级教师杨秀珍,优秀青年教师陈理、杜舟平、宋红玮,他们的教案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基本理念。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篇文章不仅有理论有实践,而且还极其有学术个性和实践个性,她代表了目前深圳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最高水平。可以肯定地说,这篇文章的发表,将对扩大语文味教学流派在全国的影响起到很好的作用。这篇文章和去年发的(也是这位编辑约的)《语文课:用开放的心灵赢得爱情世界的回声——语文课中爱情内容如何教出语文味之我见》,将一同收进我的下一部专著《语文味:中国语文教学第四浪潮——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研究》。)

时间过得真快,自2001年我们把“语文味”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和教学理念正式提出,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实践探索以来, 7年过去了。7年后的今天,语文味终于由一个曾经只是少数人偶尔很感性地提及的词语,变成了在中国语文教学界有广泛影响的学术概念和教学理念(用“百度”搜索一下“语文味”,能发现有三万多个相关链接),它甚至事实上已经演变成现代汉语的一个新词汇。更令人高兴的是,有著名学者和专家认为,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深圳初露端倪。

 

下面,先谈谈我们对语文味的理解,然后运用语文味理念,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战争生活”主题单元阅读教学,提出我们的处理意见,供同行参考。

 

一、语文味:是理念而不是方法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语文味是一种语文教育哲学或教学美学理念,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语文教学方法。大家知道,近三十年的中国当代语文教学界产生了不少有影响的教学流派。不过早已有人指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流派有一些是以“××教学法”来命名的,还缺乏教育哲学或美学的理念提升。语文味教学流派不是一种以方法来命名的流派。语文味是一种语文教育哲学或教学美学理念,是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新起点,是汉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高品位与多品味的统一。我们倡导语文味,既是倡导语文教学的高品位,这一高品位要反映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即共性规律,同时又主张语文教学的多品味或多元品味,主张“百花齐放”,也就是说语文味绝非“定味”、“陈味”,这是语文教学的个性规律。语文味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不搞语文教学的原教旨主义或沙文主义,更不搞语文教学的法西斯主义。语文教学只要或综合运用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或重点运用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手段,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了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了学生的人生境界,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过程让人感受到了教学个性或文化气息,让人产生诗意与美的感受,就可是说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语文味。

 

语文味拒绝模式化,但并不反对模式。艺术风格和流派,就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局限,没有局限就没有模式,没有模式就没有特点,也就没有风格和流派。歌德说过大意如此的名言:只有法则才能给人以自由,只有限制才能显出高手。模式就是局限,也就是限制。语文味教学流派也有自己的局限,就是说也有自己的基本模式。不过,我想强调的是,与其说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模式和许多其它教学模式一样是一种“方法模式”,还不如说语文味教学流派的模式是一种“理念模式”或“灵魂模式”,这一“理念模式”或“灵魂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强调文本文化意蕴的开掘(正因为此,所以学术界有不少人把语文味教学流派称之为“文化语文流派”)。就我自己的语文味实践探索而言,我的几堂产生广泛影响的公开课,诸如《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 ——<荷花淀>课堂教学实录》、《千古文人<世说>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实录》、《用优美的汉语描绘优美的人性——<诗经·子衿>欣赏》、《把玩诗歌——<你是我的同类>教学实录》、《荒原中的舞蹈:中国知识精英的精神困境与突围——<离骚><逍遥游>的文化解读》、《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等等,其教学方式方法有共性也各有个性,深圳不少语文教师说我的公开课“立意先锋构思新颖且富有冲击力,但是很不好学”,也证明我的课不是模式化的,但这些课都是我心目中的语文味的具体体现。这种模式也有一定操作性,但是不能操作化,它能冲击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思想,开拓人的思路,但是,它“但开风气不为师”。

 

二、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流派处理单元教学方法之一种

 

我认为,对一个教学流派来说,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更重要(尽管这两个问题不能截然分开)。语文味教学流派之所以有区别于其他教学流派的个性特点,主要是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教什么上与其他流派有所不同。

在语文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曾经有过一种尝试是: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学出语文味来。

 

为了介绍这种教法,这里我们不能免俗,首先要探讨一下究竟什么是语文。

关于什么是语文,学术界或实践界大约有以下三种观点:(一)语言+文章;(二)语言+文学;(三)语言+文化。这三种观点相持不下,谁也不能说服谁,许多一线教师更是让这种争论越搞越糊涂,宁愿做一个关于“什么是语文”的“二百五”,谁的也不听,就听自己的。

 

我也是关于“什么是语文”的一个“二百五”,我说不清以上三种观点哪一个更没有道理,或者哪一个更有道理,所以我就“一锅煮”。 “一锅煮”就不用加号而用乘号,即我主张或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语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

       

“一锅煮”是俗语,用雅一点的说法,可以用全息理论解释这一问题。所谓全息,是指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根据这一理论可知:语文教学是从一篇篇课文教学开始的,并通过一篇篇课文的教学活动的连续进行而完成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相对于整体的教学,正如胚胎相对于动物一样,具有胚胎性。换言之,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包括单个文本和单元文本),都是全息的。由此可以推论,既然关于“语文是什么”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等三种观点相持不下,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而每一篇课文都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全息元,或者说是语言与文章、文学、文化的有机统一。

 

需要说明的是,据现代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学、文化学研究,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来讲,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分别是语言学、文章学、文学学和文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说,语言、文章、文学和文化是有科学分野的。我不否认这一“分野”的科学价值,但是我不认为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语文教学中有多大价值。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一个具体的教学文本而言,最好有点“全息”观,最好“一锅煮”,即对文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关照。换言之,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的课文,它既可以是文章的,也可以是文学的,同时还可以是文化的,语言则更是作为载体渗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语文味教学流派对“文章”、“文学”与“文化”采用了这样的解释:这里的文章,包括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这里的文学,主要是指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主要探讨语文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这里的文化,则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对单独的文本或一个单元的文本作文章、文学的探讨,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但是,在此基础上对文本作文化意蕴的探讨,是语文味教学流派的个性特点。

 

三、悲欣何时交集: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战争生活”主题单元5篇课文,分别是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从文章角度解读这个单元,主要是探讨这5篇文章的信息(材料、意旨、感情等)、体式(结构、语体、体裁等)、技法(篇法、段法、句法等);从文学角度解读这个单元,主要是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大部分语文教师对从这两个角度解读文本处理教材比较熟练,比较有信心,而对从文化角度解读则感到比较陌生,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我这里重点谈一下从文化角度解读的问题。

 

一般说来,根据教材的编写原则,语文教材中主题单元的编写是有特殊用意的,但是这种用意是不是高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就这个战争生活单元来说,我认为编者就是从浩如烟海的战争文本中,选出几篇著名的国内外战争文本,拼凑成一个战争生活单元,如此而已,岂有他哉。如若不信,我们看看这个战争单元几篇课文后的练习,看看人教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你能发现任何有深意的阐释或暗示吗?不能。编者在本单元后面附了一篇所谓“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但是让我们看一看这个单元的“导读提示”:“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这个“导读提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当代战争文本,它背后的文化心态昭然若揭,它至少包含两点值得反思的内容:(1)“战争狂欢”心态。在教材编者看来,战争,至少是正义战争,不仅不是悲剧,而且是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因而是革命者的狂欢节。(2)正义战争是真善美,非正义战争是假恶丑。“导读提示”的这种腔调,简括地反映了中国当代战争文本蕴含的文化心理,在这种文化心理制约下编写的战争生活单元教材,在价值取向上不出偏差是很难的。我可以断言,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如果以这种心态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那就既不能正确了解历史,也不可能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正义战争是不是一定都有威力还很难说)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更不可能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世界也永远不会化剑为犁。

 

面对平庸甚至偏狭的编辑意图,我们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再创造的时候到了。

我们看一看这5篇文章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战争文化心理。

就我对这5篇文章的阅读感觉而言,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代表了中国当代战争文化文本的基本取向,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代表了西方当代战争文化文本的基本取向(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写的二战时期的塞尔维亚大屠杀,从内容上和价值取向上也属于西方战争文本)。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缺少悲剧意识。近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生灵屡遭涂炭。中国人虽然在那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但是,在我们身上,却几乎看不到受害者的阴影,我们对那场战争始终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之情。中国当代战争文本几乎是唯一的无条件的歌颂战争,让人觉得战争不仅不是悲剧而是喜剧。例如,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洋溢着的是人民革命战争“回肠荡气”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调,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基调壮烈而不悲惨,战争的悲剧性被淡化或取消。在我国当代战争文本中,战争首先是英雄表现英雄气概的舞台。同是描写民族解放的反侵略正义战争,在苏联和西方战争文学中,战争是瘟疫,是死神,战争夺走了和平与幸福生活,战争是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毁灭,是一寸国土一寸国土的烧焦。欧洲人民付出了几千万生命才重新赢得了和平,他们也为胜利自豪,但不是怀念战争岁月;他们也歌颂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但不希望看到战争精神延续到和平时期。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更多的是诅咒战争和反战情绪,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更是洋溢着人道主义的反战光芒。总而言之,他们始终认为战争是悲剧,是灾难和痛苦。

 

(二)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中的敌我战争可以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神与魔的较量,因此,对革命、战争的敬畏和虔诚(类似宗教情怀)代替了对革命、战争的恐惧与逃避。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气势磅礴,气贯长虹,洋溢着的是革命战争胜利者的强烈自豪感;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让人觉得战争不仅不可怕而且很好玩儿,甚或是革命者的狂欢节。而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则让人感到战争的残忍与恐怖,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侵略者罪行的强烈愤怒,对被侵略者、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三)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不是关注战争本身带来的历史灾难及战争重压下的人的悲剧,而是更关注投入正义战争中的人的精神价值和面貌。这的确也反映了当时历史现实的一个方面,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就十分不理解红军士兵为什么会“欢天喜地”地走向战场。是的,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这种欢天喜地的战争心理,中国人也不理解外国人那种深恶痛绝的战争态度。这当然与各民族的具体经历不同有重要关系。但是,忽视对残酷的战争下人性与复杂心理的揭示,忽视对战争中人性善恶的深度反思,毕竟是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的致命弱点。由于文体的原因,这种揭示和反思在毛泽东的《新闻两则》中当然是见不到的,但是在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中也见不到,不仅如此,在中国当代其他战争文本中也难以见到,这是中国没有战争大片、没有震撼人心的战争文学的主因。而二战留给西方人的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价值的严肃思考,因此出现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战争文学作品和战阵大片(二战后西方出现一大批影响世界的著名思想家,也与这种反思有关),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聂华苓的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可以看作是具体而微的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战争文学的一大优良传统就是具有极浓极强的悲剧意识。战争是残酷的,无情的,无论是正义的,抑或是非正义的,都会带来大量的死亡,唐代曹松《己亥岁》中“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名句千古流传,就是因为它有悲剧意识。唐代陈陶有一首著名的边塞诗《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本诗在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的同时,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对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陈陶本是唐代一名并不太有名的诗人,但是他的《陇西行》把战争中的死亡之悲写到了极致。诗圣杜甫更是写出了战争悲剧的千古绝唱《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可惜的是,这种在战争悲剧中灌注终极关怀的伟大传统,在我国当代战争文本中几乎销声匿迹。

 

(四)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中二分法思维习惯被滥用。中国当代战争文本看重战争的性质而不是看重战争本身,绝对化地看待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由此产生简单的线形思维:正义的会胜利、非正义的会失败;正义的战争一切都是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一切都是非正义的。而正义与非正义的判断完全是意识形态化了。《蜡烛》写到老妇人去为战死的红军点蜡烛,“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的向方场上走去。……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老妇人坐在红军战士尸体旁的时间很长,“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当老妇人费了好大劲,把红军战士的尸体拖到弹坑里,“德国人的炮火没有停止过,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老妇人花了“几小时功夫”,用“弹坑四周的浮土”埋葬了红军战士,在这段很长的时间中,“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作家如此反复详细地描写德国人的炮弹老是离老妇人很远,这绝非“艺术巧合”,而是西方战争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在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原则之上,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道主义原则。这样描写非正义战争的一方,在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中绝对不会出现。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是,在战后的世界上,从文学艺术作品中看,只有我们几乎是唯一的无条件的歌颂战争。尽管我们中国人饱经苦难,但我们却不喜欢咀嚼苦难;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满了悲剧,但我们却是一个没有悲剧意识的民族。我们最希望的就是“大团圆”式的结局,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正好应了我们的这种天性。就这样我们在强大的战争惯性和胜利者的感觉中又度过了几十年,等到睁开眼一看当年的手下败将日本早已崛起并远远地跑到了前边,这才发现自己这个胜利者几乎是一无所有了。我们没有及时对那场有着胜利结局的巨大的民族灾难进行清理和反思,结果损失的是几十年的宝贵时间。被我们打败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之上反省,经过三十年奋斗,进入世界强国之林;被共产党打败的国民党在台湾经过三十年奋斗,成了亚洲四小龙。不仅是时间方面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对战争灾难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反思,而导致了民族精神人格的不完整。结果的辉煌使我们忘记了过程的残酷,忘记了“战争是使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这一实质。抗日战争固然荡涤了中国人民族性中许多卑劣和怯懦的东西,但是,任何战争又必然是对民族性和人性的腐蚀和摧残。战争越残酷,人就越是多残忍少宽容,如果我们不只是沉浸在胜利感中,而经常从民族悲剧的角度去反思那场战争,那么我们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就会多得多。

 

当然,我国当代战争文本体现的文化心理自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和中国古代优秀的战争文学中的终极关怀传统发生断裂,毕竟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西方文学中的战争文化观当然也不能完全肯定,但是,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它不仅似一面镜子可以折射我国当代战争文学缺乏终极关怀的缺憾,而且对改造我们的国民性和战争文化大有裨益。

 

胜利者也需要反思。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为他的遗体着装时,在床的四个角下各垫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每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是的,一切生命都需要敬畏。而战争意味着什么?难道不是“万物之灵长”的人的生命的高贵与美的毁灭?

是的,我们胜利了,但是——我们真的胜利了吗?

没有战争大片、没有震撼人心的战争文学尽管遗憾,但是,胜利者缺少终极关怀,一味地在狂欢中陶醉,在陶醉中迷恋战争年月整个民族奋勇复仇的英雄行为,也许更值得警惕。

世界要化剑为犁,首先要求人类对战争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颇富禅味的“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圆寂前几天留下的临终绝笔。我想,当作为战争的胜利者面对胜利不是一味狂欢而是悲欣交集之时,也许,就能看到世界化剑为犁之希望。

 

(说明: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陈思和、刘大年、夏真等先生的有关论著)

 

 

《新闻两则》教学设计

 

设计简说:

《新闻二则》的教学既要带领学生认识新闻一般特点,更要注重毛泽东新闻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挖掘。设计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思想多方面的巩固、提高、深化。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通过多种途径(书报、影视、网络或采访长辈等)了解解放战争,做相应札记。

2.带一份当日报纸。

一、导入:

一代伟人毛泽东文韬武略,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浪漫豪放的诗人,其实他还可算得上是一位新闻工作者。毛泽东一生注重新闻宣传,并亲自执笔写稿,有数百篇新闻作品,年轻时还主编过报纸《湘江评论》。一次,毛泽东写完稿后,曾笑问旁边的新华社工作人员:“你们说谁是最好的新华社记者?”大家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评一下他的新闻代表作,看看他作为新闻工作者是否出色。

二、文章角度——听读新闻、明析特点

1.了解背景与常识。(1)背景:解放战争进程。(2)常识:广义新闻和狭义新闻;新闻(消息)的特点(真实、准确、及时、简要)。

2.朗读:一学生代表扮演电台主播,播报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提醒听众听记事件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3.概括:要求学1)用一句话(不超过15字)概括新闻内容(何人、何事);(2)用一段话(不超过50字)概括报道的新闻事件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3)用几段话说说渡江战役的具体事实。

4.对照分析。翻书对照毛泽东主席所写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分析消息的层次结构,介绍相关概念、知识。

  倒金字塔结构:

 

用一句话高度概括新闻的内容

 

 

用一小段话较简洁的说出新闻的内容

 

 

 

用几段话详细阐述

新闻主要事实

 

 

 

 

 

 

 

另简介:电头、结语、背景

5.讨论:(1)为什么采用倒金字塔结构?(2)如何快速阅读新闻,捕获信息?

消息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每一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阅读,无论阅读部分或整体,都能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

6.速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标记出此则新闻标题、导语、主体,并说说主体部分包括哪些内容,之间如何衔接。

7.巩固:阅读手头报纸新闻版5分钟,说说今天的报纸有哪些消息。(巩固检测学生辨识消息、快速捕获信息、概括表达的能力)

三、文学角度——品读新闻,赏玩文字

1.渡江成功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毛泽东激情挥就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朗读并体会领袖毛泽东的豪情、诗人毛泽东的才情。(古与今通论,情与理兼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说说毛主席的豪情、才情在两则新闻中的具体体现。       

例:我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读到了斗志豪迈的毛泽东,因为“百万”、“一千余华里”这些数字闪耀大气魄,“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两个四字短语表现了解放军气势如虹,“西起”、“东至”、“均是”充满了胜利豪情。

引导学生多角度品读,读出毛泽东两则新闻作品的气势磅礴、高屋建瓴、广博儒雅等特点。

3.完成课后练习三,通过比较原句和改句,体会两则新闻用词精妙的特点。

四、文化角度——思读新闻,透视战争

1.问题发起:有人认为新闻(消息)写作应力求客观,避免记者主观意见表现,而在毛主席两则新闻中,主观倾向明显,甚至有直接议论。如在《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了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这种议论合适吗?必要吗?

2.问题探讨:战争和舆论

古今战争发起,原因和动机不同,但都师出有名,争取群众支持,如:

周文王伐商——“今予发维共行天之罚”

陈胜吴广起义——“天下苦秦久矣”

黄巾起义——“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五年不征”

太平天国起义——“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辛亥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解放战争——“和平、民主、团结”

3.问题小结:从“替天行道”到“和平、民主”,我们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代表广大人民意愿、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战争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止戈为武”,正义之师为和平而战!但我们也发现,打着和平旗号发动的邪恶战争也不少,如日本侵略亚洲各国就宣称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谁,真正为正义而战?人们啊,请擦亮眼睛!

五、作业布置:

1.对战争的报道是现代媒体关注的焦点,战争进行时,各媒体也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组成六个报社,报社名自定,各报社广泛采集民意(读者想了解哪方面信息)、搜罗历史材料、出一期报纸,专题报道19494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战事。可参考伊拉克战争时各大报纸对战争的专题报道形式。

2.思考:下一篇课文《芦花荡》与毛主席的《新闻二则》在情调上是否有相同的地方?

 

                                (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  陈理)

(简评:对新闻体裁的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师所害怕的,但是这个教学设计是相当有新意的,可以说,其着眼点大,其落笔点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对文本的深入挖掘中体现了语文味的精神实质。)

 

 

《芦花荡》教学设计

【设计简说】

这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侧重从过程的角度来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教学让学生把握本文本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中外喜剧色彩的战争文学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这里芦芽竞出,满淀碧翠;这里蒲绿荷红,岸柳如烟;这里芦花飞絮,稻谷飘香;这里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里就是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千里白洋淀,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

 

二、从文章的角度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基础上把握情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边听边想像,为小说写一内容提要。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补充。

2.快速默读课文,口头复述情节。

教师点拨:复述时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3.梳理情节的具体发展层次。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

 

三、从文学的角度赏析小说中的诗意美      

1.人物之美。

本文的诗意美表现之一是人物美,特别是老头子的形象具有立体美。

学生活动: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分析老头子形象,讨论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师点拨:(1)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家乡、同胞;他恨敌人;他有勇气,有胆略。他过于自信自尊。(讨论对“过于”二字的理解。)(2) 小说对老英雄既有正面刻画(外貌、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明确侧面描写的作用——使人物更真实,更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

2.情景交融之美。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景物描写句,讨论妙处,朗读品味。

教师点拨:如诗如画的景物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作品更具魅力。

 

四、从文化的角度深化教学内容

话题:比较中西方当代文学(包括电影文学)对战争题材的喜剧化处理。

《荷花淀》系列、电影《小兵张嘎》——传奇色彩,神化民间抗日英雄,日本鬼子小丑化,大团圆结局;歌颂战争中的人民英雄。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在逆境中留存人类的美丽,滑稽的主人公,悲喜交集的结局;歌颂伟大的亲情,折射战争的罪恶。

 

小结:对血雨腥风的战争题材作喜剧化的处理在中外文学创作中都很常见,但从比较中我们发现中西方的战争喜剧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中国喜剧化战争作品令人忍俊不禁,完全忘却战争的残酷,而西方喜剧化战争作品则让人笑中含泪,唏嘘不已。以孙犁《荷花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喜剧化战争文学吸取民间文学养料,风格清新,却缺乏对战争的全盘审视和反思,因而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期待中国战争文学能站在新的高度思考战争,用人性大声呐喊————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热爱和平!

 

五、课后思考题

《芦花荡》与毛主席的《新闻二则》在情调上是否有相同的地方?这两篇课文与本单元后边的《蜡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亲爱的爸爸妈妈》等三篇课文情调有何不同?

(深圳市东湖中学  杨秀珍)

(简评:独特的教学视角,紧凑的教学结构,大胆而深入的文本挖掘,无不体现了这篇教学设计者的匠心独具。要想语文课有着浓浓的语文味,教学也就该这么设计。)

 

 

《蜡烛》教学设计

[设计简说]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炮火掩埋苏联红军战士,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红军士兵的坟头。本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文章、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走进文本,点燃智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学习。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是谁在炮火中掩埋牺牲了的红军战士?是谁点燃了这支永不熄灭的蜡烛?从柔和的烛光中我们看见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            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概括全文内容。

点拔: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几个要素来概括。

三、            发现问题。

把阅读学习中问题的发现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小组先合作研究讨论,然后到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问到的平常教学易忽视的问题:

1.这故事是真的吗?

2.老妇人为什么不等战斗结束后再掩埋牺牲了的红军战士?

3.连长眼看着老妇人的一举一动,为什么他不命令战士们去制止她或者去救她?

4.老妇人为什么住在瓦砾下边的地窖里不走?

5.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6.为什么多次写到老妇人的“黑围巾”。

7.课文中为什么多次重复写德军不停的开炮及爆炸声?为什么炮弹总是炸不到老妇人?

8.为什么老妇人把“结婚喜烛”点在“坟堆”上?为什么她不做一个简单的十字架呢?

四、探究问题。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从文章、文学、文化三个方面归类,师生一起探讨:

(一)      文章方面:认识通讯的特点(与《新闻二则》比较)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

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具有真实、及时等新闻基本特点,而与消息相比,通讯还具有时效性不如消息,但报道更详细、生动、表现方式更丰富等特点。

(二)      文学方面:

通讯常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本文的文学性就很强,学生提出的一些关于文学典型、艺术巧合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及时启发思考。

 

1.人物形象——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自己结婚的喜烛),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2.环境描写——炮火连天的典型战争环境衬托出老妇人的平静庄严,很有震撼力。

3.象征手法——烛光,象征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反法西斯联盟人民战斗情谊,寄托哀思。

4.品读一些语句的深意。

(三)文化方面:

1.蜡烛。

点拔:在中国,文人们将蜡烛人格化,留有“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字句,似乎蜡烛充当的角色都是悲哀、无奈的。在西方,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吹灭了蛋糕上的生日蜡烛,心里默想一个美好的愿望,祈求能够实现;教堂里点燃着的枝枝蜡烛,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它为新生儿祝愿,为新婚夫妇祝福,为活着的人祈祷,为死去的人哀悼。理解了这个文化背景,我们就能理解老妇人在红军战士坟堆上虔诚地、礼仪周到地点蜡烛这一行为举止了。

 

2.黑围巾

点拔:“黑色的大围巾”意象的反复出现,营造一种让读者沉重、压抑的环境,渲染了一种肃穆和庄严的气氛,含蓄地传达了老妇人对死去战士的悼念,对苏联红军感激和敬爱之情。“黑色”表达哀悼,这在中西文化上是相同的。

 

3. 如何理解德军炮火总是炸不到老妇人?

教师点拔:德国人的炮火并没有想炸老妇人,这绝非巧合,而是西方战争文化的一种独特体现——在残酷的你死我活的战争原则之上,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道主义原则。所以,不把非正义的一方妖魔化,而是从“人”的角度给予读者更多思考。这样描写非正义战争的一方,在中国当代战争文本中绝对不会出现。

 

                                     

(深圳市东湖中学 杜舟平)

 

(简评:从文章、文学和文化的角度走进文本,在问题中解读文本,点燃学生的智能,足见设计者的睿智。一节让孩子们激情飞扬的语文课,就是从这样精心的教学设计中产生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设计简说】

课文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应巴特勒上尉“征求”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意见”而写的一封信。作者从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事件切入,站在人类的立场上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怒斥侵略者的罪恶行径,体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本教学设计从文章、文化、文学三方面引导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品读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感受作者撼人心魄的人道主义精神力量。

 

【课前准备】搜集材料,比较三组概念:雨果和巴特勒上尉;圆明园和巴特农神庙;理想和幻想。

 

【教学过程】:

出示字幕:战争――斩断文明链环的罪恶利斧!

背景导入: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他们一路攻陷广州,进占天津,控制了北京城,焚掠了圆明园,中国遭受了空前的劫难。

请问:对于这次远征中国,身为法国作家的雨果和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尽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总结。)

巴特勒上尉的态度:光荣的、体面的、出色的,希望获得赞誉的……

雨果的态度:战争让代表了世界文化典范的奇迹消失了。战争的行为是野蛮的强盗行为……

一、文章角度:理结构,会意旨。

(一)说:一个词,一句话(感知课文,积累运用)

屏幕出示从文中选出的有代表性的四字成语,让学生任选一个来说一句与本文相关的话,表达一种情感,如赞美、痛心、讽刺等。

词语:不可名状、丰功伟绩、荡然无存、富丽堂皇、眼花缭乱

(二)读:一首诗,一幅画(理清思路,品读感情)

课文的主体部分在结构上巧妙地分成相互对立的前后两部分。

一首诗――一首对圆明园盛情赞美的抒情诗。

一幅画――一幅对英法强盗强烈鞭挞的讽刺漫画。

个性朗读:分别用赞美诗和夸张讽刺的漫画式的语气大声朗读两个层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

1.“赞美诗”部分:具有诗人气质的雨果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他却用丰富的想象为世人勾画出的美轮美奂、举世无双的园林景观。本段文字充满了生动的意境美,朗读时宜用中速,用优美、舒缓、充满想像的语气,读出赞美之情(穿插简介雨果抒情诗的特点)。

2、“讽刺漫画”部分:漫画是画出来的语言(方成),而雨果的语言则是写出来的漫画,作者用夸张的反语把强盗的无耻嘴脸加以强调,具有强烈的幽默讽刺效果,朗读时速度稍快,用冷峻、嘲讽的语气,读出激愤之情。(穿插简介雨果漫画作品)

二、文学角度:品文字,析效果:

(一)巧用对比,热情赞美

体会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比如圆明园与巴特勒农神庙的对比,作者评价圆明园是世界上规模巨大的典范,而巴特农神庙则是西方艺术中稀有的作品,两者对比中突出了圆明园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二)使用反语,尖锐嘲讽

找出文中使用反语的句子,品味其嘲讽效果。

(三)赏析质疑,个性阅读

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进行评析,小组分享交流,然后推荐出小组代表,课堂发言,全班共享。

三、文化角度:广比较,探文化

(一)理想产生欧洲艺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作者认为巴特农神庙是西方理想艺术中稀有的作品,而把圆明园称作为幻想艺术的典范,体现了雨果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对人类文明创造者的尊重。

拓展探究:请学生结合课文,比较圆明园与巴特农神庙、东西方神话、东西方绘画、音乐的不同。理解“理想产生欧洲艺术,幻想产生东方艺术”、“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等句子,体会作者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对圆明园高度盛赞的文化意蕴

(二)由雨果对待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态度,联想比较东西方作家对待战争的不同心理。

概要回顾《新闻两则》和《芦花荡》所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对比分析雨果作品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力量。

小结:伟大的文学家总有一种悲悯情怀透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伟大的战争文学作品总力求表现战争中扭曲的人性,而当代中国缺少文学大家,缺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战争文学作品和战争大片,是否与我们缺少对战争灾难性、悲剧性的反思有关?

 

(三)雨果笔下的圆明园呈现出的悲剧意义,是否可以增强我们民族感中的一些悲剧意识?

圆明园的毁灭是留存在我们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今天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悲剧”二字的意义。荐读《圆明园》:
    八国联军的炮火/轰开了万园之园/一双双数不清肮脏的手/伸向了圆明园
    把秦砖汉瓦一齐搬进了船舱/而后火舌爬满了圆明园的名字
    爬满了一个民族的耻辱的记忆/一个多世纪过去了
    那耻辱/凝成铅字/在教科书上,在讲台上/向后一代讲述
    不要忘记/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
  
字幕战争是斩断文明链环的罪恶利斧!愿世界终能铸剑为犁!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  宋红玮

 

(简评:文章、文学、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孩子们,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是一个聪明的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本原的回归。)

 

 

 

《亲爱的爸爸妈妈》简案

 

 

设计简说

这是一篇对法西斯的控诉词,细读文章不难发现,文中充满了对立与统一:历史与现实、美丽与沉重、忏悔与狡辩、引文与正文、人性的呼唤与罪恶的枪声,教学时如能抓住这些矛盾并对之进行品读、赏析和探究,定会引领学生走进一片别样的风景。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创设意境

一、导入学习

(一)导入新课

(二)字词积累与运用

二、细读文本

(一)从文章角度来细读文本

1、初读课文,理一理部分与整体

概括文章主体四部分内容,说说四部分之间的联系,进而探讨文章主题。 

  2、再读课文,分一分历史与现实

文章哪些内容是再现历史?哪些内容是述说现实?文章又是怎样将“历史”与“现实”交替再现或述说的?

 (二)从文学角度来细读文本

1.三读课文,品一品“沉重”与“美丽”

1)萨特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如何理解? 其实“沉重”和“美丽”贯穿整篇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中哪些地方你感觉是沉重的,又有哪些地方你认为是美丽的? (提示:从景物、语言、神态、场面等描写来感受 “沉重”与“美丽”。)

2)揣摩语言,体味其丰富内涵,增强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有何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写天气吗?

你是如何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一句的?

2、四读课文,析一析引文与正文

1)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诵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句,读后说出其作用。
  
2)提问:给结尾引述死者的遗言没有断句的打上标点符号,你从一个个鲜活生命即将面临敌人的屠刀、枪口那一刹那感受到他们美丽与人性吗
  
3)提问:引文和正文有什么关系?
   3.
探究思考,体味标题的新颖独特

提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讨论)

(三)从文化角度来细读文本

1.析一析西德日本,从“忏悔”与“狡辩”中感受二战两大战败国的不同历史观。思考:

1)对于当年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西德作家和某些日本作家的态度和表现有何不同?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发言一定很多,作家只记了三四个人的发言,为什么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2)“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明赫白能得到众人的宽恕和尊重?

3)你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言论有什么看法?

4投影两幅照片比较,谈看法:其一为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跪拜于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另一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牌位、有军国主义象征意味的靖国神社。

2.比一比“中国”与“西方”,从“记忆”与“忘却”中思考二战几个战胜国的不同文化心态。思考:

1)作者写道: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2)说说南斯拉夫人民怎样对待二战历史?——“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年年岁岁诉说他们的历史,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3)投影一篇文章: 

两个城市的比较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刻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200186,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6日,举行悼念大会,815,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全市人口1/2800或/500;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1/21….

 两个城市对历史的记忆,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4)推荐一部电影: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内容提要:美军一支8人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名普通士兵瑞恩,瑞恩得救而8名士兵全部壮烈牺牲。影片引导观众认识战争的残酷,思考生命的价值),说说美国作为二战的战胜国对战争的思考。

3.讨论归纳本单元显示出的中西不同的战争文化心理。

结语:

战争面前,其实没有真正的赢家,战争带给人们内心的创伤,带给国家的苦痛,带给世界的灾难,是我们人类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请邪恶的战争发起者正视自己的罪恶,正义的抗争者铭记曾经的苦难,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果我们都能深刻反思战争,也许就能看到世界化剑为犁之希望。

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南方周末》2007531刊登的余虹写的文章:《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写一篇读后感。

(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  朱碧波

 

(简评:教学的设计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设计者既完全融合在文本中,又打破原来的雕塑而重新塑造,既重视了语文基本知识的落实,又深入文本,引导学生对文本作深层次的思考,展示了作为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附: 刘人云先生的争鸣文章

喜思交集……

深圳翠园中学   刘人云(深圳市首批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读了少堂先生的《悲欣何时交集 :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一文后,我的心情可谓是“喜思交集”。

喜的是少堂先生自2001年提出“语文味”的教学主张后,经过6年多的矢志探索,苦心经营,终于“得道成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富有时代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语文课堂教学新理论。其标志之一就是有了它的“理念模式”或“灵魂模式”。(这一“理念模式”或“灵魂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强调文本文化意蕴的开掘。——少堂语)我想,这一模式,从可推广的操作方面来说,就是一种“思路模式”或“框架模式”,如少堂先生所说,就是“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学出语文味来。”至此,我终于为少堂先生大喜,举杯一尽太白!

近几年来,不少同行对“语文味”的种种怀疑,至此不说烟消云散,最起码

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过去对“语文味”的怀疑主要是只感其“味”,喜其“味”,赞其“味”,却难解其“味”,更难调其“味”,故而不得其“味”。现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基本解决了这一大“惑”,而且有了朱碧波一班有为教师所作的“语文味”课堂教学设计作范例,因此,我想说,“语文味”的实验由此上了一级高台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为它走进众多语文教师日常的课堂铺平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是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现在,对“人”的关心特别特别的强调,同时,对“人”的要求又特别特别的高。“语文味”恐怕就是在语文教学方面满足了时代“对人的要求又特别特别的高”这一点,我所说的“时代价值”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相信,“语文味”这一实验的精神终将走向全国!并在语文发展史上留下深深的足印。当然,这还需要少堂先生及同行者的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与智慧操作。

下面说说“思”。

关于“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这个话题太大,需要阅读的有关资料太多,而我一时来不及去研读。我只想写几句感受,缺少理论支撑,权当聊天。

战争文学作品无非是表现战争的目的、性质、过程、结果及意义,特别是要反映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及其价值观。战争的意义大致可从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四个方面解读,只有这样才比较全面。战争文学作品除了鸿篇巨制(如《战争与和平》)能够做到全面反映之外,大都作品只能侧重其中的某些方面。如《荷花淀》主要是从战争的正义性方面(历史、社会)来反映的,而《第四十一》则主要是从人性方面来反映的,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从某个方面反映就高,反之则低。

而且,中国的战争文学作品自古以来,内容也是多方位的。有《木兰诗》,有《兵车行》,有《三国演义》,有《四郎探母》。近当代中国的情况有点特殊,是一部侵略与反侵略、屈辱与反屈辱的充满血与泪的历史,就是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胜利的今天,我们仍处在美帝国主义所设置的重重包围之中,各国军备竞赛越演越烈,国际反华势力仍千方百计地阻扰台湾回归祖国。所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成为战争文学作品的主旋律也是很自然的事。看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正确解读近当代中国的战争文学作品。事实上,就是美国好莱坞的战争影片也大都是以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为主旋律的。

其次,我认为,战争肯定是人类社会最丑恶最残忍的现象。但追究责任一定要具体分析引起战争的原因。因此就有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分。如果没有这个区别,我们就会陷入到虚无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泥坑里去。而这一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特别重要。如果不讲清这点,我们的下一代将不能为正义战争挺身而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反战(反对一切战争)思想是人类善良而崇高的理想,值得肯定,值得宣扬,但在人类实现“大同”之前,它只能是不得实现的理想,现在就淡化或弱化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的区别,如美国侵略伊拉克的战争,日本对华侵略战争,那千千万万的死难者真是死不瞑目!那人间还有什么正义公道可言!那正是布什、安倍之流求之不得的。

所以,我认为人教社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战争作品单元的“导读提示”(即:“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基本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就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一句所指不明确。如果是指交战的双方,那就绝对化了。为避免理解的麻烦,是否将“两个极端”改为“极度展现”。

管见陋识,仅供闲谈。

2007-7-3

 

 

少堂:

您好!来信拜读。为谢。

    我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辩手,年纪大了以后,就慢慢收敛了锋芒,看了诸大家的著作,知道我们这代人多的是经验,少的是学问,也就不敢再班门弄斧了。这次多说了两句,可能是一种沧桑感在作怪,还有就是我面临退休。好在你我同心,懂得问题越辩越明而且学识就在此中成长的道理,所以也觉得坦然了。

据我所知,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一般要待到若干年后没有争议了,基本达成共识了,才适当地搬进语文课本。因为青少年历史和社会经验太少,缺少分辨能力,怕产生误导。

但如今的社会发展速度太快,信息满天飞,一个语文老师如不能在教学中及时地引进时代的活水,就显得匠气十足,也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时的共鸣,更不利于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事实上,不少优秀的语文教师都是引进时代活水的高手,于漪、钱梦龙是表率,您一贯也是如此,你的多节语文公开课就是成功的范例。我也喜欢这样做,你听过我讲的《项羽本纪》,我就引入了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问题。从多年的实践中,我感到在引进时代活水的时候,一是要积极引起学生争辩与钻研,二是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正面的导向与结论。这大概是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它不同于一般学术讨论的地方。这点不能动摇。因为,“语文味”实验体现了“文化”活水引进的要求,所以,这也算是我对该实验的一条建议。

其次,我认为,能否在教学中有效地引进时代的活水,取决于教师的学识(学问与见识)。这里着重想说“见识”的问题。“学问”人人可以通过苦学来掌握,但“见识”却不是通过苦学就能掌握的。它是“修炼”出来的“道行”,是跟“阅历”成正比的。一只普通的玩具鸭只值1美元,但在大海上随波漂流十几年后的它,就值1000美元了。所以,我判断人才的价值标准中,首要的必达指标就是“是否有见识”。在知识界,引起别人尊敬的主要是你的“真知灼见”,而不是其它。“语文味”实验的难度也就体现在这一点上,也可能是该实验推广的一个“盲点”,因为它包含了对教师的这一高要求。

这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高中选修四课本选了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课后第二道练习题是:“全文,思考在《道士塔》一文中,被惟妙惟肖描的人物行和事件都是真实发生的?有的者指出余秋雨的散文往往离了史而用小的方法任意虚构历史,是如何看待这种虚构作手法的?思考散文作中真实与虚构存在什么样系?”

这是个热点问题,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引进高中语文课来讨论很有意思。

教参上提供的参考答案是:“文章中不少惟妙惟肖的人物行和事件的描,都有作者的主想象成分,不是现实原,但是,其中的细节是在大致符合史的情想的,符合史本真实现实真实这种虚构是一更高次的真实,因为它往往反映了事件的本。”

这一回答只是解决了一半问题,而且似是而非,因为散文的本质就是纪实,所谓“更高次的真实”,“往往反映了事件的本”,是指小说,而不是散文。学生对此答案困惑不解。

而我的看法是:把写小说的手法小部地(不是半部,更不是大部)用到自己的散文中去,而且基本上符合历史真实,是余秋雨历史散文的一大特点,是缺点,也是优点,他的这种写法可视作历史文化散文的一个独创的新品种。从其得到广大读者热情欢迎的情况来看,应予充分肯定。至于它能不能“流芳百世”,还有待时间和历史的冲刷。

我跟学生谈了我的看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与赞扬。而我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也跟我在青年时代有过文艺评论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操作有很大关系。

没想到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仅供参考。

还要谢谢你的青睐,要为我在语文味网站上开辟专栏,可是因为我明年就要退休,再加上我的兴趣即将转移,所以只得辜负你的美意了。但我仍会支持你及你的网站,有重要的任务还可交一点给我,我将欣然从命。

人云2007-7-4

 

 

 

 

 


最后更新[2008-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