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高考作文之怪现状》
出处:qbs001转      阅读次数:170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高考作文之怪现状

近年来目睹高考作文之怪现状


 

  巴蜀鬼才的跑题作文

  2002年7月9日,央视《实话实说》组织魏明伦、何祚庥、聂卫平3位名人与一些高中学生试水高考作文。

  当年的作文题是《心灵的选择》,结果巴蜀鬼才魏明伦用10个小时完成的力作,被认为跑题,判为不及格。何祚庥只写了400多字就交卷,连字数都不够。聂卫平原本有机会及格,但是他在文章中写了“陈老总如何教我下围棋”,暴露了身份,只能作为“废卷”。

  在这场高考秀中,得分最高的是一位刚结束高考的学生,他只是把两天前在考场上写的默了一遍,两位阅卷老师就给了他58分(满分60)。

  参与阅卷的王栋生老师说,成人考不过中学生,很正常,因为不懂规则。其实只要经过一年的有效训练,他们就知道要审题,要估计字数,书写也端正,也知道自己并没有多少自由,不要写犯忌的话……

  魏明伦始终不大服气,后来他把自己的作文登在报上,发在网上,要讨公道。

  结果,连高中生都说,这篇文章确实不切题。

  一位阅卷多年的老师发表看法:魏文通篇都使用了对仗、典故等辞格,不愧是“楹联古诗川中第一”,只是这篇文章真的到了阅卷老师的手中,恐怕还会被认为是一篇抄来的跑题作文。
 

   文科状元的“三比法”

  2006年,南方某省一位考生立志要成为全省高考状元,她给自己立了若干目标,其一是要确保高考作文得满分,于是她开始操练“三比法”。

  比如谈“理想”,她写道:

  理想是帆,理想是桨,助你划向幸福的彼岸。

  理想是砖,理想是瓦,助你建造梦想的楼房。

  理想是绳,理想是索,助你攀登希望的山峰。

  所谓“三比法”,就是把三个排比句放在开头或结尾,为的是“以文采把阅卷老师震住”。有一套《高考满分作文丛书》收录了这种技法,其范文如下:

  蜗牛说:“雄鹰展翅可以登上金字塔顶,而我心飞翔,亦可攀上金字塔顶徜徉。”

  小溪说:“雨珠奋力可以挤破白云降落,而我心飞翔,亦有飞上云巅俯视山川的婀娜。”

  绿叶说:“红花耀眼出众,独当一面,人人赞不绝口,而我心飞翔,亦会甘为人梯默默耕耘,赢得赞誉声声。”

  据说,这是某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河北省青县一中黄清奎老师看了之后觉得纳闷:“亦可攀上金字塔顶徜徉”,这不是典型的杂糅吗?道理上更说不通了,红花怎么“独当一面”?绿叶怎么会“甘当人梯”?小溪又怎么“飞上山巅”?

  黄清奎认为,这是一种虚假的漂亮,只是把花纸头粘起来。

  不过,根据当年的高考战报,那位操练“三比法”考生确实成了该省文科第一名。

    创新还是形式主义

  2006年山西省的中考作文出现了四成“四不像”作文,很多初中生还没有搞明白作文是怎么回事儿,就直奔“另类”去了。

  倡导新作文行动的《中学生》杂志副主编刘加民把板子打到高考作文上,他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文风”带来的坏影响。

  高考作文中的“形式主义”始于1999年的“文体不限”,刚开始被称作“创新”,后来“创新”的人多了,就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

  刘加民搜罗了一下这几年高考中的“形式主义”代表作,有病历诊断书体、产品说明书体、实验报告体、招生简章体、戏剧体、广告体、记者采访体、BBS体、忏悔书体、文言文体、古诗体、序跋体、新童话体、辩论辞体……

  刘加民说,他这么做是想提醒刚学写作的孩子:

  ——作文训练永远从基本功开始。

  ——形式的变化撑死了就十来种,只有内容的变化魅力无穷。

  ——这些文章是不是真的得到了阅卷老师的欢心,是个悬案。

  ——把太多的智商花费在了“讨巧”上,看多了会恶心。

  ——您是学生,您觉得创新了,特别了,其实在阅卷老师眼里,早就是第一万个把姑娘比喻成鲜花的人了。

  记者 蒋昕捷整理


最后更新[2007-7-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