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妃故事上芭蕾
一家俄罗斯戏剧演出公司正在准备排演关于戴安娜王妃生与死的芭蕾剧。这个剧名叫《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王妃》(A Princess of Modernity)将于今年秋季在莫斯科演出,意在纪念1997年戴安娜死于巴黎车祸10周年。据说,女主角已确定为Bolshoi芭蕾舞团的首席芭蕾
舞演员IlseLiepa,但出演查尔斯王子的演员尚未有人选。该剧由英国心理学家兼作曲家基斯·赫恩谱写,讲述的是一位现代女性嫁给了一位传统王子,导致了价值观与心态的冲突。王妃不愿意扮演传统角色,而王子拒绝改变,这导致了婚姻破裂与她最后不幸的惨剧。
赫恩博士说:“我为我自己及他人对戴安娜的死所激起的情感反应着了迷。这直接导致了我为该芭蕾舞剧谱写音乐。直至今日,对于戴安娜的死,英国乃至全世界人民还有数不尽的难以抑制的悲伤。这场芭蕾就是我对她的发自内心的赞美。”该剧分32节,再现了戴安娜的人生及其与查尔斯的关系的许多重要时刻。其中的一节表现的是王妃出国瞻仰一位前王后的陵墓,据赫恩博士称这应是戴安娜与查尔斯婚姻完结后出访印度的太妃陵。她死的瞬间是该舞剧的高潮,先是一段霹雳般的音乐舞曲,随之是一段舒缓的《哀悼一个美丽的灵魂》与葬礼进行曲。去年,莫斯科交响乐团为这个芭蕾舞剧灌制了九个乐曲,这使得人们对在俄国首都排演整个戏充满兴趣。据总导演称,该剧将会在欧洲与美国演出。在此之前,已有两个关于戴安娜的戏剧搬上舞台:一个反映戴安娜的人生及其与卡米拉·帕克·鲍尔斯(查尔斯王子的现任王妃)之间对抗的音乐剧(德国,2001年),另一个是丹麦舞蹈编导彼得·肖夫斯(Peter Schaufuss)的《戴安娜王妃》(Diana-The Princess,2002)。
欧洲哲学节:葡萄酒不离手
不久前,哲学家们在法国西南部著名的圣·埃米利昂葡萄园集会,庆祝欧洲第一个哲学节(Feteofthought)。该节意在通过喝葡萄酒来刺激高级的思维,培养新一代的思想家。参加者在投身于玄学辩论、道德探索的同时,享受丰富的美酒美食。据哲学节发起人埃里克·勒·科兰称,这是个让哲学通过一种节日庆祝的气氛走进更广泛的听众的手段,在他看来,法国正在丢失热爱哲学的传统。组织者邀请到了法国诸多著名的思想家,参与到以人类感官为主题的大会、研讨会与各种讨论中。主办方还特别许诺参会者均能品尝其产品,包括白舒伐尔与彼特鲁酒庄出品的波尔多城堡葡萄酒。
科兰指出:“葡萄酒是一种哲学饮料,它有助于人们思考。”当地酒庄的老板也作了发言,因为在主办者看来,“葡萄酒制造商们其实都是有哲学意图的”。杜帕先生原是哲学教授,现经营波尔多的贝雪罗城堡酒庄。他说:“佳酿是与哲学节的感官目标一致的。我期待着像苏格拉底那样在露天谈哲学。我要谈论酒与土地,因为在法国酒是扎根在一个地方与一种文化里头的。其实,土地并非仅仅是人们在上头劳作的土壤,还包括人们劳作的方式——文化与知识的传播。这些酒是全球化的对立面,因为全球化代表的是一个能在任何地方生产任何东西的中性空间。我希望谈的就是全球化与土地的关系问题。”这是让哲学走出象牙塔来到大街的又一次尝试,此前法国的“哲学咖啡店”(Les cafes philo)就非常出名。
荷兰人造现代版“诺亚方舟”
一位荷兰人在做了一个“低地”国家荷兰突然被洪水淹没的梦后,用了两年时间、一百万欧元重建了诺亚方舟。这位荷兰人叫约翰·恢伯士,现年48岁,建造的复制品有三层高,里面装满了与自然界的长颈鹿、大象、狮子、鳄鱼、斑马一样大小的模型,所有动物模型都制成两公两母。该船有70米长,大约是《圣经》“创世纪”里所描绘的那艘船的一半。约翰的方舟正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来到其家乡,阿姆斯特丹北部45公里的小城沙根(Schagen)。他计划将从这里出发,让方舟行驶在荷兰的星罗棋布的运河上,以教育孩子有关圣经的知识。他说:“该船的设计来自我的妻子。她并不真的想要我做成这个,但她告诫我若真要做,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据《圣经》说,诺亚在方舟里养了七对最常见的家畜与一对其他动物,当然还有他的妻子、三个儿子及其配偶。在世界被洪水覆盖的一年时间里,他们都躲在了船里。在约翰的方舟里仅有的活牲畜是一群农家场院动物,他们被用作孩子们的宠物动物园。他还安装了一个50个座位的影剧院放映电影集锦。与《圣经》里说的诺亚方舟原材料是歌斐木不同的是,这个荷兰版是由美国冷杉、挪威松与钢铁龙骨制造而成。
牛津大学的改革将威胁“一对一”导师制
据牛津大学的师生称,经费改革将使各学院的“一对一”导师制受到威胁。他们说改革方案会让大学的运行分裂为双轨。有关经费规则改革的争论由执行副校长约翰·胡德最早引发,他计划把对大学的战略性控制权交给外面的商业机构与政治家。但去年该计划被教师们否决。来自23个学院的教师联合会代表给本科生写信,呼吁学生团体拒绝可能于今年10月份实施的该经费计划。一旦引入这种联合资源分配机制,那些有更多研究项目的学院就能获得政府拨款的更大份额。当然,学院也可以通过招收更多的研究生与外国留学生来获得更大投资。
学院的学生代表们说一些较穷学院的资金将会流失到较富的学院,结果穷学院就会面临不得不砍掉具有牛津特色的“一对一”导师制的窘境。这会导致两极分化,把一所大学分成富学院与穷学院、导师制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制两个阵营。牛津大学因此也会分裂。自1998年以来,牛津大学各学院与系根据研究情况与学生数量分享政府的总体拨款,每个学院都能得到自己应得的部分。现在,牛津大学想改变这种体制以便对科研进行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