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未成名时的易中天》
     阅读次数:125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成名时的易中天

未成名时的易中天

  高炯浩  2007-07-06《工人日报》

    再伟大的人物也有穿开裆裤的岁月,易中天亦如此。结识中天是30多年前,他在新疆兵团石河子150团当“军垦战士”,我在石河子一家工厂抡锤打铁。我俩同爱舞文弄墨,彼此便相互耳闻。
  1974年夏,《新疆文学》在石河子总场召开笔会,中天参加会议时抽空到工厂看望我。我便用劣质酒和便饭招待他。问起他如何分到号称“小西伯利亚”的150团的,易中天说,从武汉到农八师时,本来可以分到离石河子近一点的地方,带队的人听说有个共青团农场,名字非常好听,便鼓动大家去“共青团”。到了那里,大家大呼上当。
  不过,中天属于和“工农结合”比较好的一个。到了连队后,周围农工见他身瘦体弱,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都不愿和他分在一个班。谁想他脱下学生装,穿着背心便下了地。干干瘦瘦不到1.70米的个子,干活却很拼命。重体力活让他胃口大开,海碗盛上一大碗土豆疙瘩,筷子叉上五块包谷馍,不一会儿全填进了肚里,让女支青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中天能吃也能干,所以没人敢叫他“饭桶”。
  
  中天出身书香门第,骨子里便有中国文人的刚正不阿。由于他参加了保护老干部的派别组织,加上其父是知识分子,属于“臭老九”,中天便被掌权的左派们弄成了“内控”,食堂里贴了他很多大字报。但易中天很有保护自己的一套办法,每逢买饭时,他便戴一顶破草帽,帽檐压得很低。任你大字报铺天盖地,他反正看都不看一眼。
  有个“左派”摸透了他的心思,便上前找茬说,你为什么草帽戴得这样低?中天装得很惭愧的样子说,鲁迅先生说过,“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嘛。“左派”是个中学老师,便揪住“辫子”说,下面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你对谁“横眉冷对”,谁又是“千夫指”?中天的辩才在那时便十分了得,他反击说后两句也是鲁迅的诗,你敢反对鲁迅?再说我并没有背后两句,即使背了,你难道自认是国民党,是“千夫指”?
  后来团里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半专业文工团),没有会写剧本的人,只得把中天调进去。这个宣传队还真人才济济,一名唱男高音的是国民党中将(战犯)文强的儿子,后来调到中国煤矿文工团。另一位是我党高级干部子女,现今当上了省委副书记。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天倒也如鱼得水。
  那时农工一级工资是38元9角2分,自谑为“3892”部队。宣传队都是些才子佳人,这点钱怎么够?于是年轻人便将裤腿一扎当口袋,去偷连队的苹果,偷上一口袋便够吃一周的了。有点“迂腐”的中天不愿吃偷来的东西,还文绉绉地说:“嗟来之食,吾不与也”,常惹朋友们讪笑。

  1978年新疆人民出版社约稿,想出个人诗集。不久出版社将杨牧、易中天、周涛、我等六人以每人一辑的形式出版发行了一本题为《春满天山》的诗集。这是“文革”后新疆出的第一本诗集。
  接着杨牧在《诗刊》接连发了《在历史的法庭上》《我是青年》等成名之作,明显走在了中天和我的前边。一次中天和我聊天,谈到诗歌创作,他颇有感触地说:炯浩兄,现在我们真是望“杨”兴叹了。
  好像是1980年吧,中天又到我家来了一趟。这趟居然不和我谈诗了,一脸沧桑的样子。我问他近期在干些什么。他说,你调进了报社,杨牧兄调到了市文化馆,我不能在150团教一辈子书吧,我正复习功课准备考研究生。
  我默然。因为虽然都发了些作品,但又都是被极左路线耽误了的一代,三十好几的人了又是高中文凭,能考得上研究生吗。我便劝他考个好一点的大学中文本科也是不错的,为何一定要考研究生呢。中天一脸苦笑说,我教的是高三语文,和我的学生一块进考场,换上你受得了吗,万一考不上还有何面目,所以我必须考研。

  一别数年,听说他毕业后留校当了讲师。一天,一位叫袁雅蓉的写诗的青年找到我,谈到她刚从武汉大学经济系毕业。我便随意问了一句,知道中文系有个易中天吗?她说,不仅知道,还听过他的课。易老师在武大很有名气,所以等到他讲大课时,其他系的同学也都挤去听课。我心中暗想,中天的口才可找到发挥的最佳舞台了。

最后更新[2007-7-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