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中国语文教育与哲学》
     阅读次数:181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语文教育与哲学

中国语文教育与哲学
                                复旦大学  黄德锋
         
      我认为,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当前中国语文教育(主要是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一些根本性的危机。这个危机就是现代性病症对当前汉语教育的冲击。中国语文教育要认清这个危机,如果不认识清楚,中国语文教育改革就不会有它的正确方向。比如:英语霸权对母语冲击非常严重。这些现代性病症对母语教育形成冲击后。危机就产生了。那么,我们怎样看待汉语教育?把它工具化行不行?语言一般被理解为传达感情、交流观点的工具。如果达到了传达和交流的目的,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扔掉。就如“语言是轿,过河可以拆桥”。如果这样认识,我们就在根本上犯了错误。为什么?语言是思想的家园,是民族精神的居所。一个民族要安身立命,母语是根本。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比如一个人出国留学,在异国生活可能遇到坎坷、挫折、打击。这时候,准来安慰他,给他一个精神家园?只有母语。他如果找到一个祖国同胞,一起背唐诗、宋词。也许共同的经历,使他们选择了同一首诗词。咏诵时,心灵就会得到巨大安慰,因为它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因此,文学作品绝不是一种工具。这是我谈语文不是工具的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生活固然孕育语言,但不能设想一种没有语言的生活。生活与语言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英国思想大师维特根斯坦认为,不同民族的语言会把哲学问题遮蔽起来。他想寻找一个不受逻辑限制的超越民族的人工语言。多年以后,他幡然醒悟,这样的语言是虚的。于是他得出结论,语言就是生活方式。我举此例是想说,生活孕育语言,语言也构造生活。我们一定要纠正把语言工具化的倾向。语言是对生活的领悟、对情操实现的方式。比如一个上海人在异乡听到乡音的时候,他是如此地感动,回到家的感觉一下子就出现了。再比如机器翻译,它只能胜任翻译应用科技文献。我们想用它来翻译宗教典籍、文学典籍,却是不可能的。一个民族的精华就在这些典籍中。却是不可翻译的内涵。在不可翻译的人文性典籍中,语言是民族精神的延续。我们母语中吸纳了许多外来词,如觉悟、因果等,就是因为无法用本国语言翻译。关于语文教育哲学性思考这个问题,今天应提出来讨论,因为它在根本上规定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命。
         
      不少中小学生已与文学发生关系。对新一代文学新人的威胁来自文化产业。看到文学新人作品中那种游戏化倾向时,我想到,学校语文教育应承担怎样的使命?它应与文化产业保持距离,它不能被现代性病症拖进去,不应流落到白领阶层流行化语言中去。中小学语文教育如何守住中国语文中的道统?海德格尔说,我们要少写文章,多保护文字。这是对现代性的批判。他又说,语言是存在的语言,正如云是天上的云。它不是工具。
          最后,关于中国语文教育有一些想法,供大家讨论:
          一、应纠正要把学生培养成语言学家的倾向。就像我们并不是学了生理学才会吃饭,才能消化,文学写作、阅读不需要语言学知识。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摆脱工具化倾向,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看作它的根本使命。人文精神的培育就是培养学生对人生、世界的审美观照的态度。
         
      三、语文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根本关系是什么?应该是对他们性灵的开启。人们心灵的最高部分不是理性,而是性灵。性灵不是逻辑、理性的认识,勉强可以用康德的先验性想象力来表达。性灵不是给予的,而是本来就有的,只是被遮蔽了。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启它。如果把语文当知识来灌输给学生,那就误解了作为人文作品的性质。性灵是一切理性思考、知性推论、伟大自然科学创造的根本前提。如:相对论的提出不是理性推导的结果,而是伟大想象力和哲学的产物。这伟大的想象力来自性灵的开启。怎么开启?用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特别是文学。文学是一个人小时候获得的。这就是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哲学思考。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悲哀。
         
      我们要守护民族的语言,因为这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的下一代,不能成为一个抽象的世界公民,抽象的世界公民是无家可归的。他应当有精神家园。谁给予他?语文!

最后更新[2007-8-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