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中考试题
文章标题: 《2007孝感中考题》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阅读次数:412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7孝感中考题

湖北省孝感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温馨提示:

1.答题前,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中,密封线内不得答题。

3.本卷共8页,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5

611

1217

1822

23

24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右边的田字格内。(4分)

 

 

 

 

 

 

 

 

 

 

 

 

 

 

 

 

 

 


正襟围坐       受益fěi  

一视同人       一代天jiāo

2.530,亚欧外长会议在德国汉堡结束,杨洁篪(chí)外长在与记者见面会上说:“对于这次会议,我有一点小小的抱怨,选择汉堡作为这次会议的地点,不太合适,因为我们经常被窗外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而难于专心研究亚欧共同面对的问题。当然,由于我们的共同努力,本次会议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为亚欧进一步合作打下了新的基础。”下面是对杨外长的话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杨外长的话对本次会议取得的积极成果给予了恰当的肯定。

B.杨外长的话表明了他对这次会议的生活和工作安排都很满意。

C.杨外长的话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寓褒于贬,这样说显得幽默风趣,符合严肃谈判后的轻松环境。

D.杨外长的话委婉地抱怨了少数代表不专心研究问题,而去欣赏窗外的风景。

3.按要求默写(6分)

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②“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红楼梦》中香菱的这句话评点的是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                                    。”

③写一组表达古诗文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                                    

4.读《水浒》,按画线句仿写一个句子(3分)

《水浒》通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如:通过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故事塑造了崇尚忠义、有仇必报的英雄武松;通过                                                              

                                                                                   

5.同学们,以“金钱,我们如何面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已经准备就绪,按照计划,今天,我们将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大家交流一下准备的情况。请按下面的要求进行交流:

①围绕主题,你确立的研究专题是:                                        2分)

②为帮助大家学会如何分析研究材料,得出科学的结论,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三则材料,请同学们认真分析研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2分)

材料一:九十年代,宁夏女孩马燕因家贫而失学,放羊之余,小马燕每天写日记。一个偶然的机会,这本充满了“我要读书”呐喊的日记辗转传到法国并在法国出版,一下子引起轰动,终于,小马燕靠出版社付的稿费上学了。

材料二:国家药监局原局长、出身穷苦农家的郑筱萸因大肆受贿索贿给国家药监事业造成巨大损失而被一审判为死刑。

材料三:有位老人按传统习俗给从国外回来的五岁外孙压岁钱,孩子的母亲极力反对,当孩子准备接钱时,母亲对孩子说:你要去帮外公看看厕所里的水龙头拧好了没有才可以拿钱。

结论:                                                                       

 

评卷人

 

 

 

 


二、阅读与欣赏(44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一)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首联侧重        ,颔联、颈联着意写景,尾联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最后的        之叹。(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送别诗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意。

B.本诗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一个“随”字,把沿途变换之景真切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入”字,把长江滚滚东逝之水客观地勾勒了出来。

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所表达的意思是: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

D.“月下飞天镜”一句与作者写的《古朗月行》中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 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齐王纳谏。(讽谏)      B.衣冠。(穿戴)

C.时时而进。(有时间)        D.于齐。(朝见)

9.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哪个美呢?)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之所以认为我美是因为偏爱我。)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由此看来,大王您受的蒙蔽很深啦。)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敌国都来朝见齐国。)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在于使齐王广开言路,以修明朝政。

B.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设喻从实处着眼,虚写邹忌之“蔽”;说理从虚处着眼,实写“王之蔽甚”。

C.本文连篇运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如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等等,这种排比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本文有很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如“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层次递进、排比对称的行文技巧等。

11.本文选自《战国策》,它与其中的一些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的说理形式基本一致,可以说是寓言故事,然而人们始终认为它是古典散文,这是因为:

                                                                                  

                                                                            3分)

(三)  (凡夫)

父亲在被我们村的长辈们准备放入棺材的时候,我披着长长的白色孝服,走近,揭起盖在他那瘦瘦躯体上的白布,拉起他的手,扳起他那僵硬而握不紧的手,把它放在我的脸上,额上。

看着他那古铜色苍白的手背,没有一块平滑的地方,折皱重重叠叠。扳开他的手指,是我前几天给他修的指甲。我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修剪完的,他的指甲很厚,坚硬如铁,用商场买来的指甲剪是无法修剪的,只能用母亲刚磨过的老式剪刀,一点一点地剪。我使尽了平生的力气,屏住呼吸,额头上渗出了汗水,和着我的泪水顺着我的脸慢慢地流淌……

“平儿,我一生没剪过啊!”老父亲说。

“我总是在做活歇着时在石头上磨的,有空就磨。”他笑着望着自己的手指。

我的泪水直往下淌,喉咙哽咽了……

再也无法忍住,呜……呜……

多年郁积在心中的惭愧和感激一下子迸发出来。

是这双手把我们兄妹五人拉扯大,一个个送进学堂,走向社会,成家立业。

再扳开手掌一看,这哪里是手啊,没有平面,没有肌肉,就像老丝瓜内芯做的鞋垫一样横七竖八,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深的裂口还渗着血,没有钱买蛤蚧油,总是找村里的农机员要黄油,搽在裂口中,我给他买的蛤蚧油,他说一次用一盒还少了;钱要留着你们用,外面什么都要买;我就用黄油可以了。

在手掌深裂口处,他总是要母亲用绣花针缝上。母亲说,每次缝裂口时,真是针针扎在她的心上。

有一年,读高中的我放假回家,一进家门,看到家里人都沉默不语,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他身边。

“平儿,好好读书,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我就好了。”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伸出他那一双手。

我一眼就看见了他那一双手腕上各有一道血痕,血迹斑斑,我拉起他的双手,才第一次看见他那双我从没看见过的手。我的眼睛模糊了,双膝跪在他的面前,号啕大哭起来……

哭声中听母亲说,他被村里当做“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典型批斗了一下午,吊在村口的那棵大枫树下,整整一个下午。我知道每到星期五他就为我上学的钱做准备,利用劳动的空闲抢着砍一担毛柴,星期六的凌晨1点送到30里外的街上去卖一块五毛钱,给我一块,那5毛留给弟妹们。

我模糊的眼睛望着我那身高不到1.6、体重不到50公斤的父亲;父亲苍老了。

“我不上学了,我帮你……”话音未落,“啪”,我的脸上一阵火辣辣。

“混蛋!”他咆哮起来。

我第一次挨打,倒停止了哭,咬着牙,握着拳头……

我理解了他……

是他那一掌,打出了我和我们兄妹五人的性格和品质——自强、上进。

这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看到他那双手。

这是中国农民的手。

12.依文章的顺序,本文写了“我”三次看父亲的手,第一次看手背,着力写      ;第二次看手掌,着力写         ;第三次看手腕,着力写           。通过对父亲的“手”的刻画,表达了“我”对父亲的                             。(4分)

13.从“父亲的手”上,你品悟到了他                 的优秀品质。(2分)

14. “我”为父亲剪指甲“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还“使尽了平生的力气”,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5. “我理解了他”,理解了父亲什么呢?对其分析不太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父亲希望“我”把书读好。             B.父亲对“我”爱之深。

C.父亲希望子女们自强上进。             D.父亲认为“我”太任性,恣意浪费钱财。

16.作者用“这是中国农民的手”作为文章的结尾,有何作用?                            

                                                                           2分)

17.我们现在好像很难再对生活中某些事件感到心酸难耐。人一天天长大,见惯了周围的悲欢离合,有时候竟也习以为常。虽说偶有波澜荡漾,但真要动情,却已如童话般遥远。然而,我们还是会被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所打动。请认真“品读”你的长辈,搜寻他们身上那些最让你心酸难耐的事例,谈谈你当时的心理感受。(3分)

事例:                                                                        

心理感受:                                                                     

                                                                                  

(四)老钟表匠的启示

德国有一位很有才华的年轻诗人,写了许多吟风咏月、写景抒情的诗篇,可是他却很苦恼。因为,人们都不喜欢读他的诗。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是自己的诗写得不好吗?不,这不可能!年轻的诗人向来不怀疑自己在这方面的才华。于是,他去向父亲的朋友——位老钟表匠请教。

老钟表匠听后一句话也没说,把他领到一间小屋里。屋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的名贵钟表。这些钟表,诗人从来没有见过。有的外观像飞禽走兽,有的会发出鸟叫声,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老人从柜子里拿出一个小盒,把它打开,取出了一只式样特别精美的金壳怀表。这只怀表不仅式样精美,更奇异的是:它能清楚地显示出星象的运行、大海的潮汛,还能准确地标明月份和日期。这简直是一只“魔表”,世上到哪儿去找呀!诗人爱不释手。他很想买下这个“宝贝”,就开口问表的价钱。老人微笑了一下,只要求用这“宝贝”,换下青年手上的那只普普通通的表。

诗人对这块表真是珍爱之极,吃饭、走路、睡觉都戴着它。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渐渐对这块表不满意起来。最后,竟跑到老钟表匠那儿要求换回自己原来的那块普通的手表。老钟表匠故作惊奇,问他对这样珍异的怀表还有什么感到不满意。

青年诗人遗憾地说:“它不会指示时间,可表本来就是用来指示时间的。我带着它不知道时间,要它还有什么用处呢?有谁会来问我大海的潮汛和星象的运行呢?这表对我实在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老钟表匠还是微微一笑,把表往桌子上一放,拿起了这位青年诗人的诗集,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的朋友,让我们努力干好各自的事业吧。你应该记住:怎样给人们带来用处。”

诗人欣慰地点点头,从心底里感谢老钟表匠。

18.老钟表匠是用什么办法来启示诗人的?                                       2分)

19. “老钟表匠故作惊奇”中“故”的含义是:                                  2分)

20.文章着力描写“金壳怀表”的用意是:                                               

                                                                            3分)

21.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                                               2分)

22.你从老钟表匠的话里又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说说:                 

                                                                            3分)

评卷人

 

 

 

 


三、写作实践(56分)

 

23.认真阅读徐玲同学的习作《在关爱中学会关爱》,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6分)

我生活在充满关爱的家庭里。

夜色深了,对面楼上的灯光已暗了不少,许多人已睡去了吧。我翻着那本爸爸买来的、已经四角翘起的作文书,眼睛慢慢闭上了。

忽然间感到很温暖,起身揉揉眼,是爸爸将那“关爱牌”的薄被给我披在了肩上。

我书桌上的一角总有淡淡的茶迹,那是因为日久天长的每天一杯茶而留下的。爸爸又将茶杯放在了那里,然后他默默地站在我的身后。我知道他关爱我、心疼我,他想为我做点什么,但学习上的事,他也无能为力。

以往,我对这份关爱总是无动于衷,低着头看我的书,不吭一声。可是今天,我动情地看着黄晕的灯光在茶水的泡沫上跳舞,竟有一种想抱抱整日关爱我,为我操劳的爸爸的冲动。

五、六月的孝感是多雨闷热的,一直被风湿病折磨的妈妈也不停地为我劳作着。

又是一个清晨,已下了一晚上的雨还在下着,妈妈的腿肯定又肿了。但她仍然是喊醒我后,为我挤好牙膏,放好洗脸水,准备好早点,出门还递给我一把遮风挡雨的伞。

这相互的关爱,让我愉快地成长,让爸爸妈妈感到幸福。

1)请简要评价文章的主要优点(要有理有据):                                      

                                                                                  

                                                                           3分)

2)文章还有明显毛病,请说出你的修改意见。

                                                                            3分)

24.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倾诉,渴望得到沟通,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妙,却能冰释心中的不快,让人如释重负,这就是交流。交流能化解矛盾,增进了解,交流能形成共识,促进和谐。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50分)


湖北省孝感市2007年初中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1.       4分,错别字订正、注音写汉字各0.5分,书写工整、规范,2分)

2. D3分)

3.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分,每句1分,错、漏1字该句不得分;第③题任意写出两句即可。)

4. 示例: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故事,塑造了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鲁达。3分,句式一致,列举故事,揭示性格各1分)

5. ①略(围绕主题,确定一个有价值的专题即可,2分)

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没有钱不行,不择手段地捞钱更不行    要有正确的金钱观……(意思贴近即可,2分)

二、6. 叙事   思乡  2分,各1分)

7. A   2分)

8. C   3分)

9. D   3分)

10. B  3分)

11. 真实的人物;  亲历的事件(现身说法);完整的说理过程(严密的推理) 3分,每项1分)

12. 指甲厚  裂口多   血痕深  惭愧和感激(感恩)4分,每空1分)

13. 勤劳  克俭  无私  坚强 2分,任意写2点即可,各1分)

14. 要点:①指甲厚难剪  ②内心沉重,剪得小心仔细 ③激起强烈的情感浪潮。3分,能扣住要点①②或①③谈即可)

15. D  2分)

16.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升华了主题);照应了文章的标题2分)

17. (要扣心酸难耐的事谈心理感受3分)

18. 换表 老钟表匠有意安排了换表一事(2分)

19. 有意,故意 表明事情发展都在钟表匠意料之中(2分)

20. 突出表的外观精美,功能多而吸引诗人换表;与诗人退表一事相对照,引人深思;与诗人写的诗相类比,从中获得启示3分,答出两层含意即可)

21. 寓理于事(2分)

22. 3分)

三、23.1)能扣优点谈即可。如: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开篇扣题,然后写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最后作结;运用了细节描写:对桌上茶杯印和茶杯中灯光的描写,让人能真切感到父亲的关爱和我的感受;叙事有详有略:详写爸爸,略写妈妈;作者注意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平常的生活小事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材料充实:父母的关爱都通过叙述生活小事表现出来……3分,能扣一两点有理有据的评价即可)

2)文章应补充“学会关爱”的内容(我关爱父母的内容)(3分)

24. 写作评分标准

 

44分)

 

 

20分)

一等(2018分)

二等(1715分)

三等(1412分)

四等(110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具体

离题

无中心

无内容

24分)

一等(2421分)

二等(2017分)

三等(1612分)

四等(110分)

语言通顺流畅

结构严谨

层次分明

语言较通顺

结构完整

层次较分明

语言不通顺

结构欠完整

层次不分明

语病较多

结构不完整

层次混乱

发展等级

6分)

1.见解深刻 2.感情真挚   3.构思新颖

4.有文采,有个性  5.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

评分要求1.本题共50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34个等级给分。

          2.整体把握,以4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分,但不得超过卷面分。

 

 


最后更新[2007-9-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