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四十不赖》
出处:语文味网 王白石转载    作者:孔庆东   阅读次数:167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十不赖

               四十不赖

         ------书评孔庆东《四十不坏》

 

 

    孔庆东的书我已零零散散读过几本,正如他人所评,四十岁的孔庆东依然幽默不减,尽管他一直声称自己并不幽默。幽默是智慧的闪光,孔先生避开幽默的称谓并非否认自己的才智,而是有意让人注意到他不幽默的一面。这或许是许多人的忽视造成了他的戒心,毕竟,孔先生是一位在北大才气出众的学者。

    我第一次阅读他的大作并非幽默之文,而是学术分量较重的《1921:谁主浮沉》,这是谢冕先生担当主编的文学批评丛书中的一种,从装订到内容都可谓精心之作,更无幽默可言。或许是日后我接触孔庆东学术著作较多的缘故吧,除了幽默之外,我更多看重的是他的严谨学术文章,北大学人务实、扎实的学风一直通过孔先生的表现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因而,今年新出版的自选集《四十不坏》同样也风靡到了我的手上。但我读的很快,用散碎的时间读毕,感到已过四十岁的孔庆东幽默不减,同样也严肃不减。

    先说幽默。给人第一印象的自序就妙笔生花,洒脱幽默。文集为何名为“四十不坏”,其自序写到“第一层意思是,四十岁以前俺很坏,从今以后,俺改邪归正,再也不坏了……第二层意思是,四十岁这个岁数很不坏嘛,人到四十很有意思,很不赖嘛,很让人沾沾自喜如坐春风嘛……第三层意思是,四十岁以后,就炼成了不坏之身,想坏就坏不了啦!”孔庆东就是孔庆东,这东北硬汉人到四十就更显得硬气十足。而这股硬气来自于沉重的学术成果,来自于北大学人的傲气,来自于社会媒体的关注与赞誉。40岁这一年,孔庆东被评为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第一名,媒体更誉称其为“北大的马克·吐温”、“北大醉侠”、“继钱钟书以来的真正幽默”等。面对如此之多的赞誉很容易“坏”下去,但孔庆东却没有,并以这部《四十不坏》的自选集鞭策自己。

    这部自选集是比较符合孔庆东的身份的,从内容的编排就可见出来。“解读大师”和“文学如何现代”是严谨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又散见各种学术刊物和著作上,对我来说比较熟悉,因而读得速度较快。“语文改革乱弹”则更符合曾做过三年中学语文教师的孔庆东的身份了,其语文教育思想尖锐而深刻,既贴切现实又较有深度。或许是在人生中有过当中学教师的经历,身在最高学府的孔庆东仍旧关注着中学语文教改,这一点与其导师钱理群教授颇为相似。“遍地风流”这一辑是孔庆东的随笔,多为书评,所选的也是当下作家的近作。作为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孔先生的视角堪称细致独到。自选集的最后一辑“答非所问”所选的是孔先生的对话录,访谈录和书信,可作其近年各种社会活动的记录表。文选的附录部分是几位名人对孔庆东的评论文章,从另一个角度他人的嘴中说出了读者未可知的孔庆东的生活点滴。

    上大学的时候,听罗振亚先生在新诗研究课上讲,北大的现代文学有“三东”:高远东、吴晓东、孔庆东。这三位年轻的副教授皆以才华出众见长。同为北大出身的博士,恐怕对于非业内人士而言,高远东和吴哓东就没有孔博士的名声大了吧!究其原因,这与孔博士的幽默不无关系,《四十不坏》也可证明。

    四十不惑的孔博士在《四十不坏》中表现不赖!

 

 

 

 

 

 

                                             2006年1月9日于 南国望春之时


最后更新[2007-9-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