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没有了爱情,灵魂将无处安放》
     阅读次数:143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没有了爱情,灵魂将无处安放

文章来源: 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07年9月26日   

品书识人
没有了爱情,灵魂将无处安放
郑杨

  从朱湘致霓君的书信里,可以看到一个大男人讲起话来居然如此细细碎碎、柔情似水,生活的艰苦和学业的辛苦不是朱湘畏惧的,在他的心中,最怕他心爱的妹妹误会他。有很多封信是解释两个人的误会的,还有生活上的细细叮咛。


朱湘与刘霓君(原名刘彩云)的结婚照。

  如今“博客”盛行,一般的倒还好,就是那种日记式的博客,麻得让人看不下去。一想到作者写日记的时候就计划好给人看,一本正经的,要多别扭有多别扭。最近又被麻了一下。不过,倒不是日记,而是情书。照理,情书这东西私密性更强,原本是不可以拿出来发表的。好在这本集子是一个多年前死去诗人的,生前写的时候绝没有想到会被后人拿出来发表,所以看了,觉得特麻。日记啦、情书啦是个人情感中最隐秘的部分,简直没法想象它们被公开后的情形。所以拿起这本《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来读的时候,有点兴奋、有点惶恐。兴奋的是终于可以堂而皇之地满足自己的“窥私”欲,惶恐的是这是否有点对前人大不敬的嫌疑?

  半推半就中,还是把这本书读了。没想到一读就不忍放下,一个大男人讲起话来居然如此细细碎碎、柔情似水,真是大开眼界。

  这是一本由陈子善先生编的“新月诗派”诗人朱湘的书信集。前面大半部分,是朱湘海外留学时期写给妻子霓君的94封书信,后面一小半是朱湘与友人书信93封。诗人谈笑有鸿儒,与之通信的多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有名的文人或诗友,如闻一多、戴望舒、曹葆华、周作人、梁实秋、彭基相、罗念生、孙大雨等。陈子善先生在序言中介绍说,1934年12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朱湘致刘霓君的90封情书,书名定为《海外寄霓君》。1936年天津人生与文学社出版了朱湘好友罗念生编订的《朱湘书信集》。而2007年3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孤高的真情》是在这两部绝版书的基础之上,又加入陈先生自己收集到的数封朱湘佚简。算是对这位才华出众却命薄如纸的诗人的纪念,希望朱湘不要被后人遗忘。

  实际上,朱湘的诗可能很多人读过,只是对诗人的身世不很了解罢了。他最脍炙人口的是那首小诗《蜻蜓》:蜻蜓H红的绿的小的大的;都好看,都有掠微波的薄翼。荷叶H半卷的,全开的;都可爱,H都是蜻蜓的小绿伞。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还有散文《北海纪游》,优美恬淡的风景描述中透露出作者对于新诗创作的鲜明的观点。朱湘在清华念书时写的《废园》也经常被人提起,“有风时白杨萧萧着,无风时白杨萧萧着;萧萧外更不听到什么;野花悄悄的发了,野花悄悄的谢了;悄悄外园里更没什么。”有人说,这首学生时期的小诗已经预示了日后悲剧的发生,挺有意思。

  朱湘与友人的书信,其中透露很多诗人对诗文、时政、历史、人生理想及生活的感悟。对于了解朱湘这个人很有帮助,且放在后面慢慢去读。只说诗人给妻子的94封书信,我读来颇觉惊讶。都说朱湘性格孤傲、偏激、敏感,他的同学梁实秋甚至用了“神经错乱”四个字。自负的神经质病者,这就是世人对朱湘的结论,人们不愿提起这个“不祥”之人,包括他家族的人。但是以前看他的诗、文,只觉得纯真而甜美,率性而诗意。是有偶尔流露的萧瑟之感,但也不超过一般文人的悲悯情怀。这次读这94封情书,更是不能相信“乖戾”之说。且不说文字的清丽、幽雅,就是这丈夫对妻子的款款深情,足以使人常常潸然泪下。

  这么好且憨厚的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命苦呢?朱湘之父朱延熙,是清代光绪丙戌(1886)年的翰林,钦赐进士,后历任江西学台、湖北盐运使、湖南按察使等职。朱延熙前妻余氏生长子后早逝,继娶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胞侄女张氏,生有二女四男,最小的朱湘生于1904年秋。家世虽然显赫,但父母早逝,到了朱湘求学之时,已经相当贫困。朱湘与妻子的通信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我小时候,娘过去很早,父亲也在我十一岁上去世了。到南京之后,大哥他自己还管不了,哪能靠他来管我,到北京后,三哥东奔西跑的找事也很少见面。我相信我小时候要是有父母或哥哥领教,一定身子比现在好,学问也比现在好。”朱湘在美国留学期间总是省吃简用,省出钱来寄回家中与妻子家用。有时一幅眼镜也无钱去配,一张照片也舍不得去照。“妹妹,我想多省些钱,实在省不了,我身上的衣服少,有的几件,有旧了的,有破了的,穿去上课,简直是外国的叫花子,这对于中国体面实在大有妨害。如今又快到冬天,一切鞋袜都要添置。我昨天上街,本想配眼镜照相的,但是先买了一双鞋、一条皮带、两件衬衫,等等就花了十几块,这还都是买的最便宜的货色。如今是照相也照不了,配眼镜也配不了。我回家一算,大势不妙,所以赶紧今早寄三十美金给你。”这段话让我想起林徽因在美国留学期间照的那许多照片,同样是留学,有钱没钱天壤之别。

  其实生活的艰苦和学业的辛苦倒不是朱湘畏惧的,在他的心中,最怕他心爱的妹妹误会他。有很多封信是解释两个人的误会的。还有生活上的细细叮咛,比如要妻子请老妈子,不要累坏自己,要穿平底鞋,又好看又卫生。要经常同家人看看电影,别闷坏了。要赶快搬家别住在尼姑庵附近,打钟打鼓怕妻子听了产生厌世的想法。要多吃营养的菜,别光顾着省钱。读来读去,怎么看朱湘在妻子面前都是一个性情宽厚的兄长。还有教妻子如何为人处世,“做人要诚实不要老实,要灵巧不要尖巧。遇到好人的时候有好心对他,遇到恶人却也不会上当”。对两个孩子,朱湘也有父亲的慈爱:“小沅(儿子)自不必说,东牙子(女儿)我们也要当心,如今世界男女平权,养大一个好女儿,同儿子一样得力。我们待她好,她绝不会忘记的。”

  对于学成回国之后的生活,朱湘有着美好而天真的向往。“我算定到家的那天休息一整天。第二天日里开荤,夜里也开荤。我想家乡菜想了好几年,你这几年来也是不曾沾着一点荤菜。我们可以做一个冬笋红炖肉,一个红烧鱼。这一天我们不要通知亲戚,我们两个独自享一天福。说完了话,就吃好菜,吃完菜,又说亲亲话。”“彭先生刚巧有一封信也是这天到,说闻先生要我去武昌武汉大学做教授。每月三百块以上的薪水。”“这秋天闻先生要是不离开武汉大学,他的位子一定长久,我自然也跟着一样。那个时候,我从前说的让你享一点福,真就要说应了。但望如此。”“在武昌朋友很好,一定十分热闹。我决定邀彭先生每天下午打半点钟的网球。一个人身体最要紧,身体一好,不单做事情更得力,性情也不会十分急躁。”

  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对生活的要求单纯,很容易满足。只可惜这一点可爱的想法也没有能够实现。1929年诗人接到武汉大学的聘书回国后,本来是想立即去武昌。却经不住好友饶孟侃的强烈劝阻,改弦易辙,同饶一道去了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朱湘开始受聘外国文学系主任。当得知外文系并未成立时,他不气馁,拟定了一个宏伟的将外国文学系改为英文文学系的计划,起初得到校长的支持,他一面广聘名师,一面整顿内务,忙得不亦乐乎,他还将从国外买回来的外文书籍和朋友所赠的译著全数捐赠给系资料室。三百元的薪水朱湘很满意,那时一个警察的年薪不过三、五块钱。可惜好景不长。1931年长江大水后,物价飞涨,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不久开始减薪、欠薪,他一家的生活又贫困艰难起来。加上人事关系不睦,诗人约请赵景深、戴望舒、方光焘来安大任教多次为校方拒绝,他的所有设想几乎全都落空。许多人都离开了,他的小儿子却在这个时候降生了,要命的是又患上了脑充血病。他愤而多次找校方论理、争吵,除了种下仇恨,根本没有作用。幼子因为无钱医治死在了医院的大门外。而他争吵的结果是遭到校方拒聘!夫妻关系也恶化到极点。

  曾经在一本小说里看到这样一句话:不成熟的人,为了一件不重要的事情而自杀;成熟的人,为了一件不重要的事情而活下去。朱湘没能够活下去,1933年12月5日诗人在去南京的渡轮上跳江自杀。他的妻子也随后出家。两个孩子据说流落异乡,无人照管。很多人批评朱湘的不成熟,觉得夫妻不和也事不致死,无论怎样艰难也该活下去。我以前也是这个俗气的想法,看过这许多诗人给妻子的信,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对于朱湘来说,没有了爱情,灵魂将无处安放。“妹妹,你心又好,做事又能干,我平常何时不记得?就是你的口厉害一点,说一句话,能刺人心,我那时就立刻糊涂了,把你的好处一齐忘了。”可能12月5日那天三四点钟的时候,诗人就是一时糊涂了吧。总归是一颗敏感、脆弱和不成熟的心灵。总归还是老实人,上当了。

  《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陈子善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30.00元   


最后更新[2007-10-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