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一篇作文点评》
     阅读次数:240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一篇作文点评

(堂按:最近《语文教学与研究·阅读天地》约我为一篇学生作文写点评。以下是学生的作文和我的点评)

得寸应进尺

             李婉莹(广东佛山市第三中学)

    小人当道之时,得寸进尺,损人利己,必遭谴责。常被赋予贬义色彩的“得寸进尺”一词,总认为不可取。社会上除了小人,也存在很多大人物,伟人之类,得寸进尺之行在他们身上悠然可见。过分排斥,只会掩盖发现其精髓的智慧。得寸进尺也有可取之处,只是在乎施行人怎么看待,怎么行动。

  得寸进尺,就是乘胜追击,在已有的有利形势下,多下苦功,获取更大的胜利与成就。

  宋朝书法家米芾练字时,临摹晋唐书法家真迹到了乱真的地步,以他勤奋苦练,造就出了扎实的书法功底。以这为坚实的基础,他进而加以自主创新去苦练属于自己的一种字体。终于他的书法自成一家,成为有名的书法家。得寸进尺,他在已有卓越成绩的基础下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有中国“梦幻跳水队”之称的中国女跳水队,以她们多次获奖的优异成绩,享誉世界。但她们不满足于现有成绩,从零开始,练出了更多技巧与高难度动作。所以,她们的跳水旅程又垒上了几层阶级,连连夺冠,稳固了跳水项目中无以匹敌的地位。她们如此辉煌的成就是懂得得寸进尺换来的,不满足于小成绩,野心熊胆,谋求大成就。

  军事巨著《三十六计》中“顺手牵羊”一计也隐含得寸进尺之意。必须要得知敌方微小的虚弱与疏忽之处,加以利用,夺取微小的益处与胜利,事物变化毕竟由微小始。既而捕捉战机,就敌方漏洞为出发点,再次乘虚而入,乘隙争利。得寸进尺,或许被认为是战争胜利一个不可少的因素。小树得到第一缕阳光后,就不停地伸长躯干,张大树冠,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树就这样得寸进尺,在不休止的操练中伸展、挺拔,进而参天、摩云。参天大树就这样长成的。

  众多的事例证实了得寸进尺是有可取之处的。不满于已获的小利,努力奋进夺取大利是可取的。世界事物是两面性的,只要观念正确,用得其所,贬也可作褒用。

 

 

 

评语

接到这篇文章,连读几遍,越读心里越有想法。

按照评价文章的常规做法,我得先说说《得寸应进尺》的优点。

最值得肯定的是文章作者思维的活跃性,创造性。小作者用其逆向思维方式赋予“得寸进尺”新的内涵——“得寸进尺,就是乘胜追击,在已有的有利形势下,多下苦功,获取更大的胜利与成就”。观点之正确,旗帜之鲜明,立场之坚定,让人称之,赞之。其次是作者论据的充分和它的力度。有古,也有今;有文,也有武;有张,也有弛。三个论据,相得益彰,信手拈来,运用自然,这不能不说明小作者具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一篇成功的议论文,最要紧的是要有一定的思想厚度。从这篇文章内容上看,锣也有,鼓也有,充足的论据,思想的深邃,所提出的“要不满于已获的小利,努力奋进夺取大利”的观点,无不闪烁着小作者的睿智光辉。

当然,这篇文章也有中学生写议论文常见的毛病,就是摆事实的能力胜过讲道理的能力,也就是议论分析不足。如果小作者在几个论据之后,也能来一个“得寸进尺”,再在思想上挖一挖,挖出“得寸进尺”的深层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质量必定会上一个档次。

本文的语言整体流畅,有一定的说服力。最让我欣赏的是这几句:“小树得到第一缕阳光后,就不停地伸长躯干,张大树冠,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树就这样得寸进尺,在不休止的操练中伸展、挺拔,进而参天、摩云。参天大树就这样长成的”。形象而富有哲理,既干净又漂亮。但就严谨这一点来说,不少地方尚有欠缺。如“也存在很多大人物,伟人之类”一句中,“大人物”和“伟人”概念内涵是有交叉的;又如“掩盖发现其精髓的智慧”,词语的搭配不当是显见的。如此不太严谨的语句在文章里还有几处,不一一赘述。语言方面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开头一段文字,文白杂糅,不伦不类。我觉得初中生还是乖乖地把白话文写好,不要有写文言文的冲动——你小小年纪能写好文言文吗?你看这篇文章开头段文白杂糅,所以文章语言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段;后面没有文白杂糅的毛病了,所以流畅干净。

我请深圳市一位优秀语老师打分,他认为用中考的评分标准来衡量,这篇文章应该评为优秀,可以打90分。我同意他的打分,只是想补充一点:如果是中考试场上写出这样的作文,打90分是可以的;如果是平时作文,则宜从严,可打85分。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特聘硕士导师、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

 

 


最后更新[2007-11-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