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王君频道
文章标题: 《王君:纯美人性的最后闪光》
     阅读次数:324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君:纯美人性的最后闪光

 

纯美人性的最后闪光

——《亲爱的爸爸妈妈》结尾导读

                                             重庆外国语学校  

【教学说明】

导读《亲爱的爸爸妈妈》,着力点都在语言的“深处”:两个标点符号和一个虚词。“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的句号的特殊表达效果。“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的“也”字的独特功能。最让我难忘的还是第四部分遇难人们临终留言的“无标点”效果的导读。从这几个不经意的语言点开凿下去,实现了两个教学重点:感受全文忧郁深沉的的感情基调。理解作者的历史观战争观。

这三处着力点是学生阅读的盲点,也是所有参考资料的空白点。所以,在这样的导读中,我感受到了“我”这个语文教师的尊严。

整体阅读的环节也让人难忘。在为四个部分拟小标题的过程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恰当的语法知识的不可或缺。另拟专文谈论这个问题。、

下面这个片断的实录呈现的就是对文章最后一个部分的品读。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现在请你自由地大声地朗读第四部分,然后说说这些留言给你的最强烈的感受?

(生自由朗读)

生:这些句子大部分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读起来很吃力。

师:为什么没有标点符号呢?在文中找出答案。

生:第一段中说了,是“他们临死前几分钟”写下来了,可能时间紧,就没用标点符号。

师:但作者可以给它们加上标点符号啊。就像我们古代的文言文也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为了方便阅读,不也就加上了吗!

生:不能加,加上读起来虽然容易了,但表达效果就不如以前了。

师:说一说,没有标点符号,你更能读出一些什么。

生:我读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人们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的慌乱。

生:我读出了压抑,还有迫切,他们在节约每一秒钟和亲人说话。

生:我还读出了恐慌。死亡让他们语无伦次。

师:从我们读者方面来说说呢。

生:没有标点符号,我们在读的时候更有一种气喘不过来的感觉。

生:是。本来这篇文章就让人痛苦,读到最后这些没有标点符号的留言,更是让人压抑。

生:我读到这个部分思绪就有些混乱了,我似乎看到了当时混乱悲哀的场面。

师:标点符号的作用是停顿,让表达流畅清晰。但是,高明的作者用缺失标点符号的方式来破坏了这流畅和清晰,作者的良苦用心巧妙重现了当时恐怖的大屠杀前的情景,情绪的错乱,气氛的渲染又一次把情感推向了一个痛苦的高潮。除了情节技巧上的安排,还有其它作用吗?我们能不能从这些散乱的文字中窥探到那些即将赴死的人们的情感状态。请大家再把这些文字朗读一遍。

(生沉重地朗读)

生:我发现大部分人都已经知道自己要死了,但是还是有少数人没有意识到这点。比如巴法尔,他还在让家人送东西来。

师:是啊,善良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死亡马上就要降临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生:更能反衬出法西斯的凶残。有些老百姓根本不相信他们会杀人啊。

师:凶残者的凶残是善良者永远想象不出来的。

生:这些零散的留言让我非常感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表达爱。

师:你能读读最让你觉得爱意深重的句子吗?

(生动情诵读“亲爱的爸爸妈妈”,“再见,我最最亲爱的”,“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

师: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是什么?

生:他们想到的是亲人的幸福。他们在尽可能地安排妻子、孩子的生活,在鼓励亲人们要幸福,还有,请求亲人们的原谅。

师:当这些善良的人们一声声地呼唤着“亲爱的”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他们在面对死亡之前的情怀吗?

生:临死之前,他们的眼前出现的是和亲人在一起的场景。

生: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他们更加担忧的是自己死去后亲人们会痛苦,亲人们的生活会不幸福。

生:面对着冷冰冰的枪口,他们的心还是那么柔软。

师:这个对比用得好!语言像诗一样的美。法西斯的残酷和南斯拉夫人民的善良都在这对比当中了。面对死亡,他们的心中不痛苦吗?他们不仇恨法西斯吗?有一位牧师的留言,大家读一读。

(生读“永别了我所有的亲人我最最亲爱的我就要死了虽然我无罪”)

师:请你用你认为最恰当的语气和情感来读。

(多个学生尝试朗读)

师:我听出了同学们都处理得很巧妙,但有一个共同点,我感觉到你们都没有在朗读中表达愤怒和抱怨。为什么?

生:我读出的是一种从容,没有抱怨。

生:这是一位牧师。他不会一边说着“我最最亲爱的”然后一边抱怨的。

生:从前后的语境也可以看出来他是平静的。

师:同学们,西方人是极富有信仰的,他们对上帝充满着感恩之心。正如圣保罗受到撒旦的迫害而不背离上帝,咒骂上帝一样,这位牧师也没有因为命运的不公平而放弃自己的信仰。如果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是一种境界的话,到死也相信人性的美好,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忠诚与信仰?

可是,他们难道真的就一点儿恨都没有吗?从留言中看得出来吗?

生:肯定也恨。在这些留言中,表达仇恨的只有一个叫史迪凡的工人留下了一句话“孩子们为父报仇”。

师:是的,同学们,只有这一句复仇的话,它淹没在了无数深情的“亲爱的”当中。爱远远超过了恨,对亲人的祝福远远超过了对罪恶的诅咒。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个人的临终留言,最能体现出人心灵深处的情怀。从这些留言中,我们读到了一颗颗平凡的心,也读到了一颗颗伟大的灵魂。这是人性最后的也是最高贵地一次闪光。这不也证明了前文中所说: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读

生: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师:再读!

生(深情地):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


最后更新[2007-11-2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