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给我一双慧眼吧》
   作者:刘人云   阅读次数:378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给我一双慧眼吧

[中考马前炮]

给我一双慧眼吧

——怎样确定话题作文的中心

刘人云

 

    1999年话题作文登上了高考舞台,2000年话题作文登上了中考舞台。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的话题作文可谓百花齐放,琳琅满目。如2001年的中考话题作文,就有山西省的《家》,甘肃省的《书》,山东省济南市的《希望》,江西省的《尊重》,重庆市的《合作》,以及《花》、《车》、《礼物》、《代沟》、《幸福》、《最需要》、《走向成熟》、《战胜自己》等等。

    又如2001年深圳市的中考话题作文《楼》,题目要求:

    1、请以“楼”为话题,根据自己的生活,选取某一个角度,或写自己想讲的与楼相关的故事,或写自己想表达的与楼相关的感受,或写想陈述的与楼相关的见解;也可用象征手法。

    2、自拟题目,如能拟出生动、新颖的题目可适当加分。(后两条要求略)

    从《楼》这个题目要求看,话题作文给了考生相当的写作自由和充分展示才华、特点的天地,可写故事,可写感受,可写见解,也可用象征手法。这正是话题作文的特点和优点。

    但是,批阅同学们的作文,却发现一些学生作文还不切题或不甚切题,这是为什么呢?尽管原因有各种各样,但最根本的一点, 就是没有抓住文章内容要自始至终扣住“楼”这个话题本身,这个中心词。与“楼”相关,不是说有一点相关就行,而是要自始至终都要与楼”相关。要是写故事,就必须是始终发生在“楼”里的故事;要写感受,就必须是“楼”的故事给你的感受;要写见解,就必须是对建楼、拆楼……关于“楼”的见解。一些同学未能始终抓住“楼”这个中心词,故而就不切题了。例如有位同学写楼下草坪里几位学生为踢球发生的争执,表达要团结友爱的主题,但故事与“楼”这个话题有什么关呢?故事发生在楼下的草坪上,而不是“楼”里,所以就偏题了。

    中考话题作文比起高考话题作文,要求是比较简单的,从上面介绍的题目看,大多是一个词或一个词组,这个词(或词组)就是话题作文的中心,从这个中心出发,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可以写各种各样的内容,可以发表各种各样的见解,但必须以这个中心词或话题本身为中心,为依托。如“希望”,可以表达“希望是美好的”、“人活着就要有希望”、“以某件事看到了希望”等等主题,可以写各种各样与“希望”始终相连的故事,可以对“希望”发表各种见解,但说来说去,写来写去,都离不开“希望”这个中心。可谓“万变不离其宗”,也可以说是“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这个“手掌心”就是“话题”本身。

    因此,紧紧盯住了话题本身这个“中心词”,也就具备了写作话题作文的“慧眼”!

    至于选什么角度,取什么题材,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那就随你的便,不过要掌握好一个原则,就是要调动自己过去的全部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写自己最熟悉最有感受的与话题紧紧相关的内容,如你擅长写故事,就可以写一个具体表现话题的故事;如你擅长写议论文,就可以对话题发表一通见解。不过始终要把你的目光聚焦在话题本身上!

  [例一]话题作文:《楼》

小楼昨夜又东风

深圳市翠园中学  杨希

“又是一年春来早,柳絮儿满天飘”。我背着沉沉的书包,偶然经过一家商场,耳边飘来这首已被我遗忘的歌。春,又来了,可是深圳没有桃花,没有柳絮,没有北方黑土地上的初萌的小草,也没有那故乡的春夜里柔柔的琴声。

那是去年的事了。

我漫步在楼区的小径上,眼望着左右灰白色七层建筑,想到再过几个月即将离开我居住近十年的这片安静的土地,随同父亲与母亲前往未知的大都市,心中不知是喜是悲,就像眼前漫天飞舞的柳絮一样茫然。

唉!“是不舍,是依恋,”还是古诗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我坐在花坛旁,一阵风,夹杂着初春的气息,掠过身旁,在我的身上印下它的轻寒的吻,像一只活泼的精灵一样,时不时在我的鼻尖拂来散去。

就在这时,一阵如钢琴般清亮的声音传入我耳中,是那么轻盈而有力,仿佛一颗闪着柔和的光芒的珍珠从我心头滑落。我忍不住仰起头,仔细寻找这声音的来源,终于,我的眼光驻足在二楼的阳台上。那阳台没有封闭,在一角上悬挂一串风铃。几根闪亮的金属条随风摇摆,互相撞击,不断传出醉人的声音。最使我激动的,那风铃上挂着一只蓝色的玻璃鸽子,映着蓝天,一束阳光穿过,折射出海水般晕晕的蓝。

我一动不动望着那鸽子,听着那铃声,世界似乎不复存在。忽然间,阳台上露出一张脸,是一位年龄与我相近的女孩,她低头看着我,我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仅仅几秒钟,头上的她轻轻地问:“你好,你为什么天天傍晚都坐在这儿?你不开心么?”我没有回答,反又抬起头,那蓝色的鸽子下的那张美丽的脸充满善意的微笑,我点点头。她的头忽然不见了,不是铃声,而是一支节奏欢快的提琴曲,拉得不是很熟练,却是用心拉出的。我看见,是那阳台上的女孩,一边拉曲子,一边用她那双极有神的双眼向我射来友好的目光。

“让我们迎着祝福的风,多少祈祷在心中……”女孩唱起这首《祈祷》,在早春的夕阳下,在风铃折射的莹蓝的光芒里,她似乎是我梦中的天使,为我唱起祝福的歌……

一年了,那天的感受像少女的琴声,在四根琴弦上飞翔、颤动,我忽然想到昨夜的风,想到人们常说的“不堪回首”,那故乡小楼上的女孩的影像忽悠间与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模糊成一片,五彩缤纷的,为我的明天献上一分祈祷。

 

[例二]话题作文:《掌声》

当掌声响起来的时候

深圳市翠园中学  刘牛

    “好!”我的指导老师由心底喊了出来,赛场上再次响起一片掌声。然而,这之前的那片掌声却更加使我难忘。

    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我以贪玩的心理参加了校航模队。那小遥控船和水池,伴我渡过了不少童年时光。老师每天都让我在那训练,我对航海模型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只是老师那严厉的表情让我有点受不了。

    一年过后,市里举行了一个多才多艺特长比赛,我想都没想便在登记表上航模旁打了个勾。时间匆匆过去,比赛当天,我和老师及其它同学早早地来到赛场。

    我反复地检查船的各部分零件及电池,“×××!”我站起来,用微颤的声音说:“到!” 我捧着遥控船,轻轻地放在水上。从裁判员手上接过遥控器。正在这个时候,我的脑里一片空白,一时不知该如何办了,只知道我那双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那十只手指也变得如此不听使唤。我真恨不得眼前的水池是一个无底深渊,向前跳下去,这就再也不回来了——因为我不会游泳。然而这一切突然被打断,打断这的是掌声,我急忙环绕四周,只见老师他鼓起了掌声,对我发出慈祥的微笑。这倒不像我所认识的平常的他,他一向在我心中是如此的严厉,但这一切是真的。接着,我校的其它参赛同学也为我鼓起掌来……

这掌声在赛场里显得那样地微不足道,但我听见了,清清楚楚地听见了。我吸了一大口气,我镇静下来了,举起那只小手,向裁判示意准备好了。这船就载着我的希望,载着老师、同学对我的希望,慢慢地驶去。

成绩公布下来了,我不负众望地获得一等奖,但那两次掌声至今却还没被淹没,它将永存于我的心中,伴随着我的成长、伴随着我的一生……

 

[点评]

这两篇学生考场作文都得了高分。《小楼》一文写了故乡楼上一位女孩弹琴为明天祈祷的故事,给了远离家乡的小作者以无限的温情和鼓舞。文章内容自始至终与“楼”相关,却又表现的是“楼”外的情思,既切合话题,又自由发挥。而且题目、语言都很美。《当掌声……》一篇,以两次“掌声”贯串全篇,表达了“学生的成长是需要掌声的”的主题,构思巧妙,因是初二学生的文章,内容还可以更充实一些。

 

[美文管窥]

鹤群翔空

[日本]江口涣一

                                             

    不久,南侧境蜒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第一阵鹤群已映入眼帘。

    飞机的编队,一般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

    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位立的稻田上空时,引颈仰望,大小如白雪,体形已可看清,无疑这就是鹤。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白顶鹤,大约有一

百只。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

    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逐渐接近雁回山。

    当鹤群最后飞临峰峦山巅的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右端的大鹤,“哦——哦——”长鸣两三次,啼声悠扬,响彻太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调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旋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翔;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绔丽,美不可言。

    就在此时,一只大苍鹰,由雁回山的山阴处展开双翅,奋力滑行飞出。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哦——哦——哦——”的啼鸣声。鹤群发现可怕的苍鹰便互相报警,彼此关照。

    苍鹰飞到鹤群上空时,疾速翻身,飓地一声,飞箭似的冲进鹤群的圆形队伍之中。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即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处混乱。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扑打着翅膀,落向下方。于是其它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的彼方。

    苍鹰消逝很久之后,鹤群仍然零乱飞舞,担心地啼叫,直到弄清苍鹰不会再来袭击,才放下心来,恢复了圆形队,向高空升去。

    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不久,一只鹤慢慢地落后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

    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已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几次缓慢地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列,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方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像为伙伴加油打气。然而无济于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它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待伤鹤归队后,一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成圆形队,向高空上升。一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政。空气清澈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调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风驰电掣般地一路向北飞去。

              《节选自(世界名家散文经典鹤)

 

《鹤群翔空》赏析

 

    作者通过对鹤群在迁徙中遭遇苍鹰并与之搏斗的场面,为救助受伤的伙伴而单翅飞行的细节,寓意深远地表现了鹤群的团队精神。在写作手法上有三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寄情于事,以鹤寓人。文章以鹤群为载体,通篇没有明说人应该如何如何,却巧妙地通过鹤群的色彩声音、队形变幻的描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人应该具备的某一种精神。试想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不像迁徙的鹤群一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苍鹰”,只要我们能像鹤群一样不逃避,而是勇敢地与之搏斗,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凶悍的“苍鹰”也能战胜。

    二、主题集中,不蔓不枝。文章由远而近地以苍穹深处浮现出清淅可辨的小芝麻点切入,引出了鹤群的队形,优美的姿态,灰白的色彩,高亢的声音;以大鹤的报警、队形的变化、仓促的慌乱、最后的胜利引出苍鹰的凶猛;以鹤群与苍鹰的长空搏斗,凶悍的鹰不得不放开捕获的鹤冲出包围,两只鹤以两侧架住受伤的伙伴,单翅一路飞去的胜利,绘声绘声地凸现了鹤群的团结战斗,互相扶持的团队精神。

    三、语言洗练,准确传神。像“蜿蜒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了一排清淅可辨的小芝麻点”,“长颈伸向前方,双脚笔直地向后挺伸”,“悠悠的飞翔姿态,美得无以言喻”,“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拍打双翅向下落去”,“阳光下,鹤群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零乱地飞舞,担心地啼叫”,“恢复了有如蚊行拉长的螺旋队形,静静地向远处飞去”等形神毕肖,情景互彰的文字,表现了作者观察事物的细心入微,丰富的联想与准确的比喻,及其驾驭语言文字的艺术功力。(谢晨)

 


最后更新[2004-1-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