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外初中部老师应邀在《深圳晚报》开专栏
最近,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谢海华老师应《深圳晚报》“新闻廊桥”版刘敬涛编辑邀请,在周五出版的“新闻廊桥”版开设“我发现”栏目,发表纠错文章,针对新近出版的《晚报》文字表达,做规范化、纯洁化的工作。
目前,社会上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写错别字的现象相当严重;滥用文言,滥用方言,生造词语,文理不通等现象屡见不鲜;报刊、书籍差错率高,已成为新闻出版物质量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广播、电影、电视及其他音像出版物中的误读误写几乎成为通病。做好语言文字工作对加速我国文化、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和国际交流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罗外初中部的一名普通语文老师,谢海华老师这样说:“学生的习作中,错别字、病句等不规范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荒唐,这跟整个社会的风气有很大关系。我利用一点工作之外的时间,做这些纠错的工作,只想给学生一个引导:作为一名中国人,讲好中国话、写好中国文,是一件很重要的,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事情。”(罗外初中部语文组供稿)
专栏(一):我发现
11月9日《深圳晚报》B9“新闻廊桥”版
8月5日18版 《你没团购过,说明你老土》
看半天才明白,原来标题是句中女主角的话,那么应当加上引号。即便如此,这样一个碍眼的标题,这样的说法是会得罪相当部分读者的。
8月9日A32版《23:30开幕式点火》
奥运会开幕式点过火吗?北京奥运会的新举措?看了正文,原来奥运会八点开幕,23点30分点燃奥运火炬——这可以简称“23:30开幕式点火”?
8月13日 A03版,《入伙两年多,不见房产证》
小标题“律师:纠纷的后果不能转嫁给小业主”中“小业主”到底何意?房屋面积多小就得屈居为“小业主”?业主家里的小孩子叫做“小业主”?我理解,这实际上是“小区业主”或“业主”,把他们说成“小业主”,不妥。照此缩略,“北京奥运”是否要简称“北奥运”?
8月18日头版 《老外放诱饵 售假人上钩》A05版《老外当卧底 售假窝被端》
一篇新闻,头版一个标题,正文一个标题,我觉得还是后一个标题说得更明白。
8月20日A15版,《晚节不保》“第二节开始,中国队了;连拿6分翻超”
不仅“;”多余,还有“了”和“连拿”颠倒。“翻超”应是“反超”。一句话三个错误。
8月27日A08版 《社区电池回收盒成摆设?》的引题《看似装在盒内,仍与其他垃圾混运》
根据新闻内容,电池确实是放在回收盒里的,因无人回收,清洁工将它们当普通生活垃圾清理掉。 那么,就不是“看似”,而是“确实”;“看似”和“仍”不能搭配。
8月28日B16版 《下周鸣金》“征文活动将在8月底结束”,“目前,距离活动结束还有7天”。当天是28日,说活动将在月底结束,又说离结束还有7天。照此推理,活动将在“8月35日”结束。
8月29日A32版 图片《一抹罗“莎”》
图片上很明显,莎拉波娃女士正脱下一件纱衣。“一抹”用来形容条状物,例如“一抹亮色”。一件衣服不能说一“抹”衣服吧?图片说明“莎拉波娃女士一下子抹下她的莎衣”,一般不这么说话。
8月31日A28版 《九成银行卡“休眠”的是是非非》
其中提到的“银行卡”绝大部分实际上应该是 “信用卡”。“银行卡”除了信用卡,还有“借记卡”等,应当区别开来。
9月6日A10版 《怪龟现身》
“蛇鳄龟又名大鳄鱼龟、肉龟……生性凶悍,会主动攻击人。”
生性凶悍的乌龟会名叫“肉龟”?很明显,漏了“食”字,应当是“食肉龟”。谢海华
专栏(二):我发现
11月9日《深圳晚报》B9“新闻廊桥”版
9月21日A27版《“口服液”变身“口服溶液”》:
“口服溶液”在概念界定、制作工艺和技术检测指标上都有质的区别。 “口服溶液”和什么有质的区别?很明显,句子前面漏掉了“和‘口服液’相比较”。
10月2日,13版《砍掉中方教练组》:
“但是显然已经在球迷合媒体中占据了主动”句。很明显,“合”应该是“和”。
10月2日,16版 《〈梅兰芳〉剧组吊灯倒塌》:
“吊灯”只会坠落或者掉落,断然不会“倒塌”的,除非这盏灯装在墙上还勉强可以;不过那就不叫“吊灯”而叫“壁灯”了。“离发生地只有一米之远”,“发生地”是什么意思?应该说“掉落处”更准确些吧?后文“指挥大家先把吊车稳定”更令人摸不着头脑——吊车倒塌啦?题目不是说吊灯么?“要求提高安全措施”典型的搭配不当病句——“提高措施”无法理解。
10月4日,07版标题:
各景点路段未发生
一起人车擦撞事故
这样断句的结果是:前半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后半句误解为发生了一起事故。从版面效果看,标题字号很大,上面是引题,右边是图片,下面更是一张大图片。挤得很。完全可以缩小字号,改成:
各景点路段
未发生一起人车擦撞事故
10月13日,A15版 《信用卡不激活就不收年费?》:
“当初说的好好的”——“好好的”是对“说”补充说明,是补语,“说”字后面应该用“得”。
10月18日,A02版《移动通信20年巡展即刻绽放》:
“将原是通讯方式复员”应该是“将原始通讯方式复原”,一句话错了两个词。
“模拟通讯时代是人类生活第一次面临巨大改变的时代”,这句话不通。自远古人类出现以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巨大改变,怎么模拟通讯时代是“第一次”巨大改变?再者,“面临巨大改变的时代”意思是“一整个模拟通讯时代”都在“面临”巨大改变,这恐怕太可笑了。应该这样说:“模拟通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通讯方式产生了巨大改变”;或者这样表达:“模拟通讯,使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改变。”
“在这一部分展览中,将展出和该市通讯历史有着相关的实物和图片。”“该市”是哪个市?往前一段回找了五行文字才找到“广州”,这是否太远了?不如直言“广州”。这句话也是病句,属于句式杂糅,应该删去其中的 “有着”。
小标题“在数字通讯:一个通讯世界的到来”,根据其他三个小标题,可知“在”字是多余的;不仅如此,“在”字的存在,让该标题成了一个病句。
10月20日,A06版 《消毒餐具该谁 “埋单”》:
“而是这笔钱不该不该由你来支付”句,“不该不该”的第一个“不”应删去。“你有没有必要做冤大头”十分可笑:难道还有有必要做冤大头的可能?“具体他们可派业务员上门洽谈”句,“具体”后面漏了“事宜”。 谢海华
专栏(三):我发现:感谢所有纠错读者
11月23日《深圳晚报》B8“新闻廊桥”版
10月3日晚报A06版《往返大梅沙竟要七小时》第二栏11行最后“赛车”应是“塞车”。
10月4日的深圳晚报A06版《大风大浪漂流6个小时终获救》里面关于时间的描述有两处错误:第一句“8许”应为“8时许”,第二栏第六行“8时左右”应为“18时左右”。两处关于时间的描述,一个采用12小时制,一个采用24小时制,也不统一。
10月21日A24版,写到“马六”车队在高速路上夹击路虎一事,其实是“马六”夹击“悍马”,不是‘路虎’。A23版文章说,从深圳自驾到德天,路程25720公里,深圳到德天有这么远的距离?2万多公里花了770元的汽油钱,平均一公里3分钱,太夸张了。
10月22日 A18版 《2亿元人民币发射完价值即被耗尽》“已执行第100多次发射任务的长3甲火箭”的说法有语法错误。
10月22日A18版关于“嫦娥一号”的报道有近五处错误,如在20公里的高度内不可能完全脱离大气层, 地球与大气层的距离有110公里。另升空的时间好像不是 “明天”,而是“后天下午6点过5分”。
10月24日A24版“发射时间:提前了1年”,文中“‘嫦娥’探月工程2004年1月23日立项到今天发射,共走过2270天”也错得离谱。 谢海华
专栏(四):我发现:感谢所有纠错读者
11月30日《深圳晚报》B8“新闻廊桥”版
10月21日
06版《2分钟扣了30元话费》:
有一次她回拨时听到电话里语音提示:“欢迎进入交友中心……”,她气愤地挂断了电话。——其中逗号多余。
她还提醒,“客户如果发现……就挂。”——逗号应该是冒号。
这两个办法都可以查出该号码来自何方?——问号应该是句号。
07版《管理员赤手空拳勇擒持刀歹徒》:
公交车的站台传来一女子在喊“抢劫”。——“一女子在喊‘抢劫’”是一个画面,画面是不能“传来”的,属于搭配错误。应改为:公交车的站台传来一女声在喊“抢劫”。
10月24日
A10版《药品食品混区销售查!》:
题目意思不通,应在“销售”后面加上一个逗号。
10月30日
A24版《火箭15人出列》:
而且火箭为了换到这名新秀大前付给超音速将近100万美元。——“大前”后面漏了个“锋”字。
11月5日
A14版《一字超百万》:
引题“王羲之(唐摹本)《妹至帖》亮相”以及文中“王羲之(唐朝摹本)《妹至帖》”句的括号用法错误。括号在此的作用是它里面的内容解释它前面的词语,因此,“(唐摹本)”、“(唐朝摹本)”都应该放在“《妹至帖》”后面。
“精彩的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引人注目。”——属概念不清。有些珠宝、名表也是艺术。
“而书法大家王羲之(唐朝摹本)《妹至帖》正是当中巅峰之作。”——“巅峰之作”用法错误。“巅峰之作”意思是一个人的诸多作品中水平最高的一部。文中意思变成“亚洲艺术、珠宝和名表都是王羲之的作品”。应改为:“而当中《妹至帖》(唐朝摹本)是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巅峰之作。”
《妹至帖》总共17字。——根据这句话,那么所配图片有误:图中的书法帖子显然不止17个字。
A15版《这一天是“YY日”》:
题目不妥。“YY”在网络语言中别有意思;“日”在中文也别有相关含义。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容易造成可笑的媚俗效果。“姚明和易建联同时爆发”这个意思完全可用其他表达法,比如,《这一天,双“Y”耀眼》。
另外,文章报道的是易建联和姚明之事,所配大图片却是另外一队队员霍华德爆扣——关他什么事?
11月6日
A04版《悬赏寻失物 赏金怎么拿?》:
物权法不可能规定的十分全面。——“的”应为“得”。
A23版《关于深足保级的三种解读》:
深圳上请饮队。—— “请”应为“清”。把赞助商名字写错了,人家要上火了;幸好他们自己有凉茶。
11月8日
A09版《这一年,我们关注民生》:
在这个笔尖上媒体的责任岂止是跃然纸上,有点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跃然纸上”意思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此处用词错误,可改为“沉重”。“有点”前面也当加上“简直”。
背后有着一种简单的媒体责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压力并欣慰。——“简单”用词不当,应改为“朴素”;“压力并欣慰”改为“虽承受压力但倍感欣慰”更妥当。
安静的等待着捐款早日到来。——“的”应为“地”。
当郭台铭在……的时候,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因为生命的脆弱只是在善款面前的挣扎。——“也”字多余,宜删去。“生命的脆弱只是在善款面前的挣扎”意思含混不清、莫名其妙。
这次捐助最终成为本报捐助史上单项活动的一场最多的捐助。——用词错误、语序不当外加嗦。应改为:这笔捐款最终成为本报单项捐助活动中最多的一笔。
那些关注着这63个小朋友的读者也和我们一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在现场的读者们真的和你们一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要么是该作者想像力十分丰富,要么是该作者和那些读者有心灵感应。
《触目惊心的“计点”》:
以引用“计点”数字的办法进行陈述。——“办法”应改为“方式”。 谢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