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名师频道 > 钱冰山频道
文章标题: 《冰山:《蝶恋花》设计》
   作者:原创:冰山   阅读次数:334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冰山:《蝶恋花》设计

柳永《蝶恋花》教学设计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说明:在学校迎接全国示范性高中和教学水平评估的“双评”活动中,本人很荣幸被备课组、学科组和学校推荐为接待专家听课的人之一。在众多的接待课中,本人的课堂又荣幸地被专家抽中。为此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如下设计。课后,听课专家对这节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现呈献给诸位同仁,望赐教。随后将附教学实录。 

 

教学步骤

 

一、朗读

诵读

听朗读

背诵

有感情朗读

二、分析

1、  用口语翻译

2、  出示投影纠正错误

3、  分析内容以及情感

A、“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为什么?

此句可断句为:“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意思就明了了。

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另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都是月亮惹的祸。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我也走。

B、“草色烟光残照里勾勒了怎样的图景?

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试将“残”字更换为其他字,其表意效果如何?

残乃破败也,乃剩余也,乃缺也。而缺乃别离所致也。别离则愁绪暗生也。景语皆情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草色烟光之景并非凄美之景,甚至是美景。然而一切因残照而迷离、淡雅、凄美。

C、 无言谁会凭阑意真的无言吗?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此无言是无人诉说的悲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无言是无法言说的痛楚。

爱你在心口难开,此无言是爱的娇羞之美。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此无言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美

洛阳亲友若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此无言是尽在不言中的知己之情感美。

诗人独自凭栏、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伤感。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万千情愫,万千言语,却孤独落寞又寂寥。

D、宋词中为何多有凭栏之状?

唐诗中多有“杨柳”。是别离的意象

宋词中“凭栏”也是 意象,具体如下:

凭栏怀古

王安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凭栏怀人

柳永《蝶恋花》中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欧阳修《踏莎行》中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

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凭栏思乡

范仲淹《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凭栏观景

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中有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抒发壮志  多半是壮志未酬壮志难酬

岳飞《满江红》头两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辛弃疾《水龙吟》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E拟把疏狂图一醉句更改为“也把疏狂图一醉”,行不行?

“拟”是诗人的打算,是寂寞难耐而又无法排遣的苦衷。李清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惟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这许多愁。”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柳永“今宵酒醒何处。”范仲淹“酒入惆怅化作相思泪。”都是这个意思。

写他如何苦中求乐。,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 。词人说得很清楚 ,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F、结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词眼,虽然历来为人们称颂,但有人说与整首词情调并不一致。你认为呢?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拟把疏狂图一醉,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春愁如影随形,醒也是愁,醉也是愁,难道真的摆脱不了吗。当然摆脱不了,但也不完全摆脱不了。是诗人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读到是人生之三大境界之一。我们读到是对爱情的坚贞。还能读到什么呢?

 

执着于宦海(谨供参考)(简介生平)

 

柳永 出身官宦书香世家。宋真宗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有句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三、品味

用优美的散文重构这首词

春天里的那个背影

 

     无垠的原野,风儿在轻轻地飘摇,拂过弥漫淡雅草色清香的旷野,沉醉在最后一抹余辉中,仿佛沉醉了千年不醒。高楼上那个远眺的 人,双眼溢满了忧愁,轻轻的 叹息从心底划过,滑落在这迷蒙的原野。心似飘落的风筝,带着沉重的叹息,向记忆的深处坠落,坠落。一切也仿佛冰封在梦里,只有回忆,只有回忆,只有无穷无尽的回忆陪伴着沉醉而孤独的远眺者。可是有谁能够明白,有谁能够知晓?远眺者倔强地这样想,我又需要谁人知晓呢?因为这残照,这烟光实在是沉默,沉默却是离别的笙箫。远眺者步下这高楼,飘飘忽忽,仿佛被抽空了灵魂 。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化作这最后一抹余辉,融在落日里,照亮这草色样清冷的 春天,让那个梦里依稀清晰的 人儿能够温暖,能够安睡。无法排解的忧愁,怎么就像这漫天的 黑夜呢,遮蔽了 望眼,遮蔽了心灵。喝吧,喝吧,可是却不知道这酒醉的滋味,难道灵魂真的 被风干了 ,真的 被抽空了。那又怎么样呢,抽空吧,风干吧,我不在乎。远眺者迈进这夜色中,脚步踉跄,口中喃喃自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四、研讨

结合歌词《涛声依旧 》对诗歌《枫桥夜泊》的创造性改编,试将这首词改编为一首歌词。

 

改编范例

 

细雨微风凭栏

思绪如水蔓延

伊人独立窗前

淡妆浓抹容颜

远去的油纸伞

锁住深情的双眼

画中私语的浮萍

芬芳谁的诗篇

别再轻叹夕阳又送走远山

断桥虽断忠贞的爱依然在人间

鸿雁飞来升起心帆

吻皱西湖的思念

醉我一千年

鸿雁飞来升起心帆

吻皱西湖的思念

醉我一千年 

   

 

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07122193026910
最后更新[2008-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