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回归语文课堂
一
华夏原本是诗的始祖,中国原本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汉赋,从唐诗到宋词,从百家姓到三字经,从屈原的《离骚》到郭沫若的《女神》,从鲁迅的《无题》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诗歌代表着中华文化的魂灵。
生活是虚化了的诗:蓝天是一首辽阔深远的诗,大地是一首潇洒浪漫的诗,高山是一首沉默厚重的诗,大海是一首汹涌滂湃的诗;诗是虚化了的生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
校园原本是诗的天堂,课堂原本是诗的家园:古老的语文教育,几乎就是诗的教育,传统的语文教学,几乎就是诗的教学;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诗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文字原本是诗的载体,诗原本是语文的圣灵;老师原本是诗的悟者,学生原本是诗的精灵。
语言是诗的基础,诗是语言的精髓。没有诗的国家如蛮荒的原野,没有诗的家庭是愚氓的场所;没有诗的校园如杂芜的庭院,没有诗的课堂如死寂的池塘。不懂诗的语文老师不是好语文老师,不爱诗的学生不是最好的学生。
三
然而,泱泱诗的国度,有一天,诗却死了……诗的天堂里不见了诗的踪影,诗的家园里听不到诗的吟诵;诗从校园里被赶走了,从课堂上被赶走了,从语文老师的教案里被赶走了,从学生的课本里被赶走了,从语文的试卷里被赶走了……
天空里没有了诗,阳光就失去了温暖,月光就失去了朦胧,星光就失去了璀璨,白云就失去了飘逸;大地上没有了诗,高山就失去了雄伟,田野就失去了浪漫;大海就失去了壮阔,江河就失去了奔腾;花儿就失去了娇艳,绿草就失去了鲜嫩;校园里没有了诗,操场就失去了欢乐,柳下就失去了浪漫;语文课堂没有了诗,文字就变得僵硬,语言就变得枯燥,思维就变得迟钝,思想就变得僵化。
四
在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眼里,一棵参天的大树是一首诗,一片小小的叶子也是一首诗;一江碧绿的春水是一首诗,一条清澈的小溪也是一首诗;一棵嫩绿的小草是一首诗,一滴晶莹的露水也是一首诗,而这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少年本身就是一首首诗……
五
让诗回归吧!没有诗,就没有语文教育,没有诗,就没有语文课堂。让诗回归吧!缺乏诗,就缺乏幻想,缺乏诗,就缺乏想象。
让诗歌回归语文课堂,让诗歌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和李白一起感受明月故乡,让学生和杜甫一起体验茅屋秋风;让学生和苏轼一起射杀西北天狼,让学生和李清照一起沉醉西亭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