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走偏锋,棍打七寸
—深圳选手代正洪获省高中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
余克俭
12月26日,历时四天的“广东省新课程课堂教学优秀课展示研讨会”圆满闭幕。代正洪,来自罗湖外语学校,代表深圳参赛,荣获一等奖。
836个自送课例,55个地市推荐课例,总计891个新课程课堂教学优秀课例的文本,摆在面前,数量多,质量高,范围广,样式新,变化大。省教研室王土荣老师组织专家经过几轮认真筛选,忍痛割爱,最终精选出14节优秀课例,由呈交课例的老师现场执教,借班上课。是展示,也是比赛。
深圳选手代正洪,凭借在全市高中语文教学大赛中执教的《我看英雄》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实录,得以入围,与各路高手逐鹿羊城。
在这次全省竞赛中,我市选送的高中作文讲评课是唯一的一节老师指导学生现场修改学生作文、使之升格的课例。在市级比赛中,老师指导学生修改的是他们自己所写的文章,其熟悉程度,其热衷态度,自不待言。到省里比赛,借广州大学附中的学生上课,仍然被要求展示《我看英雄》作文讲评课例。足见省教研室王土荣老师对作文讲评课课例的青眼有加,足见市教研员程老师在市级选拔中选题的新颖独到。
“剑走偏锋”,是指不避偏,不畏难。讲课之前,在选题上我市就先得一分。程老师在市级比赛中的设题一度曾被戏言是“形式刁钻,为难选手”,但现在从结果反观过程,顿悟这正是程老师大智慧之所在。没有选题的独到,课例就可能难以入围;失去参赛资格,获奖就无从谈起。全省21个地市选送的55篇经过层层选拔出的优秀课例,到省里最终只有10篇入围,进入总决赛,罗湖能荣列其中,程教授功高至伟。
说选题“剑走偏锋”,是从省级专家的角度,因为作文讲评课难讲,没人讲,所以“偏”。说“棍打七寸”,是从程老师的角度,从我们自己的角度。深圳的竞赛作文、应试作文,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一线老师一直以来在作文讲评上花的心思,做的功课,难于细说。因为,作文是重点,是关键。不想做,得做;不好做,也得做。管你喜欢不喜欢,都得做。而作文的语言,又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代正洪老师无可选择地选择了作文讲评课,在有多种选择的选择中选择了“用陌生化技巧升格作文语言”。于是,他代表深圳,把深圳老师在作文教学上的付出,浓缩在45分钟里,为深圳赢得了荣誉。
王土荣老师在总评时这样评价:
“深圳的代正洪老师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鲜活的教学资源,这种引导比任何教条都要有效。”王老师激动得有理,学生作文语言的大面积提高是个巨大的难题,面对这块“硬骨头”,现在有老师把学生“领进门,牵一手,送一程”。看着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高高兴兴地展示自己的”成果”;看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理论由生硬变成了活泛,由空洞变成了实在;看着老师创造性地践行着自己的主张;看着老师还能自信地展示融入了自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鲜活的教学资源,他怎能不喜不自禁呢?看着现场的老师踊跃地围着拷课件,热烈交流,对课改倾注了满腔热情,领着、扶着、拉着、推着老师一点一点进步的王老师,怎能不激动的高八度呢?王老师激动得有理。
程教授在电话里得知获奖的消息后,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也许,早在教授的意料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