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有高堂,繄我独无!
——读少堂《迎老父老母》
姜国廷(青岛)
少堂先生侠骨柔肠,舐犊情深,见于《给女儿的信》;孝情可掬,验之《迎老父老母》。
为人父母,爱子女,有人性也有天性,天性多于人性,唯其如此,爱子女容易,高尔基说,母鸡都知道爱孩子。在这一点上,人的境界本已不如动物,动物爱孩子纯粹是自然生存法则赋予的天性,为了种族的延续,所以是完全彻底的无私;而人,还多少有一点“养儿防老”的投资心理。所以,那些大难当头,扔了孩子只顾自己的人禽兽不如。为人子女孝敬父母则大不相同,人性多,天性少,基于人的社会属性,当然属于更高的层次,也就更难一些。动物中,只有乌鸦等极个别的雏鸟有反哺习性,其他绝大多数后代是只知爱孩子而不回报父母的。所以,生为人子,如果也是这样,那他就只有动物性而缺少人性了。古今中外,各个民族不孝的比不慈的人多得多。孝敬父母,在理性上,一般人都会认可,但在实际行动上,绝大多数人包括笔者在内,孝敬父母远不如心疼孩子强烈、迫切。至于那些只知疼孩子不尽养亲义务的人,自己到了老年子女不孝顺,那是自己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不孝的种子,也实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少堂先生把《迎老父老母》放到网上,肯定会有人讥之为作秀:孝养父母是做人的底线,孝不孝是你自己的事,有什么好宣扬的?但是,在我看来少堂绝不至于如此浅薄。他是个比较透明的人,也是个率性而为的人,自己想做就做了,管别人怎么议论。这里也不能说没有“立此存照,切望监督”的用心。少堂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以自警,除了有一点少堂式的幽默,更多的还是表明少堂先生做人的彻底,不给自己留言行不一的借口。
少堂对双亲健康长寿的无比珍重很使我感动。真羡慕少堂享有的天伦之乐,老人运气好,少堂运气好。人都只有一次生命,现在条件好,让老人晚年尽可能快乐幸福吧!同时也引起我的伤心事,我就没有少堂这样好的运气了,38年前我的双亲差一个半月先后归去,成了我终生的伤痛和遗憾!
对了,作为老朋友,少堂,我不揣冒昧对你要为二老做的10条提点修订建议:第七条对老人来说并不重要,你的心思可以理解,但不会给老人增加多少快乐,他们不看重这个,莫不如陪老爹洗澡或给二老洗洗脚,剪剪指甲,到医院做做体检。您以为如何?
请代我祝叔婶大人寿比南山!
老年朋友 姜国廷
20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