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八年级新教材下册教案●第27课 岳阳楼记》
出处:李伦琰 编辑      阅读次数:302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八年级新教材下册教案●第27课 岳阳楼记

27、岳阳楼记  教案  
教学目的:
1
、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2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主旨的特点。

3
、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中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然而、何无的用法。

2
、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主旨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写景抒情的写法。

2
、对比出旨的写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文章前两段。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的用法。

2
、掌握文章大意。

3
、理解作者是怎样写岳阳楼的景物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本文中心与结构。

1
、结构:

1段:从藤子京在岳州的政绩写到自己写作的缘由,十分简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情的经过。

2段:写岳阳楼风景集中在洞庭湖上,既壮观又富于变化,总领下文。

34段:写两种景象及迁客骚人由此产生的不同心情。

5段:引出全文主旨。

2
、中心:描绘了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所产生的不同感情,勉励朋友不要因客观环境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动摇自己的意志,要以忧国忧民为自己的职责,做到先天下……而乐

三、指导阅读第12段。

1
、第1段.

1)释词译句。

2)这一段写什么?

3)为什么开头点明时间?

4)为什么要从藤子京写起?

2
、第2段.

1)释词。

观,胜状,一,衔,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

3)找出本节中前后照应的句子,有承上启下的句子,并加以说明。

四、小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章第3——5段,结束全文。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文中的实词、虚词,掌握文章大意。

2
、掌握文章写景的特点。

3
、理解先天下……”的含义及对我们的教益。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新课学习。

1
、第34段.

1)释词。

若夫,薄,斯,满目萧然,景,鳞,一空。

2)文章34段合在一起写了什么内容?和上文有什么联系?

3)本文写景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细读这两段,说说作者为表现”“两种不同的感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特征的景物?又是怎样渲染气氛的?

4)这两段除了选择景物的渲染气氛都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这个相同点外,两段在结构上也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为情设景,缘景抒情,甚至前后两个抒情的表达方式也完全相同,试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把两个抒情句都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
、第5段.

1)释词。

嗟夫,尝,古仁人,或,许;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退,进,然则,微,斯,吾谁与归。

2)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感情不同在哪里?

3)古仁人有没有快乐的时候?

4)应当如何看待作者的见解?

5)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最后更新[2004-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