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社会主义学说多元历史》
     阅读次数:131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社会主义学说多元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学说多元演进的历史

 

 

 

 

徐觉哉 文 发布时间: 2008-01-03  来源:文摘报

 

  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是除科学社会主义以外,一些被称为或自称为社会主义的学说、理论。几十年来,我们把这些社会主义学说作为批判的对象而完全加以否定。

  社会主义作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政治思潮,早在490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形 形色色的方略,绘就了一幅幅派别林立的社会主义历史画卷。

 

 

  1.在乌托邦荒野上徘徊了三百多年的空想社会主义

  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城市平民和破产农民中产生了近代的无产阶级。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不仅身受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而且受到资本原始积累的残酷压榨。这样,还在资产阶级开始反对封建制度的时候,早期无产者同资产者的矛盾就逐步激化,从而出现了近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独立运动,并且相应地产生了作为其理论表现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用唯心主义、空想、形而上学的猜测,要求改善当时人们生活于其中的腐朽文化,其结果便展现出一幅幅富于理想的社会幻景。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反抗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象征、表现和先声

  2.在俄国土地上找到了自己根基和胚胎的农民社会主义

  农民社会主义是一种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初期,这一思潮在俄国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根基。

  在关于选择俄国改革道路的讨论中,出现了两派意见。西欧派认为,俄国在政治和社会制度方面均落后于西欧,因此俄国的前途有赖于迅速西欧化。而在斯拉夫派看来,俄国过去和未来的发展同欧洲其它国家几乎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因而毫无仿效之处。他们厌恶西欧工业制度,相信俄国能借农民村社的社会正义来免除这些弊端。

  斯拉夫派的思想直接促进了民粹主义运动的形成。他们认为农民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能,村社是社会主义的萌芽和基础,俄国在消灭农奴制度后,可以不依靠工人阶级而依靠农民,利用农民村社和劳动组合,跳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实际上,这是农民民主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一种思潮,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3.作为社会党国际意识形态的民主社会主义

  自1951年法兰克福成立大会后,民主社会主义成了社会党国际的官方意识形态。民主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是在古典改良主义基础上,糅杂进了各种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使之形成一种无原则的、多思潮的混合物,从而导致了民主社会主义概念的多元性、不确定性和调和性。就其实质而言,它仍不失为一种现代改良主义思潮,力图兼收并蓄这些学说来解决自己面临的种种问题。

  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中出现的一系列变化,促使各国社会民主党纷纷对意识形态作了一系列变革和调整,试图在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中间走第三条道路,使民主社会主义成为当今世界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4.开创瑞典民主社会化中间道路的职能社会主义

  20世纪30年代正值世界性经济危机的乌云弥漫之际,执政后的瑞典社民党主要采纳以凯恩斯主义为主、辅以新福利经济学的方针,制定了一揽子从摇篮到坟墓的消除失业和改善福利的政策。其中除了以国家干预的方式实施瑞典新政外,突出的是在福利政策上有质的突破,同时在理论上则着力论证普遍福利的社会主义性质。

  福利社会主义的推行,虽然较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扩大了他们的民主权利,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权力结构和阶级差别。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瑞典社民党理论家卡尔松系统地提出了职能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即瑞典中间道路的特征和主要内容,论证了用渐进的、和平的手段限制资本的权力,主张利用职能社会化的方式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内部进行改革。职能社会主义也成了西方社会主义理论派别中较为完备和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流派。

  5.走向世界绿色风暴的生态社会主义

  20世纪60年代末生态运动开始兴起,在西欧各国创建了全国性和地方性绿党。

  这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对现实的不满、怀疑工业化社会盲目增长的动机和意义、主张实行生态经济、反对核扩散、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和改变政治党派的作用、从理论上探索一种更合理的新社会制度。它虽然标榜中立,区别于传统的社会主义,但其主要批判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反人道和反自然的倾向,反映了以生态主义者为核心的各阶层群众对无法解决生态危机的资

  本主义社会丧失信心,转而寄希望于社会主义的愿望和要求。

  6.将社会主义与市场嫁接的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登场。波兰经济学家兰格提出的模式,可视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引进市场机制的最早理论尝试。尽管这一方案实际上并未脱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总体框架,而只是在某些方面使计划模拟市场,利用市场去替代中央计划无法测算的部分。但是,兰格巧妙地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微观经济学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计划和市场互斥论的框框,正式把市场范畴引入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中,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不可低估的。兰格模式对以后社会主义经济的探索者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在这个意义上,兰格可称为模拟市场社会主义的开拓者。(《北京日报》07.12.24

 

 


最后更新[2008-2-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