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刘天元:深一模23题出得妙!》
     阅读次数:227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刘天元:深一模23题出得妙!

从一道语言表达题看对语文学科人文性的渗透和把握

 

自2004年新课标实施以来,语文学科要求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已成共识。在刚刚结束的2008年深圳市高三年级(语文)第一次调研考试中,我们就看到有这样几道充分体现语文人文特点的试题。

 

原卷题号“23”,题意为:在解释“把”字的意义时,林语堂先生用的例句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而《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李格非教授用的例句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试问这两种举例谁优谁劣?为什么?这对你说话写文章的举例有什么启示?(6分)

 

这一小题,足足占了6分。在考后阅卷中,我恰好评阅此题。因此,获得几点阅卷体会。

 

第一,此题出得好,它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题目中所给的两个例句似乎无所谓对错,二者都简洁生动地解释了“把”这个介词的用法。可是,从人文的角度去看待,这两个例句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就相形见绌了。第二,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对语文的人文内涵如果把握得不好,对语文这一工具也不会使用得得心应手。从卷上看,凡是分不清两个例句优劣的考生,其组织语言的能力也相差甚远。譬如,有的考生答道,“两个人的例子都好,没有优劣之分,都很直白,一点就通,号召人民来体现革命精神。”不仅没有答出题意要求,连话都说得不得要领,说明了其语文水平在低下等级。而那些从人文角度回答此题的考生,其语言的光彩不言而喻。譬如,有的考生答道,“李优林劣。因为一个黑暗,一个光明;一个正面,一个负面;一个消沉,一个积极。即使举例子,也应将光明美好带给读者。启示:注重光明和美好,以积极的因素鼓舞人。”这位考生不仅准确地针对了三个采分点,而且其语言组织得具有层次感,语势流畅,语意贯通,较好地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与新课标遥相呼应,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对考生的要求指标也越来越人文化,且不说阅读类试题人文性所占比重之高,就是语言表达及客观性试题的人文指标也体现得相当充分。(深圳市高级中学皇御苑学校 刘天元)

 

 


最后更新[2008-3-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