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百家争鸣
文章标题: 《李清照“好色”谁蒙羞?》
     阅读次数:197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清照“好色”谁蒙羞?

李清照“好色”谁蒙羞?
 
   据《现代快报》4月1日报道 李清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中南大学教授杨雨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解秘李清照》中,却完全颠覆了人们心中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李清照形象。在这位美女教授的眼里,李清照虽然长得漂亮又有才,但也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好色。

   我一直搞不明白,如今这些穿着教授外套,打扮成学者模样的文化名人们都何等这般?若不拿着文化老祖的这点“私事”、“艳事”来炒作,好像他们就没法活下去了,都拿出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看家本领,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派繁荣景象啊。

   这几年,长眠地下的祖先们颇不安生,先有专家爆炒孔子是私生子、丧家犬,后有学者论证关羽并非英雄且生性好色、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乃婚外情所致,现在更有被称之为美女教授的杨雨也是语出惊人,将李氏婉约词与“遗情书”相提并论,难道古今无数“李迷”魂牵梦绕的,只是一个古装版“木子美”?

   确实,美女教授杨雨在论证李清照“好赌、好酒、好色”时旁征博引,显得有理有据,很能迷惑人。但是,她却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把文人的诗词当成了他们的生活实录或自传来解读。

   其实,古今中外诗人的话,往往是当不得真的,他们写小偷,未必自己就是“梁上君子”;写情人,未必自己就得有情人,就是有情人未必都是偷鸡摸狗之能事。倘若一名普通庶民如此看问题倒也罢了,问题是在一些所谓教授学者那里,竟然也得出如此幼稚可笑的结论,就让人颇为费解了。

   就李清照的诗词而言,其中固然有她生活的投影,却未必事事着实,因此,她的诗词或文章绝对不是她生活的实录。诗人的话虽不可以当真,可学者在做学问时却必须求真,杨雨教授若以李清照的诗文为证据,来证明其“好赌、好酒、好色”,“浮躁”或“缺乏常识”且不说,如此治学,未免也太不够严谨了吧。

   另外,笔者作为李清照的故里山东的一分子,听了这话也颇为不舒服。当然我们不是说杨雨就不能谈出自己的学术观点,问题是不能仅凭李清照的一些诗词里的描述,就得出李清照如此多的“劣行”来,杨雨凭借个人臆断就得出李清照如此“好赌、好酒、好色”,只能说明扬雨的浮躁心态之膨胀程度可见一斑。

   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笔者却愿意相信这些学者之所以得出如此“夺人眼球”的结论,并非故意“炒作”,而是由于学力或修养不够;或者,仅仅只是一种调侃的说法,读者何妨当作在听神鬼狐怪的故事,彼“姑妄言之”,我亦“姑妄听之”。

   然而,他们却明明一本正经地将这些不着边际的玩意儿当成严肃的学术问题来言说,因此,笔者不能不在此指出,这位美女教授在解读李清照时存在着学理上的错误。

   另外,古代那些文人雅士们的赌的概念也不同于今人的赌博一说,而只是当时的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即所谓“不为无益之事,何消有涯之生”——李之好酒亦当作如是观,不过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罢了,若以“劣行”视之,岂不大煞风景?至于“好色”,乃人之天性,李清照在词中的表现,并无可非议之处——杨雨教授若是接受不了,则不能不说,以她这种对“色”的认识,已足够给她一个“灭绝师太”的称号了。

   最后奉劝这些打着学术旗号的学界大嘴们,牢记张载先生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才是人文学者应该具备的情怀。

文/泉韵

上图:杨雨 下图:李清照

 
 
 
 
 
 
 
 
 
 

美女教授竟称李清照“好赌”又“好酒”

http://book.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2:01  新闻晨报

    一向严肃的学术界,近年来却传染上了八卦讲史的风气。诸如孔子是“丧家狗”、“诸葛亮是最虚伪的男人”、大诗人李白竟是个“蛊惑仔”等等,诸多颠覆性观点让人大跌眼镜。近日,又有一位名叫杨雨的中南大学教授,在新作《莫道不销魂———杨雨揭秘李清照》中,竟然抛出了更八卦的说法,认为长得漂亮又有才的李清照,其实有很多“劣行”,比如好赌、好酒。这位美女教授的观点一出,立刻引来无数争议。

  杨雨:李清照好赌贪酒

  说起“赌神”,很多人会想起港片,想起周润发。不过在杨雨眼里,电影中的“赌神”早在900多年前就存在了,这个“祖师爷”就是李清照。李清照专门写过一篇《打马图序》,介绍各种赌博方法。

  杨雨在书中介绍说,在李清照的《打马图序》中,一开始就教训人说:“你们赌博为啥就不能像我一样精通呢?”所谓“博者无他,争先术耳,故专者能之”也。随后,李清照在文章中列了20多种赌博游戏方式,其中最爱玩的是“打马”。据后人考证,“打马”就是麻将的前身。除了赌博,杨雨还举了很多例子证实李清照是“酒鬼”。据她考证,如今能读到的李清照的词大概有58首(含存疑之作),提到酒和喝酒的就有26首。她甚至引用了李清照那句最有名的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来证明她的好酒。

  专家观点

  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研究李清照的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的康震教授认为,说李清照喜欢赌博,其实未必就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赌徒"。因为在那个时代,"打马"并不是为了赢钱,完全是文人雅士在闲暇之余的一种娱乐方式。

  说李清照是"酒鬼",似乎更牵强。毕竟在宋代,喝酒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不管男词人、女词人都会饮酒赋词、咏物抒情,这同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现代意义的"酗酒"完全不同。

  康震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尽量把其放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下,客观评价,"难道几百年来的评价还不敌一家之言?"

  文人诗词非生活实录

  作家李辉认为,杨雨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即把文人的诗词当成了他们的生活实录或自传来解读。其实,诗人的话,往往是当不得真的。就李清照的诗词而言,其中固然有她生活的投影,却未必事事真实。杨雨教授若以李清照的诗文来证明其"好赌、好酒",且不说其浮躁或缺乏常识,如此治学太不够严谨了。

  向圣人吐口水者自掉身价

  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认为,八卦讲史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现在这股风气越演越烈,当然是让人很忧虑。套用王朔的话,"没有一点正经的了。"

  他认为,现在不少所谓的学者,把能骂的都骂了,谁越崇高就灭谁,这种做法很悲哀,也很可笑。一个民族应该有值得尊敬的人。每个民族都有伟人先贤,在法国,没有谁敢于向圣女贞德吐口水的,更何况像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呢?这是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虽然有人把李白说成是吃软饭的"蛊惑仔",但千百年来,他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样优美诗句的大诗人,这个形象是不能这样轻易被改变的。李清照同样也是如此。历史人物已经定格,不是谁说了什么就能改变的。一个民族如果心智足够成熟,就不会对这样的观点大惊小怪。那么,如此骇人听闻的观点也就没有了出炉的可能性。谁向圣人吐口水,谁就自掉身价。

(编辑:琪鹏)

 
 

最后更新[2008-4-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