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备考教案
文章标题: 《怎样巧妙拟题》
出处:qbs001 编辑      阅读次数:249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怎样巧妙拟题

怎样巧妙拟题

 

   (一)引用法

   1、引用诗句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表示对移植记忆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题西林壁》)

   2、引用流行歌词

    以“宽容”为话题——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

   3、引用名句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海燕》)

   以“友谊”为话题——《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同名小说 )

   4、引用影视广告

   以“诚信”为话题——《真诚到永远》(海尔电器广告语)

   以“亲情”为话题——《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氏咖啡广告语

   (二)化用法

   ①仿。《有多少_可以_来》仿《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让一部分人先 起来》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高三夜无眠》仿《西雅图夜无眠》

   ②改。 《不要唯“财”是举》 《名优产品,让民忧》

   《疑人要用,用人要疑》

   ③增减。

   增:《名师未必出高徒》 减:《人穷志()短》

   ④调换词序

   《众不敌寡》《弄斧何必到班门》

   (三)反常法

   以“竞争”为话题——《感谢你的敌人》、《珍惜你的痛苦》、《败了,多好》

   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往事并不如烟》

   以“素质教育”为话题——《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

   《三个臭皮匠怎敌诸葛亮》 《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四)符号法

   《网络:想说爱你不容易》   《学生上网:喜耶?忧耶?》。

   (五)悬念法

   1.“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

   2.“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

   3.“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

   4.“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

   5.“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

   (六)诗画法

   1.“生命”话题——《白云 夕阳  歌声》

   2.“乡情”话题——《那河  那船  那人》

   3.“足迹”话题——《红舞鞋  蓝精灵》

   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

   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

   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

   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

   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七)另类法

   “生活”话题——《网?网?!》

   “诚信”话题——《诚信!诚信?》

   “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

   “理想”话题——《梦开始的地方》

 

   以“诚信”话题和“心灵的选择”话题为例

   1、巧用修辞

   《诚信如水》(明喻) 《十字路口》(暗喻)《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拟用)《诚信何价》(设问)《拷问灵魂》(拟人)

   2、仿化名作

   《诚信无价》(电视剧《情义无价》) 《诚信飘流记》(小说《鲁宾逊漂流记》)

   3、佳句改装《人间诚信今犹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王冕《墨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4、移花接木

   《拍卖“诚信”》(借金融用语)《心灵的审判》(借司法用语)

  

   近五年高考优秀作文题

   (一)、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如:选择永恒(2002)/让爱做主(2002)/这是我的选择(2002)/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张开双臂,选择博爱(2002)/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换个角度会更美(2000)/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2000)/我拒绝记忆移植(199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2003年)/感情是帆,认知是船(2003年) /用理智探寻真理的曙光(2003年)

   (二)、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那两条鱼儿(2002)/在黎明前的抉择(2002)/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2002)/诚信古今说(2001)/寻找美的答案(2000) /理智与情感(2003年) /擦亮你智慧的眼(2003年) /爱的认知(2003年) /感性? 理性? 认知(2003年) /亲疏与正误(2003年)

   (三)、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

   如:倾听心灵的钟声(2002)/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与诚信同行(2001)/带着“诚信”上路(2001)/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2001)/人生也是一张答卷(2000)/生命的出口(2000)/戴着镣铐跳舞(2003年) /心灵的墙(2003年) /永不凋零的海(2003年)

   (四)、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

   如:生命的高度(2002)/心灵的颤动(2002)/心灵归属何方(2002)/雪化了以后是什么?(2000)/思想的芦苇(2003年) /灵魂的膜拜(2003年) /挑战“盲点” 2003年)

   (五)、表明故事基本内容或情节

   如:黄河需要诚信(2001)/伤心儿女(1999)/亲疏与正误(2003年) /与古圣贤的对话(2003年) /一场特殊的审判(2003年)

   (六)、故事新编,给人以新的感受

   如:孔雀东南飞(2002)/昭君的选择(2002)/东坡的选择(2002)/雨夜的选择(2002)//赤兔之死(2001)/爱因斯坦复活以后(1999) /孔明挥泪斩马谡(2003年)

   (七)、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说法出奇制胜

   如:选择牢笼(2002)/拷问灵魂(2002)/心在刃上选择(2002)/拍卖诚信(2001)/找回诚信(2001)/阳光很活泼(2000)//昨夜雨,今夜下(2003年) /父爱,苦酒(2003年) /光明的黑眼睛(2003年)

   (八)、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

   如:谏屈原书(2002)/一名律师的日记(2002)/“诚信”漂流记(2001)/

  

   拟题练习

   1、全国第一位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博士生张宗友就读南京大学时,觉得“自己已经23岁了,再要人资助是很丢脸的事”,他把社会捐助款一部分捐给家乡,一部分留给系里,还有一部分寄给西藏林芝地区一名贫寒的小学生。每月240元的津贴只够吃饭,他就通过课余当家教、作系计算机房管理员、到南大出版社校对、批阅自考试卷等方式勤工俭学。3年下来,他不仅拿到了学位,而且还资助了上高中的妹妹。他留校任教时带的72名学生普遍形成一种自立自强的观念,贫困生无一人辍学,就连一些家境好的学生也在打工,主要是希望得到锻炼。

   请以“贫困”为话题,来拟题目。

   示例:

   1 《敲响自强的钟》          2 《摇曳生活,坚定人生》

   3 《贫儿当自强》            4 《富有的贫困生》

   5 《穷且益坚》              6 《“贫”出一个未来》

   7 《感谢清贫》              8)《贫困之路非漫漫》

   9 《天降大任于贫者》        10 《贫困的反作用力》

   11 《贫困是首歌》           12 《我贫困,我美丽》

   13 《走在贫困的声音里》     14 《在贫瘠的土地上开花》

   15 《最贫是无志》           16 《丹青难写贫精神》

   17 《青山在,何以贫?》     18 《对贫困说:“不”?

   19 《我自横刀向贫笑》       20 《捐资?捐志》

  

   2、【题目设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借双慧眼看彩票

   1)继体育彩票发行之后,国内又发行了福利彩票。根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后还将发行教育彩票。彩票将成为一种产业(博彩业)。对于彩票,彩民们自有不同地感受和心态;休闲地“玩”出了乐趣,想发财的买上了“瘾”……

   2)根据媒体报道,校园彩民令人忧。有的中学生,幻想一夜成为富翁,沉溺“彩经”而无心学习。一位中学生这样向同伴描述中500万元大奖后的情景:先买车,再配一台电脑。记者问他:“中奖后还看书吗?”他回答说:“有了500万元,还读什么书啊!”

   请以上述两则材料为话题,谈谈你眼中的彩票现象。

   示例:

   记叙类:《彩票风波》《飞来横财》《500万的诱惑》《一场游戏一场梦》《都是彩票惹的祸》

   散文类:《彩票,爱你一万年》《彩票,恨你到永远》《面对诱惑》《彩票随想录》《假如我买彩票》

   杂文类:《彩票自述》《远离彩票》《又一种鸦片》《冷眼看彩票》


最后更新[2008-4-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