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赵敏: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出处:王白石推荐    作者:翠园初中部科学组 赵敏   阅读次数:254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赵敏: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谁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后感

 

最近在网上搜索全球畅销书,很多网友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一本书——《把信送给加西亚》,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称“这本书太可怕了,它把一切都说了”。 日本天皇下令:所有的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均须人手一册! Raymond Aaron(《心灵鸡汤》的共同作者,加拿大第一百万富翁教练和成功学培训师)则说:“这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追求卓越。优秀的人都是那些能够不顾一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用这本已经卖出去了上亿册的书来激励员工,并且将它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最优秀的150名客户”。

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我赶紧找到这本书,略翻阅一下,第一感觉是,这是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故事中的英雄,就是安德鲁.罗文,一个送信人。美西战争爆发时,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将军隐蔽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偏僻山林中,无法收到任何邮件和电报。而美国总统须要尽快得与他进行合作,情势紧急!罗文是年轻的美国陆军中尉,军事情报局向总统推荐了安德鲁.罗文。罗文中尉立即出发了——没有任何人随同前往。直到他秘密潜入古巴岛,那里的爱国者才给他派了几名当地的向导。在根本无法预知的恶劣环境下,义无返顾地冒着生命危险,或者用他自己谦虚而幽默的话来说,“只是遇到了一些障碍的困扰”,最后,终于把信送给了加西亚将军。故事简单得像一张白纸,却在近百年时间,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数次学习讨论的热潮。从1899年文章问世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致加西亚的信》的印数高达4千万册。创造了一个作家的有生之年一本图书销售量的历史记录。其后的80余年,该书被翻译成所有的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士兵、职员敬业守则的必读书。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到底包含什么魔力让全世界的广为流传呢?

在这个“送信”的传奇故事中,那位名叫罗文的英雄接到麦金莱总统的任务——给加西亚将军送一封决定战争命运的信,他没有任何推诿,而是以其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件“不可能的任务”。送信变成了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忠于职守,一种承诺,一种敬业、服从和荣誉的象征,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机构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今天,每一个机构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我想正是由于这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

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人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新世纪的“罗文”。2000621日,《圣彼得堡时报》刊登了一篇报道,讲述了布什家庭和这本书的不解之缘。当年布什在上任州长的第一天,就将这本书签名后送给了他的助手。“它悄悄地放在费兰克.布隆恩办公室的一张桌子上,布什在上面写了一句话:‘你是一个送信者。’”后来,布隆恩真的成为了布什政府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几个月来,政府办公室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被要求阅读这本书,并且要在一张特定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布什说:“我将这本书送给了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我正在寻找那些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并邀请他成为我们团队中的一员。正是这些无需他人监督就能主动完成任务的人改变了整个世界。”布什的外交官查斯汀.沙费说道:“我要求各部门的所有人员都要阅读这本书。‘不要被执行任务中出现的困难吓倒,勇敢而谨慎地完成任务’是我指导工作的一贯原则,我亦身体力行。所有的资深官员都须熟读这本书。”“有时候,我对我的官员说:‘我需要你去把信送给加西亚。’然后我就把任务交给他,而勿需多言。”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送信的使命,无数之人为此而奔忙不息,你曾否考虑让自己具备把信送给加西亚的这种精神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使命,只是由于精神意志的限制,使一部分人难以胜任。在工作中,他们善于推诿他人,但是当使命落到自己肩上时,却不知所措。

我敬佩的是那些不论上级领导在还是不在都会坚持工作的人。当你交给他一封致加西亚的信时,他会迅速地接受任务,不会问任何愚蠢的问题,更不会随手把信扔到水坑里,而是全力以赴地把信送到。每个城市、乡镇、村庄,以及每个办公室、商店、工厂,都需要他参与其中。世界呼唤这种人才——非常需要并且急需——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这些孜孜不倦将知识送给孩子的“送信人”。

我们科组里有一位勤奋而聪明的年轻教师,当别人抱着电视剧看的时候,他在默默地钻研电脑操作和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勤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物理系毕业的他阴差阳错在教电脑课,而他的电脑水平连一个小学生都不如,为了当好一个合格的电脑教师,他只有不停努力,这一钻不要紧,一钻钻成全校的电脑专家。同样是这一位年轻教师在投身教改教科学后,利用自已的电脑专长,义务为大家制作上课课件,令大家的工作量减少了不少,由于积累了大量课件,当区教研室评比课件时,他一下子拿出许多优秀精美的课件,马上成为全区闻名的课件专家。还是这一位年轻教师,每次有出题任务,不顾自己病弱的身体,勇于承担,为了出好一份题,下题海,研究了近百份各地市的中考题,终于积累了丰富的出题经验,在教研员来校调研时,对自己的命题思路侃侃而谈,令教研员大为惊叹,从此一跃成为罗湖区科学科教学教研骨干。我想这位年轻教师在成为“电脑专家”或是“教研骨干”之前,只是想踏踏实实干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这就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行为法则——互惠的交换: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

再说说我自己,我明知道在一些贫困山区缺乏教师,许多孩子渴望一些有文化的人将大千世界的精彩、日新月异的信息带给他们,而我也很想去帮助他们,但是由于对环境艰苦的畏惧,对家庭事务的牵挂,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绑住了想迈动的双腿。而且我想可能这不是适合我做的事,还有更多比我适合做的人,让他们去做吧。今天,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去了需要的地方,而我还留在原地顾虑重重。我们的民族和孩子在他们需要一个“送信者”的时候,我却把这个责任推给了别人。

很多的人都认为,书的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想告诉我们: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什么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这种人是在磨洋工。而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漫不经心、愚蠢和懒散,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这种人总是失败,遭到别人蔑视。虽然这些话听起来似乎有些严重,但道理确实如此。

到哪里能找到将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管理者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你是送信给加西亚的那个人吗?

          2008521


最后更新[2008-5-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