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沉甸甸的收获》
出处:王白石推荐    作者:深圳市罗芳小学 宋奔红   阅读次数:137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沉甸甸的收获

沉甸甸的收获

——赴香港学习考察活动感想

深圳市罗芳小学  宋奔红

2008529--30日,我有幸参加了罗湖区教研中心组织的赴香港学习考察活动。分别在香港的福建中学、秀明小学、劳工子弟中学三所学校参观学习。两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由于整个活动程序安排紧凑,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参观学校精心选择,仿佛在我的面前打开了一扇色彩缤纷的窗户,仍然可以清晰触摸香港教育的脉搏。尤为深刻的是:香港教育强调做人的态度、做人的本分、做人的原则。在沉甸甸的收获中,除了来自香港的学习感受,还有一起参与本次活动的教研中心梁主任、课改专干朱老师、各校同仁,和他们的交流也是一种快乐的分享,从中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的四点感受。

感受一:香港人对自己的教育是自信的,对教育的前景更是充满信心。

529上午,我们首先来到香港的福建中学,由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詹华军总干事为我们进行讲座。詹先生讲座的主题是:香港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实际探索。他从香港教育概要、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设计、教育改革的目标、成效等方面让我们对香港的教育有了一个感性的、初步的印象——全人教育理念贯穿教育的全程。香港的教育局,能对学校提出很多具体的办学目标,引导学校办学方向,让学校知道做什么,该怎么做是难能可贵的,例如教育措施概要中提到了学生为本——提高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甚至对家长的角色也有明确的规定。从詹先生的侃侃而谈中,不难感觉到,香港教育和内地教育的共性,将学会做人摆在首位(德育和公民教育),倡导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评价,重视课程的时代性和国际性,重视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纵观三所学校虽各具特色,但全人教育理念始终贯穿教育的全程:学校一切学习活动的安排、一切设施设备的配备都努力考虑为了所有孩子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三所学校都特别重视从德、智、体、群、美各方面去促进人的均衡发展,实现全人教育的目标。注重培育学生坚毅的精神和积极的人生观,注重培育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和修身立品的情操,注重培育学生适应和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推行“一人一体艺”政策,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发挥潜能。校长与教师、校长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作为同等重要的教育主体,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共同发展,课堂、班级、校园真正成了师生间提高生命质量的乐土。给人的感觉是,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已经从思想认识发展到了付之教育教学的行动中了。在两天的交流过程中,无论是詹华军总干事,还是三所学校的校长、主任、老师,在介绍香港教育时都透露着对香港教育现状的自豪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憧憬。香港人对自己的教育是自信的,对教育的前景更是充满信心,港人爱港溢于言表。

感受二:香港的学校不仅对每项工作认真管理,而且严格规范、细致周密。

香港人做事计划性很强,在学期初排定的计划都会不折不扣的去完成。没有足够的改变计划的理由,他们会坚持原有的计划去做。计划一旦确定,他们会安排非常详实的方案。本次接待方案也是把每一个步骤、活动内容、负责人员及电话、活动地点等安排得异常细致,清楚,一切按照计划执行。

我们所到的学校齐全的教学设备、布置人性化的功能室、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谦恭有礼的师生都会令人难忘。而尤为深刻的应该是秀明小学笑容可掬的卓爱华校长、干脆利落的李主任对学校发展的阐述。从她们的介绍中,从学校的资料中,我深深地为这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而油然而生敬意。明确的办学宗旨和学校愿景引领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朝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帮助学生充分发展潜能,打好终生学习和全人发展的根基;课程的设计与发展既有中长期的规划又有具体、清晰的年度主题、目标、策略和预期成果;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具体的施行范畴和细致的施行方法;学校自编的《生本写作》教材细致入微,操作性强;校本课程设置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化的需求,贴近社会生活,注意实用。

我还看到了三所学校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智慧性资源(教育者、被教育者、家长);知识性资源(教科书、图书馆与影视库、各类知识数据库);技术性资源(仪器、设备与教学工具、传播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因特网、数据处理及其它工具软件)等教育的可利用资源,并将之有效地整合,促进了平等、民主、合作、开放的教育环境的形成。其次各校多元化的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而且非常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失误,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信一生。

感受三:香港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和良好的师德修养令我钦佩不已。

走进校园,迎接我们的是热情的笑脸和一个个得体的、谦恭的姿势。他们对公众环境对领导、同伴、学生、来宾非常尊重,昭示着他们做人的基本原则。从校长、主任、教师都是那么彬彬有礼,随时准备着为你服务,因为你是客人。遇到疑问,便引领我们去解决。在和三位校长的接触中,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谦和、朴实、宽容、平和。他们视教师为合作伙伴,视教育为自己喜爱并为之奋斗的事业。在劳工子弟学校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齐忠森校长,抚摸着功能室的大桌子为大家介绍:“这些桌子已经有25年历史了,你看还保管得这么好。”朴实的话语让人油然而生敬意,顿时掌声四起。

我在参观学习中真切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热诚、平和知足、乐于奉献、举止得体及良好的精神气质。在香港,教师所承担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周课时量为26节—35节不等,几乎整天都在上课。备课、改作业要在晚上完成。他们工作压力大,节奏快,一个老师要任多课程的教学,但是做事态度非常认真,效率很高,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学校中看不到一个闲散人员,看不到一个工作量不足或不认真工作的人。他们习惯于在学校处理完所有当天要完成的事情,中午只有十几分钟或者只有几分钟的吃饭时间。在学校没有任何要求的情况下,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到很晚。当我们参观教师办公室,或是在走廊上碰到教师时,教师们都非常礼貌地问好,轻言细语,态度平和,表现出良好的修养。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劳工子弟中学的卢永良主任在与我们交流时,讲普通话还不如直接讲粤语,但无论沟通多么困难,都是非常用心地倾听大家的提问,甚至把问题记录在自己的手上,以便更好地进行解答,其专业精神让人发自内心地尊重。

香港教师将个人诚信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自觉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感。几十年来,香港的中学会考、高考试卷都是由阅卷教师带回家进行批改的,从来没有出现过营私舞弊的现象。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不能不惊叹与钦佩香港同仁的个人诚信度之高。香港的教师自觉遵守职业操守,为避免利益冲突,不会为自己的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在他们看来所作的一切都是“打好这份工”,学校不需通过评优评先来考核工作的业绩,也不会过于注重年龄外貌,用是否能上公开课来衡量教师的能力与素质的高低。

感受四:和谐优美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能感受到课室是个温暖的家。

我们参观的三所学校,安排得井井有条,充分了利用了每一个空间,和谐雅致,恰到好处,没有一点杂乱、拥挤的感觉。学校里的一切都很值得你细细品味。每个人、每种物、每个角落都透着祥和。感受最深的是学校班级环境的创设富有儿童成长的浓郁氛围。班级是家的延伸:灯光、色彩、座位、玩具、学具、书柜------,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亲切,让学生在关爱的环境中学习自然、放松,师生之间的关系回归到亲子关系,富有情趣。就如置身春天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的是都市人向往的宁静、和谐。如:电梯的内外门上,墙上都用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喷上去,这样即可以让人更方便的欣赏学生的作品,而且也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还有,他们教室的门口与窗户都装饰得很有个性,根据每个年级、每个班的特点去装饰。课室也是有很多东西,满而不乱,他们的理念是:让学生能感受到课室是个温暖的家。一切的环境都折射出学校里的每个人内心的愉快,每个人都实实在在做着主人,每个人都尽力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同时亦享受着尊重与体面。

香港学校注重细节。课室教师的教坛、抽屉非常整齐,一些打了包的物品还贴上了标签;天花上的电线管不仅一尘不染还有明确的标记。简单、整洁,再加上师生的文明,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校园。无论是来自切身的感受,还是聆听校长的介绍,抑或是翻阅带回来的资料,都让人感受到香港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细致的管理以及融融的人情味。看看墙角下为学生设计的伞架、看看阅览室外的还书箱、看看英语角陈列的每一张细小的卡片、再看看墙上张贴的“阅读策略指导”、还有课堂上教师的恬淡和学生的自如。一切都流淌着真、流露出细------

我想的最多的是:环境育人这句话。整洁、大方、温馨的学府塑造了儒雅温和、举止得体的香港学子。他们与我们的学生最大的不同是多了一份内敛与亲和,少了一份喧嚣与利气。学生给人的感觉是既活泼可爱,又温文尔雅,既没有大声喧哗,也没有追跑打闹。学生的言行与在社会上的言行一样,以不违犯公共秩序,不影响他人为原则,紧张而不失活泼,拥挤而不致无序。

短短两天之行,充分感受了港人务实进取的快节奏生活和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体制学校的办学风格。香港小学教育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良好的,特别是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贯彻、全人教育措施的落实、办学方式多元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研发、香港同仁投身教育的忘我精神,都使我受益良多我们应该学习的,不仅仅是港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港人的思维方式;我们看到不仅仅是表面的色彩纷呈,更重要是透析别人的精髓。我们在学习他人的同时还要和自己对比,学习他人并不是否定自己,而是为了要做最好的自己。最后,让我们立足实际,从我做起,在三尺讲台上用敬业爱岗,勤奋务实,精益求精一起演绎、诠释“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2008-6-2


最后更新[2008-6-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