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语文基础突破题(4)
二十八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希冀(jì) 靓(jìng)妆 暴戾恣睢(suī) 怅望低徊(huí)
B.熨(yù)帖 攒(zuán)射 舐(tián)犊情深 安土重(zhòng)迁
C.喷(fèn)薄 搀(chān)扶 诘(jí)屈聱牙 岿(guī)然不动
D.魅(mèi)惑 黏(zhān)液 色厉内荏(rěn) 心宽体胖(p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浏览 妥贴 张慌失措 九折臂而成医
B.通谍 翔实 迭宕起伏 不敢越雷池一步
C.厮杀 驰缓 蜂拥而入 业精于勤,荒于嬉
D.详和 鲠直 两全齐美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全球石油价格不断攀升,中国作为全球能源 大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是必要的。
②王芳学习基础较差,情绪一直低落,听了身残志坚的李刚的报告后,受到很大鼓舞,她决心 学习,积极上进。
③听王教授那富有哲理的讲话时,同学们往往先是一愣,接着猛然 ,不约而同地欢笑起来。
A.消费 发奋 醒悟 B.消费 发愤 醒悟
C.耗费 发奋 省悟 D.耗费 发愤 省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医学博士王祥学识渊博,他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
B.生活中的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休戚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为社会的发展作贡献。
C.现在这样乱糟糟地没有一个标准,南北口音不同,一个译者译成一个模样,随心所欲,教读者莫衷一是。
D.李军原来的学习基础虽然不好,但他凭着一股打破沙锅璺(wèn)到底的精神,刻苦钻研,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在年级已名列前茅。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B.建设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能够明显改善对热带气旋或台风登陆位置及强度预报的准确性,尤其对中小尺度的灾害性天气能进行有效监测。
C.通过模拟一氧化氮在人脑中信号传递机制,可以改进机器人“大脑”的设计,从而使机器变得更加“聪明”。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出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十九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血渍(zì) 讹(é)传 穿凿(zuó) 忖度(cǔn duó)
B.封诰(gào) 内帷(wěi) 自恃(shì) 惶悚(huáng sǒng)
C.模(mú)样 轻薄(bó) 戕(qiāng)害 盥漱(guàn shù)
D.孽(niè)障 勒(lēi)死 诨(hùn)名 纨绔(wán ku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和蔼 风华正茂 耸峙 民怨沸腾 B.连绵 言简意赅 描摹 焦燥不安
C.伎俩 礼尚往来 耽误 摧山坼地 D.梦魇 毛骨悚然 黯然 积毁销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 ,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②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 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③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 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④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 笔墨。
A.空白 偶尔 几乎 乱用 B.空缺 偶然 几乎 滥用
C.空白 偶尔 简直 滥用 D.空缺 偶然 简直 乱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因为缺乏位置感,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 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 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D.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人们都说老鼠是猫的天敌,但有些养尊处优的猫,早已把抓老鼠的本领忘得一干二 净了。
B.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发表了不少意见
C.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成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D.我国约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青年认为“诚实可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是做人的基本准绳。
三十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倩影(qiàn) 告罄(qìng) 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
B.框架(kuāng) 确凿(záo) 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g)
C.给予(gěi) 瘦削(xuē) 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
D.卓越(zhuó) 氛围(fēn) 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殒落 莫须有 夷为平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泽被 迷魂汤 璀灿夺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窥测 里程碑 言简意赅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回环 破天荒 欲扬先抑 明查秋毫,不见舆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 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 在 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 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 以致 只要/就 B.质疑/置疑 以至 只要/就
C.质疑/置疑 以致 只有/才 D.置疑/质疑 以至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听说我们学校最近有人事变动,主管教学的教务处主任将另有重用。相信这个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B.小姐,买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巨幅艺术照吧,将它挂在您的卧室里,一定会让你的卧室蓬荜生辉!
C.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不能理解我们公司的宗旨,那就请另寻高就吧。
D.他想通过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挣儿个钱,不料,被有关部门查出,不仅被没收了非法所得,他本人还进了拘留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B.今天的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三十一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鲜xiǎn 鲜有 鲜见 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B.数shǔ 数落 数说 数不胜数 数典忘祖
C.济jì 接济 济世 人才济济 假公济私
D.与yǔ 与其 赠与 与人为善 岁不我与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老奸巨猾 拭目以待 察言观色 蔚然成风
B.各行其是 水泄不通 无尚光荣 一见钟情
C.走投无路 生死抉择 战略布署 关怀备至
D.融会贯通 以身作则 貌和神离 穷形尽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美国直升机在伊拉克连连被击落, 这种直升机防御性能的弱点,这引起了美国军界的强烈不安。
(2)以往,在语文学习中,课文被视为精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却很少有 。
(3)伊朗处欧亚地震带,历史上就是一个地震频发国, 这次地震属浅源地震, 破坏性比较大。
A.凸现 置疑 因为/所以 B.突现 置疑 况且/因而
C.突现 质疑 因为/所以 D.凸现 质疑 况且/因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一些刚走上领导岗位的年轻人踌躇满志,以为该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B.“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再也不敢在课上乱讲话了。
C.韩小强的问题是有家庭和社会根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从小娇惯,长大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D.打横炮,窝里斗,内耗大,自损多,这是我国封建王朝发展迟缓的一个原因,前有车,后有辙,我们不可不吸取。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教育。
B.当今社会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化的短期行为,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地成长和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C.《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适应于中国同外国缔结的双边和多边协定及其他具有协定性质的文件。
D.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三十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玷污 沾染 服服帖帖 拈轻怕重 B.果脯 哺育 相辅相成 捕风捉影
C.毗邻 纰漏 如丧考妣 蚍蜉撼树 D.罢黜 拙劣 左支右绌 咄咄怪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暮霭 赧然 视若草芥 男女之大妨 明镜照物,妍媸必露
B.鉴诫 口讷 咸予维新 一言以蔽之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C.慰藉 穿凿 芸芸众生 造化钟神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D.福祉 聚讼 槁项黄馘 不落于言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神话传说也好,志人、志怪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 而记录下来的。
②另外,中国的小说受封建统治文化的压迫摧残,发展极为艰难。明清人士更是以写小说为耻辱, 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保障;许多伟大的作品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③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 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 能达到天地境界。
A.收集 以至 因为/就 B.搜集 以致 因为/才
C.搜集 以致 因此/就 D.收集 以至 因此/就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这个仅有鸡蛋大小的鹅卵石上,雕刻着《红楼梦》中的几百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真可谓鬼斧神工。
B.电脑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停止发展网络。
C.美国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社会交际中,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在公众中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
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轻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轻工业部出口创汇企业。
C.雅典奥运会上,七名大力士因服用兴奋剂被责令回国不得参加比赛。
D.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而坠毁。
三十三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蚕(chán)丛 鱼凫(fú) 秦塞(sài) 猿猱(náo)
B.抚(fú)膺 巉(chán)岩 喧豗(huí) 崔嵬(wēi)
C.咨嗟(juē) 馔(zuàn)玉 欢谑(xuè) 荆杞(qí)
D.啾(jiū)啾 旧醅(pēi) 朔(shuò)漠 渔樵(qiáo)
2.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渤然兴之 讪其良人 专心致志 觳觫
B.疾首蹙额 管瀹之音 掾木求鱼 褊小
C.孝悌之义 油然作云 羽旄之美 舆薪
D.鸿鹄将至 庠序之教 沛然下雨 衅钟
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彼恶(读为wū,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知之
B.吾五之好鼓乐,夫(读为fú,用在句首的助词)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C.孰能与(读为yù,参加、参与)之
D.吾将瞷(读为jiàn,暗中观察)良人之所之也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人类对新千年的和平祈祷犹在耳畔,然而战争这一阴影又一次升腾在人类头上。所以,在全球异口同声谴责恐怖主义罪孽时,许多国家同时 了各种反战示威。
②加拿大政府最近开始发起一项新的运动, 家庭关掉电视,提醒人们不要迷失在没有希望的小屏幕前,应该去户外活动。
③如果阅读文学作品,因受感动而去摹仿书中人物的行为,这就证明读者没有 能力。
A.爆发 敦促 鉴赏 B.暴发 督促 鉴别
C.暴发 督促 鉴赏 D.爆发 敦促 鉴别
5.下列哪组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 )
A.您这番话真是鞭辟入里,使我顿开茅塞。
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这本书刚才还放在这里,这么一会儿,怎么会不翼而飞了呢?
这首歌一级电台播放便不胫而走,传遍街头巷尾。
C.他是个新手,工作做到这份上也说得过去了,咱可不能求全责备。
人无完人,谁还没有缺点,要看主流,看整体素质,不能吹毛求疵。
D.齐白石画的虾蟹和徐悲鸿画的骏马,可谓异曲同工,各有千秋。
事变之后,大郭到五台山参加了游击队,二郭去延安抗大,哥俩殊途同归,都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断的语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条理有组织完美的语言。
B.他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但能否考上大学,要看今后的情况:一是要有毅力,二是要改进学习方法。
C.老人在90岁的时候,还清楚地记得哥哥参加学生运动会时对自己的评价:一个温情主义者。
D.华西村能有今天的面貌,靠的是村民们艰苦创业取得的。
三十四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睥睨 庇护 穷乡僻壤 开天辟地 B.赦免 慑服 拾级而上 退避三舍
C.孝悌 缔约 众矢之的 根深蒂固 D.逶迤 怡然 贻笑大方 遗之千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泥淖 杯盘狼藉 哀声叹气 坐收渔人之利
B.喝彩 扪参历井 水泄不通 无所不用其及
C.忖度 甘拜下风 集思广益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D.部署 各行其事 相辅相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对方保持克制态度,尽早回到谈判桌上来,以推进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
②这样做 稳妥,但是太费事,太耗费时间,我就怕这个工程赶不过来。
③听到工厂改制的广播后,工人们 不一,有的欢喜,有的惊愕……
A.督促 固然 反映 B.敦促 固然 反应
C.督促 当然 反应 D.敦促 当然 反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青年人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B.有些国家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
C.基层干部要多为群众办实事,不能说得好听而没有行动,空头支票开多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受损。
D.你只要设身处地为我们想想,就会同情我们的处境,不会对我们求全责备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二十八
答案:1.A(B“攒”读cuán,“舐”读shì;C“喷”读pēn,“岿”读kuī;D“黏”读nián,“胖”读pán) 2.C(A贴—帖,慌—皇;B谍—牒,迭—跌;D详—祥,齐—其,具—俱)
3.A(消费:为了生产或生活需要而使用物质资料;消耗:多指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渐渐减少。“发奋”与“发愤”的区别在于:“发奋”有振作起来的意思,而“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的意思。“醒悟”与“省悟”的区别在于:“醒悟”多指对事物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而“省悟”多指对自己的思想或行为的认识,由错误到正确)
4.B(金玉满堂:既可形容财富非常多,又可以比喻才能出众,学识渊博。休戚相关:指彼此的优喜祸福紧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用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就不恰当,可换为“息息相关”。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说法对,得不出一致的结论。打破沙锅璺到底:比喻对问题寻根究底。)
6.C(A句的主语应为“‘神舟’五号设计者”;B句动宾搭配不当,把“改善”改为“提高”;D句去掉“了”字)
二十九
答案:1.C(A项“凿”应为záo;B项“帷”应为wéi;D项“绔”应为kù。) 2.B(“焦燥不安”中“燥”应为“躁”。) 3.C(①“空白”;泛指尚未开发的领域或项目。“空缺”;a.空着的职位,缺额。b.事物中空着的或缺少的部分。②“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例上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的,跟“必然”相对;“偶尔”;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③“简直”;表示“接近完全”,“近乎等于”。“几乎”;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轻。④“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却用那。“滥用”;指胡乱或过度使用,如:滥用职权,行文滥用方言。) 4.C(A项“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名,占有。B项“黄发垂髫”:黄发,指老年人;垂髫,指儿童。C项“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自谦之词,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不能够接手。D项“明日黄花”: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5.B(A项“老鼠是猫的天敌”改为“猫是老鼠的天敌”。C项“缩短一倍”不对,表降低、减少不能用倍数。D项成分赘余,删去“约近”或“左右”。)
三十
答案:1.D/A项“栉风沐雨”的“栉”读zhì;B项“框架”的“框”读kuàng;C项“给予”的“给”读jǐ。 2.C/A项“殒落”应为“陨落”,B项“璀灿夺目”应为“璀璨夺目”,D项“明查秋毫”应为“明察秋毫”。 3.C/“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B(A项:“空穴来风”比喻传言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使用恰当。B项:“篷荜生辉”表示因别人来访或得到别人诗文书画等赠品而感到荣幸。谦词,用在此处敬谦失当。C项:“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思想主张不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D项:“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A(B项成分残缺,应在“强国”后补上宾语“的重任”。C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不是”。D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三十一
答案:1、C(人才济济jǐ) 2、A(B.尚—上 C. 布—部D.和—合) 3、D(置疑:怀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4、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6、B
三十二
答案:1.A(A读音diàn zhān tiē niān ;B读音分别为fǔ bǔ fǔ bǔ;C读音分别为pí pī bǐ pí;D读音为chù zhuō chù duō) 2.C(A“男女之大妨”中的“妨”应为“防”,“明镜照物,妍媸必露”中的“必”应为“毕”;B“鉴诫”中的“诫”应为“戒”,“咸予维新”中的“予”应为“与”;D“不落于言荃”中的“荃”应为“筌”) 3.B 4.C(C“危言危行”是褒义词,直言直行,与语境不合。A“鬼斧神工”多形容建筑、雕塑的技巧的精巧,这里与上下文吻合。B“因噎废食”原意是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后比喻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把应该干的事情停下来不干。D“数典忘祖”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后用来比喻忘本,即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事出《左传昭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他晋国为何不向王室贡献宝器,谈回答说晋国从未受过周王室的恩赐,故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建国的始祖唐叔算起,不断地接受王室的赏赐,并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祖上经历的事情。)6.A(B句“它”指代不明,应在后一个“轻工业部”前加“该厂是”,同时把顿号改为逗号;C句有歧义,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回国不得参赛,但现在可以参赛”;D句指代不明,飞机还是飞鸟“坠毁”不清。)
三十三
答案:1.D(A.cán B. wéi C.jiē) 2.B(掾——缘)3.C(yǔ,归附、跟随) 4.D(“爆发”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暴发”是突然发财或得势。“敦促”用于平等的对象之间,表尊敬、客气:“督促”用于上级对下级。“鉴赏”:鉴定和欣赏:“鉴别”;鉴赏并辨别)5.C(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重在故意挑毛病;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重在“十全十美”,两句加点成语互换。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不翼而飞: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异曲同工:异:不同的;工:细致,巧妙。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6.A
三十四
答案:1.B(A“庇”读bì,其余的读pì;C“悌”读tì,其余的读dì;D“遗”读wèi,其余的读yí)2.C(A“哀”应为“唉”,B“及”应为“极”,D“事”应为“是”) 3.B(敦促:表示诚恳地催促,适用于外交场合;督促:表示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的监督催促。当然:应当这样或合于事理、情理;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反应: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反应如此之快”。)
4.A(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这里应用“无可厚非”,意思是: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讳莫如深: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空头支票:空头:有名无实的。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6.D(A项语序不当,“充分”应调至“意识”前;B项成分残缺,可去掉句首的“由于”;C项句式杂糅,应删掉“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