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案
黄 志 鹏
一、 教学目的:
1、 感受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及它所渲泄的生命力量;
2、 品味文章优美的、富有节奏和气势的语言;
3、 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感受安塞腰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所渲泄的生命力量,从而加深对生命的思考。
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四、 教学内容设计:
1、 第一课时:
① 通过朗读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并品味这些形象对人的感染力;
② 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③ 寻找美点,用“ ……美,你看(听)…… ”句式叙述。
2、 第二课时:
① 精读腰鼓表演部分;
② 从词语、句式、修辞、写法等四个方面理解文章的语言美;
③ 迁移练习,出示例文,再出题训练。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朗读艾青观芭蕾舞《小夜曲》读后感所作诗《给乌兰诺娃》:“像云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比月亮更明亮/比夜更宁静/人体在太空里游行/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比梦更美/比幻想更动人/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诗中,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展示前苏联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优美的芭蕾舞姿。你能用这种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来描述一下腰鼓表演吗?
让我们来欣赏刘成章笔下的《安塞腰鼓》吧!
1、 简介安塞腰鼓
安塞位于陕北高原。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起源于春秋以前,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安塞县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 简介作者
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陕西人,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安塞腰鼓》获鲁迅文学奖,被收入《中国当代散文精华》。
(二)老师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用文中词语或短句)
如: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等
(三)理清结构
1、 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
2、 表演部分从四个角度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寻找美点:
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了安塞腰鼓的美,试用“美,你看(听)……”的句式进行叙述。分小组讨论进行。
如:1、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2、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 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励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4、 击鼓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使你……
5、 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五)诵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最有气势、最有激情的句子并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