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虎一席谈,很强很暴力。这样的视频很少看到了,看完之后表达欲很强很迫切。
著名的范跑跑,非著名的郭松民,两两相遇,不是针尖对麦芒,更似豺狼遇虎豹。
我一直以为,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道德二字浸润着温顺至善的特质,但看到郭松民抡起道德的大棒气急败坏,词不达意的时候,我甚至怀疑道德是否真的存在。一个不给人起码尊重,不给人说话空隙的人,不能不让我们怀疑他自身的道德观是否经得起检验。
在中国,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说话,可以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共鸣,即使我们本身永不完美,甚至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还很低下,但道德二字,仍然具有力量。
可惜的是,郭松民没有珍惜凤凰卫视提供的舞台,其逻辑之混乱,话语之糟糕,令人发指。
纵观现场吵架,不外乎道德底线与法律规定的交锋。范跑跑说,《教师法》没有规定教师在地震时一定要救学生,所以他没有违法;而他此前的文章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生命是平等的。从法律上讲,范跑跑确实没有违法,他不过是一个灾民在地震来临之际表现出了软弱恐惧,而我们谁也不能斩钉截铁地宣称我们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不会害怕。
但是,我知道,动物在危险的时候,有保护自己后代的本能,诚如我今天也不认为解放军武警官兵是因为纳税人供养了他们,所以才卖命救人,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军人们除了职责所在,更多的是受发自内心情感的驱使,同样,我也没有认为谭千秋是英雄,但他在危难发生时下意识作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选择,回归到道德的意义上讲,至少我认为师德教育在谭千秋身上是成功的。
去过师范院校的人,大都能看见这样一副高悬的字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表明教师这个职业本身就凝聚着道德的力量,一个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的人,学问再高,也不适合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排在首位的还是传道。以德服人让不少现代人反感倒胃,但我想,在这个星球上,包括中国,包括西方民主国家,不会推崇以缺德服人。
撇开落后的《教师法》早就应该修订这一事实,我们再来看现有《义务教育法》第24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也有类似的规定。虽然这些规定的对象是“学校”而不是“教师”,但教师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不能说,法律指向的对象不包括自己。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都江堰光亚学校不可避免地成为应当问责的对象。我在成都如许年,去过大中小学幼儿园不计其数,公办,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大多有过了解。在不时出现的校舍垮塌事件之后,四川省教育厅专门制定了安全教育法规,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安全教育层层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我也常随有关部门临时抽查学校的安全工作,小到学生上课时寝室电源是否关闭,课间时分上下楼梯应走哪边。
现在回想起来,进行过逃生演习的学校很多,包括小学,虽然每年只在消防日那天演练,但滚滚浓烟和尖叫声还是很逼真,我想像火灾真的来临时,经过演练的师生是可以做到有序避灾的,但是,即使是走过场进行逃生演习的学校中,似乎也没有光亚学校,如果年年的演习中,范跑跑都参加过,或者他只参加过一次,也断不会在5·12那天惊慌失措扔下学生便跑,并在地震发生几天之后,平复了恐惧和怯懦之后,洋洋洒洒抛出那样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由此不难推断,光亚学校在制度建设,在对教师的行为规范上,并无作为。
大家对安县桑枣中学无一孩子伤亡,无一教师伤亡已经不陌生了,原因何在,除了教学楼加固功不可没,年复一年的逃生训练也必不可少;有记者在北川刘汉希望小学墙上残存的各类安全规章制度上明确地看到了发生地震火灾等情况时,如何疏散,教师站立的具体位置;之后网上又播发了一段成师附小教师带领学生安全撤离的感人视频,同样是教师,为什么那么不一样呢?
我对光亚学校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入,我较少的的信息包括这样一些内容:卿光亚1992年离开省川剧院自办私立学校,收费比公办学校昂贵许多(无可厚非),与昂贵的收费相匹配的应该是精湛的学问,优秀的师德,但是,我很遗憾没有看到与之对等的师德建设,甚至基本的安全制度建设和逃生演习训练。
据说范跑跑特别向往美国的民主,我没去过美国,但我们家大多数人客居美国,也许美国人不抡道德的大棒,不实施道德的高压,但美国的民主似乎很细很具体,烧饭不能出油烟,否则要上法庭;打骂孩子是犯法,有剥夺监护权之虞;美国的学校也规定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一个教师都有责任直接监管学生,一直与学生在一起直至被指示其他的做法”,“教师有责任在火灾、爆炸、地震等紧急状况下组织学生从建筑物里撤离”。加州的一位教师称:“不论是火灾或地震,加州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疏散步骤,在演习时也会检视撤离所有人员需多久的时间,一旦灾难发生,所有人都应依照紧急步骤来避难”。
中国一直在致力于成为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这也佐证了我们的法制的确不是很健全,范跑跑在不健全的法制空隙中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我们原本是可以做到宽恕宽容的,因为这是在中国,在有容身缝隙的中国,如果在美国,用长平先生的话来说,他要么就别犯错误,要么就在错误中明白地死去。
地震发生之后,我们关注到这样一个事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前往灾区看望受灾群众,据悉,此番出行主要意在为相关法律的修订进行实地调研。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开篇写道:“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5·12地震中,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集体向善力量,证明这样的追求并非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