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程少堂:高考状元:偶然?必然?》
     阅读次数:259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高考状元:偶然?必然?

堂兮兮语

 

高考状元:偶然?必然?

程少堂

 

广东省今年高考分数于627公布,本年度高考“状元”也新鲜出炉。2008628《南方都市报》公布了这些“状元”的姓名,同时报道了广州市招办负责人的观点:“高考状元出自偶然。”这位负责人淡化“状元热”的本意是好的,但其观点值得商榷。

 

我觉得,不能泛泛地说“高考状元出自偶然”。

 

高考“状元”表面出自偶然,实则出自必然。先从个体角度看。我的从教经历甚至让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不要说成为全省高考“状元”,就是能考上北大清华,也大都是平时有一些“状元相”的学生。平时成绩不好的学生高考时绝对“撞”不出“状元”。再就地区而言,高考“状元”也是有区域规律的。高考“状元”出自哪一个地区,如果孤立地共时地看一次两次,可能得出“偶然”的结论;但是如果历时地看,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中国科举史提供的数据就是旁证。我国自隋、唐开科举取士至清末废除科举的1300多年间,共产生了652位文状元。其中江苏省共81位,高居榜首;浙江省次之,有63位。从地域来看,东南沿海省份状元最多,其次是中原地区。有人觉得奇怪: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为什么状元反没有沿海省份多呢?众所周知,隋、唐以后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从黄河、长江的中上游东移至中下游,令山清水秀的苏杭一度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从而使地灵人杰的江浙一带,成为著名的才子之乡。这就是某种必然性在起作用。恩格斯说:“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马恩选集》第4卷,第243页)由此我们就该承认:高考“状元”的出现也是实际的必然性支配着表面的偶然性。

 

如果仔细比较,就不难发现,文理科状元的情形又有不同,这主要表现在考生和评卷教师的心理等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造成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一方面,高考成绩虽与考生心理素质有关,但是这种关系对文理两科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理科状元的考场心理对其考试成绩有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而文科(尤其是语文科)状元的产生与考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考生的考场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心态紧张下的作文与心态相对放松下的作文之间就有很大差异,而这恰是文科的魅力之所在。另一方面,理科考生只要考得好,就能得到好分数,考生的成绩与评卷教师的水平以及其他主观因素关系不大。换言之,理科状元一般是考生一个人在考场上创造的。文科则不同。文科状元不仅要考得好,而且要评卷人水平高,“眼睛里长水”,识货,否则可能会打你低分甚至不及格(如作文)。换言之,文科状元是考生和高水平的评卷教师“合作”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理科状元的“必然性”大于偶然性,而文科状元较之理科状元更带有相当的“偶然”性。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谈高考状元的“偶然性”问题。

 

淡化“高考状元热”我是赞同的,但是不要用“偶然”一词淡化高考“状元”。

 


最后更新[2008-6-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