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语文周易
文章标题: 《程少堂:07教研工作总结》
     阅读次数:189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少堂:07教研工作总结

(堂按:2007年底,按惯例领导要求写工作总结。这是我07年底写的年度工作总结,只有我的领导和少数朋友看过。我肯定是不按一般总结模式写的,写得比较个性,比较性情,具体说是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行(为)。现应朋友要求在语文味网发表。)

 

2007:八年教研员生涯的最高峰

——2007年度中语学科教研工作小结

 

程少堂

 

本年度中语学科教研工作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总的指导思想,以研究指导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我市语文教育质量为中心工作,继续坚持四个“两手抓”,即一手抓教师,一手抓学生;一手抓高中,一手抓初中;一手抓高考,一手抓中考;一手抓常规教研,一手抓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坚持“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以“语文味”课题为龙头,努力开拓进取,确保我市中语学科教研工作有新的突破。除了做好课改工作、中考高考工作、参加国家范高中预评估和正式评估以及做好市教研室集体性工作以外,我觉得2007年是我八年教研员生涯的最高峰,其标志是:

 

一、《教育文摘周报》以头版人物的方式对程少堂及其语文味进行专版深度报道。

 

《教育文摘周报》2007321以头版人物的方式对程少堂及其语文味进行专版深度报道。《教育文摘周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特别是在我国教育界,这张报纸有重大影响,它主动对程少堂及其所创立的语文味教学流派用头版人物的形式、以整版篇幅进行报道,是深圳语文味教学流派成长和发展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极重大事件,不仅标志着深圳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具有实质性的全国性影响。

 

二、公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引起广泛影响,标志着语文味教学流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已经初步成型。

 

2007428下午,我在罗湖外国语学校讲了大型公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深圳市2007届全体初三语文教师,市、区骨干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各初中语文科组长,教研员,以及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共700余人参加了听课。此次活动是我展示自己从事“语文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亲临现场听课并评课。唐局长长达6000字的评课,分别从教学风格、教学流派、语文味理念、新课标精神以及执教者不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和课堂教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极具个性化和启发性的分析。与一般官员的应景之词完全不同,唐局长的评课不仅充分展示了一个学者型领导的博学、睿智和胸怀,而且他的深刻和激情感染了会场的每一位老师。据许多老师讲,程少堂有三堂在全国有影响的代表课,一堂是2002年在深圳中学讲的《荷花淀》,一堂2005年在香港讲的《诗经•子衿》,一堂是2007年在罗湖外语学校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也认为这三堂课是我的代表克。非常荣幸的是,这三堂课中有两堂得到唐局长的光临指导和评课。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堂课的的实录加上唐局长的评点等一共25000字在语文味网发表后,在全国中语界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全国各大教育网站迅速转载了这个课例。我国著名教育网站k12语文论坛就这堂课展开热烈讨论。这堂课连同9月份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的《悲欣何时交集:当代中西战争文化心理比较——“战争生活”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语文味视角》一文,标志着被学术界称之为深圳语文流派的“语文味教学流派”基本成型。深圳市学科带头人、翠园中学副校长刘人云先生著文指出:“少堂先生自2001年提出‘语文味’的教学主张后,经过6年多的矢志探索,苦心经营,终于 ‘得道成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富有时代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语文课堂教学新理论。其标志之一就是有了它的‘理念模式’或 ‘灵魂模式’。这一‘理念模式’或 ‘灵魂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强调文本文化意蕴的开掘。我想,这一模式,从可推广的操作方面来说,就是一种‘思路模式’或‘框架模式’,如少堂先生所说,就是‘从文章、文学、文化等三个层面来解读文本,特别重视在文章、文学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文化意蕴的解读,以期教学出语文味来。’至此,我终于为少堂先生大喜,举杯一尽太白!近几年来,不少同行对“语文味”的种种怀疑,至此不说烟消云散,最起码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过去对‘语文味’的怀疑主要是只感其‘味’,喜其 ‘味’,赞其‘味’,却难解其‘味’,更难调其‘味’,故而不得其‘味’。现在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基本解决了这一大‘惑’,而且有了朱碧波一班有为教师所作的 ‘语文味’课堂教学设计作范例,因此,我想说,‘语文味’的实验由此上了一级高台阶,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为它走进众多语文教师日常的课堂铺平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

 

三、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 “名师讲语文”丛书系列。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近期出版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套“名师讲语文”丛书,由全国老一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主编。丛书挑选的都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语文界有重要影响的新生代名师,目前入选16人,北京2人,上海4人,湖北2人,河北河南各1人,江、浙入选5人,广东只有我一人入选。16人每人一本,每本25万字。唐局长为《程少堂讲语文》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文章。这本《程少堂讲语文》的出版,标志着我的教研员事业达到顶峰。有此一书,我可以死了。

 

四、大上海两家杂志讨论语文味。

 

由上海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现代教学》杂志2007年第9期用四个版面的篇幅,开展关于“语文味”的讨论,讨论的总题目是《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上海市教研员谭轶斌等4位老师参加了讨论。《现代教学》杂志编辑部还给讨论加了编者按,编者按指出:“在Google网,输入‘语文味’,搜索到的相关网页有21万项之多,其中有一个网站就叫‘语文味网’,还有不少语文教师研究的课题是‘语文味’,可见,‘语文味’是一个讨论多么热烈的话题,又是一个多么难以形成一致看法的话题。”(其实,如果用搜狐网搜狗引擎搜索“语文味”,搜索到的相关网页高达三百万之多。)

 

20071213,上海《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主编李振村先生来电专访,专访文章《“语文味”: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逻辑起点——深圳市教学研究室程少堂老师访谈录》将在近期《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发表。上海《小学语文教师》在发表专访文章的前面加了这样的编者按语:“‘语文味’是近几年在语文教学界广泛流行的一个概念,一节语文课是否有‘语文味’,几乎成了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最基本标准。‘语文味’究竟是什么味?这个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它对当前语文教学有什么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深圳市教学研究室程少堂老师。”《小学语文教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界发行量最大的专业刊物,发行量高达几十万份,我国小语界有“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的说法。上海是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极有文化自信的城市,继上海《现代教学》杂志2007年第9期专题讨论语文味之后,《小学语文教师》又采访我,这再次说明语文味教学理念和实践的确产生了全国性影响。

 

另外,北京《新课程报》20071022日发表对我专访《语文课要教出“语文味”——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畅谈“语文味”》。《新课程报》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份专门报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纸,以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传播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信息和经验,宣传课改理念,指导课改实践,推动课改发展为宗旨。主要面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新课程报》发表对语文味的专访文章,说明语文味在北京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被数十家著名教育网站列入名师系列。

 

随着语文味课题研究的深入发展,语文味教学理念伴随着我本人的一系列极具个性的教学课例在全国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语文味教学流派在我国语文教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数十家著名教育网站将我列入我国著名语文教师系列,其中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教论坛、北大中文论坛、福建教育杂志论坛、华南师大语文名师网、中学语文教学网、语文在线论坛、中华语文网、华东素质教育网、新课程语文教育网等等。

 

六、发表教研文章10篇。

 

2007年,应《天津教育》《语文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之约撰写教研文章10篇。

 

七、在市内外、省内外讲学20多场。

 

本年度在市内外、省内外给中小学老师、广东省中学校长提高班、广东省中学语文教师骨干班、深圳市警察培训班等讲学20多场,受到广泛欢迎。我的讲学不仅给老师作报告,也给学生作公开课,例如在河南周口、郑州市就是先给学生讲课后给老师作报告。更让我自豪的是,北京师范大学邀请我进京讲高考,三个小时的报告非常非常成功。

 

八、语文味网在推动宣传我市语文课改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003117我自费创办了语文味网。四年来,语文味网不仅成为深圳市中学语文界宣传推动语文课改的一个平台,也成了全国语文界了解深圳语文教改的一个窗口,同时也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教学资料。经过不懈努力,四年前名不见经传的语文味网,如今已成为中国语文界的著名网站,访问量已超过50万人次。

 

九、连续八年被读书月组委会评为先进

2007年,深圳读书月搞了八届,我连续八年被读书月组委会评为先进,而且每年都被列在表彰文件第一名。

 

 


最后更新[2008-8-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