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2004年,中考怎么考?》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新华社   阅读次数:203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4年,中考怎么考?

                 

                                                                       

2004年,中考怎么考?

   大学数学系的张老师读初一的儿子拿了一道数学题回家做:一个骰子六个面,每个面的点数是固定的,而我们能看到的只有三个面,告诉你两个面的点数,问另一个能看见的面的点数是几?
  
   科班出身的张老师列出一堆公式,按部就班演算求证,得出结果。而儿子却不管那么多,他马上动手做了一个骰子,标上点数,转到相应的方向,轻轻松松得出答案。
  
   张老师犯迷糊了。他说:“我觉得儿子是在投机取巧,但又不得不承认他的方法是有效的。他的老师也认可这样的解题思路。我就担心,照这样教法,考试能管用吗?”
  
   贵阳八中的黄琼老师说,每次开家长座谈会,都有相熟的家长悄悄找到她,提出“能不能介绍一两本辅导书给娃娃做一做”。
  
   “说实话,课程改革后,强调在理解中学习,不再搞题海战术,学生轻松了,家长却开始担心,生怕孩子应付不了考试。”黄老师说。
  
   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
  
   家长着急:“按这样的方法学习,等到中考、高考时,能管用吗?能保证我们家孩子考上好学校吗?”
  
   老师担忧:“每次考试前,我们心中无底,摸不清楚学生的程度。”
  
   学生迷惑:“爸爸妈妈到处找人给我补课,说是照学校现在的教法,基础打不扎实。”
  
   “去年进入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批学生,到2004年将面临中考。我们目前确实是按照课改的要求在做,等到这批学生升入初三,可能还是要突击一下,到时候,学生照样轻松不了。打个比方,学校现在面对的是‘双轨制’:一条是‘市场经济’,要给学生营造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条是‘计划经济’,学校还是得靠升学成绩说话,压力很大。”一位中学校长如是说。
  
   升学,这将是课程改革最终必须面对的现实“考验”。
  
   来自教育科研部门的权威信息给家长一颗定心丸。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升学考试必将做出相应调整。记者在贵阳市教科所采访时得知,目前,一套中考制度改革方案已数易其稿。
  
   负责此项工作的贵阳市教研所魏林副所长说:“改革方案要体现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价值观乃至情感态度作出评价。单就考试而言,课改试验区有独立的中考命题权,可以肯定地说,光凭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的学生,2004年坐到中考考场上,未必就能考出高分。”
  

信息来源:新华社
2002-12-16

    

       


最后更新[2004-2-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