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鲁豫知性提问揭出传统陋习》
     阅读次数:204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鲁豫知性提问揭出传统陋习

鲁豫知性提问揭出传统陋习
 

凤凰卫视名牌栏目《鲁豫有约-说出你的故事》,主持人以知性幽雅状而闻名,号称“中国的奥普拉”,在每次采访嘉宾时,不论是男女老少,也不论是三教九流,不可不问的以小变应万变的三大问题是:(1)你觉得你帅(漂亮)吗(变化版:你小的时候觉得你帅、漂亮吗)?(2)你和你先生(太太)谁先追的谁(变化版:是一见钟情吗)?你小的时候你爸(妈)打你吗(变化版:打你的时候哭吗)?

 

许多年龄过了青春期的观众认为这位主持人的提问疑似大愚弱智,但是听了嘉宾的回答往往会发现对话得到升华,比如上面提到的问题(3),在不经意间就揭示了一个传统的社会陋习。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例,以偏概全,在所难免。

 

张丰毅,52岁,云南人,影视明星。

主持人:你在家你老大,要犯什么错误你爸打你吧?不会打你弟弟。
张丰毅:狠打,打打,我爸打我。
主持人:好像每个男孩儿都是这样被打过来的哈。
张丰毅:对啊,可能是吧。
主持人:你被打得多吗?
张丰毅:多。
主持人:我觉得你们说起来都不在乎啊,觉得挺好玩,是不是?
张丰毅:没有,那个时候是一笔血泪帐。我爸叫我趴床上,拿鞋底打完,拿皮带抽我。
主持人:哎呦!
张丰毅:不堪回首。

杨坤,36岁,内蒙人,歌手

主持人:小时候性格就比较孤僻,不说话?
杨坤:对,再加上我爸也天天揍我。我记得我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
主持人:你一定有事,否则你爸为什么打你?
杨坤:就是小事儿,钥匙落别人家了,“哐哐”揍一顿;花给弄倒了,“咣咣”踢两脚。
主持人:你出去会打别的同学吗? 杨:小时候净挨打了,是别人打我呀。 鲁:在家被你爸打,出门被别人打。你太郁闷了。

 

李云迪,26岁,重庆人,钢琴艺术家

 

主持人:我给大家念段李云迪9岁时写的一篇日记。“我叫李云迪,我最喜欢的事是弹钢琴。我七岁时,妈妈、爸爸省吃俭用给我买了架钢琴。我非常兴奋,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以后都要练习两到三小时的钢琴,有时候练到妈妈规定的时间了,我也总不下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想将来长大了当一名钢琴大师,如果不刻苦认真地练,是不可能当上一名钢琴大师的……”你当时九岁呀,真是你的心里话吗?
李云迪:对。这是我的一篇日记。
主持人:因为练琴挨过打吗?
李云迪:小时候打过,当然因为偷懒了。

郎朗,26岁,辽宁人,钢琴艺术家

主持人:你爸专制什么表现啊?就特男人他什么表现啊?
郎朗:那就是就我对,什么都是错的。
主持人:那具体表现呢?比如说板脸?声音特大,砸东西,撞墙?
郎朗:他倒不是不讲道德的那种。我一个小朋友拉小提琴的,他爸就是采取不太正当的手段,比方说掐他脖子啊,然后他爸脚特臭熏两下…这属于不道德的那种,我爸属于武力解决的这种,什么扇我一下,踢我一脚。
郎父:我是轻易不动手,一动手就比较严厉,以吓唬为主。
郎朗:我记得小时候他打我,先make noise,很大的声音,吓唬我,还没等打呢,我感觉已经揍我一顿似的,我就投降了。
主持人:那基本上没打过。
郎朗:不不,打得还是挺厉害的。


范伟,46岁,辽宁人,喜剧演员

 

主持人:你爸你妈打你吗
范伟:嗯 打 打 但是不是像过去,他们家里打得那么狠,我爸就照着屁股 咣 一脚
主持人:你哭吗
范伟:不哭 我怕我爸爸妈妈说我,不怕他打我,他一说我 觉得 哎哟,我特别走心 我特别受不了
他对我在语言上的对我的那种摧残,真的。


以上几例是内地的名士,主持人面对港台明星,也一样要问“小时候挨不挨打”这个问题,比如在采访刘德华时的对话:

 

刘德华,男,46岁,香港影视明星

 

主持人:一般老大跟最小的爸妈会比较疼爱、特别照顾,中间的小孩会稍微疏忽一点,你会不会比如说被打的机会多一点儿?
刘德华:很少,我只是被打过一次,就是去赌钱。这是爸爸打的一次,打得好狠,真的狠心。
主持人:你去哪儿赌钱?请问。
刘德华:爸爸妈妈每个礼拜就会给我们一定的零钱去吃那个夜宵。那天晚上就看到他们玩扑克牌的那个,反正都是我们的嘛,那钱都给我们嘛,那我就以为可以赌嘛,然后就买了。买了之后弟弟没有,小孩子,我就背着他回去,然后我就带回跟妈妈爸爸说我们吃得很饱就可以了,但是一回去他就讲,这就是我弟弟,小孩子。
主持人:结果你爸爸知道就打。怎么打?
刘德华:吊起来。以前有那些风扇,它上面有个圈圈钩在那个楼顶,就把那个电风扇拿下来,然后绑,一绑就钩上去打。我爸爸就是这样,那么简单的事,打就打嘛,还搞那么久,还把我吊上去。
主持人:哭不哭?求饶不求饶?
刘德华:没有,我只是吊上去叫他快一点。

 

在采访张学张学友的时候,问到了这位47岁的香港天王歌手是不是打自己的孩子:

 

主持人:你是一个严厉的父亲还是一个我们叫的和稀泥就是太太可能比较你算了算了那样的
张学友:我比较算了算了 一定要有一个算了算了嘛
主持人:你是做好人的那个
张学友:我最坏的也是我做 最好的也是我做
主持人:你怎么做最坏的
张学友:最坏就是打啦
主持人:你打吗
张学友:打啊 
主持人:打 那是女儿 你也打啊?
张学友:女儿也要打了 奇怪 我是怎麼大的 不要忘记 没有 真的狠打 现在 因为我经历过我童年的
主持人:创痛
张学友:对 那所以长大我知道打哪里是比较适合的 
主持人:你打哪儿?
张学友:这里不能打 这里不能打 我打手
主持人:打手是那个 把手拿出来 轻轻的这样
张学友:最小的时候打手 
主持人:就是像吓唬她一样 轻轻打一下
张学友:没有轻轻打一下 很痛的 
主持人:真的 为什么打呢?就因为她淘气了
张学友:就是很不听话 宠坏了

 

虽然主持人在采访张丰毅的时候认为“好像每个男孩儿都是这样被打过来的哈”,但实际上她在采访女嘉宾时也一样要问到这个问题。比如下面几个例子:


周佑君,女,29岁,天津人,京剧艺术家

 

主持人:那最开始就这样每天的拉,那种很刺耳的声音,你肯定不喜欢也不习惯,就得练,每天练一个半小时是吗?
周佑君:平均一个半小时。
主持人:如果练不好你妈妈会怎么样罚你?
周佑君:就是打我。
主持人:你也不能够老影响人家,那怎么办?也不能够老在家里面练,去哪儿练呢?
周佑君:那个时候寒暑假的时候我一般都上公园。
主持人(对周母):您一点不心疼她吗?
周母:也心疼,当时她练胡琴的时候,老师给她摆的那叫范,摆好这范以后我心里记住了,在家她自个儿练的时候如果哪个不对,我这在房梁上吊一个锁头,她这胳膊只要一蹭到那锁头了,就拿她那弓子一敲,她那时候挺瘦的,小胳膊小腿,我就抽就打,你看她这手都是茧子。
主持人:是您打的还是?
周母:她这是拉胡琴练的,哪儿不对我打哪儿。
主持人:您是挺狠的打还是轻轻的打一下。
周母:狠打,轻轻的打她记不住,一下打疼了她记住了。


郑秀文,36岁,香港歌手


主持人:小时候你挨过打吗?
郑秀文:很少。我爸打过我一次,就是小时候他教我功课,教来教去我就是不懂,他就一巴掌打过来,我就哭了,但是第二天他说爸爸错了。他说,阿B--我在家里叫阿B--爸爸错了,我不应该打你,我应该好好地教你。他很诚恳地跟我道歉,我不过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那我觉得这个爸爸非常不错,因为他知道自己错了,他会跟我道歉,但是我也挺要强的,之后我一次也不跟他问功课了,因为我不想挨打。
主持人:可你不是个淘气的孩子啊,一般女孩都不会太淘气。
郑秀文:我不会太淘气啊,但是我也很活泼,跟我所有的兄弟姐妹比起来,我是最活泼的一个,也是最有想法的。
主持人:闯祸多吗?
郑秀文:也多,我会把一些塑胶的东西塞进我的鼻孔里面,看看我的鼻孔有多大,然后塞到拿不出来叫爸爸救命。

 

范冰冰,27岁,山东人,影视演员

 

主持人:你妈管你脾气急不急?
范冰冰:非常急,我经常挨打。有时候我说我挨的打可能比现在所有的男孩挨得打都多。
主持人:你妈打你是那种吓唬一下,还是真打。
范冰冰:真打
主持人:拿手打?
范冰冰:手非常重。比如说以前我们晾衣服,晾衣服的那个塑料衣架,可能一抓一把,四五个就啪啪啪,然后全断了
主持人:天呐,你哭吗?
范冰冰:我不哭。
主持人:我告诉你,哭会比较便宜一点,你不哭的话,你妈气会越来越大,觉得你特别犟
范冰冰:我就瞪着眼睛,这样一直挡着。我怕她打我脸,我觉得打脸会很疼嘛。你身上,反正后背、胳膊,你爱打哪儿打哪儿,无所谓。挺犟的反正。
主持人:然后你妈打完你哭吗?
范冰冰:她不再我面前哭。有一次她抄起钢管椅,我爸也在哪儿,她觉得她一拎起来,吓唬吓唬我,我爸就能抢过去,结果我爸说了句:使劲打!

……

样本足够多了吧,现在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不论两岸三地、大江南北哪个地界,也不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这些嘉宾对于主持人“你小时挨过打吗”这个问题回答几乎都是肯定的。中国有句俗话说,不打不成器。我们发现这些功成名就嘉宾年龄从少年到老年都有,但不论80后、70后还是50后、40后,一律都挨过家长的打,爸爸打儿子、也打女儿,妈妈打女儿、也打儿子,儿子长大了也打自己的孩子,这些打孩子的父母中有知识分子、商人、官员也有工农兵,说明打孩子是一代接一代的华人传家宝。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从小被打的嘉宾没有因此表露出对家长的不满,也印证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不朽格言。

 

假如奥普拉在Oprah Show上嘉宾也透露出小时候被虐待的事实,在美国说不定是要引出官司的,至少侵害了家长们的名誉权。好在中国不是美国,我们的知性优雅主持人也不是奥普拉,所以我们的文化酱缸的家庭暴力的传统尽可以保持,你小时候是否挨打的问题也可以尽可以问到底,子子孙孙,没有穷尽。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当这位主持人采访一位年仅11岁的神通大学生张炘炀的时候也问起了挨不挨这个问题,说:“我看到,你写的最希望爸爸做的事是不要打你”。炘炀反问:“你小时候挨过打吗?”主持人自我爆料说:“我小时候从来不挨打”。听得小炘炀极为羡慕:“你小时候从来不挨打,所以你现在这么牛!”


 


最后更新[2008-10-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