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是金,斗争是银
作者: 韦兵
2008-08-281
来源:南方周末
据同事讲,他中学教书时的一位女校长,要别人天天表忠心才有安全感。这一行为未免天真。须知纯粹只存在于理念,现实中没有纯粹的黑和白,只有不同程度的灰,面对一个不能彻底把握的世界,如果承认它拥有我们控制不了的一部分力量,就要接受妥协。
这位女校长显然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因此认定,不赞同就是反对!她不与任何人妥协,追求彻底征服,时刻充满斗争精神。她用爱情的逻辑来当官,用贞操的理念来管人,用是痴心还是负心来评价员工,要么是,要么非,黑白分明,忠奸立辨,这种活法可真累——现实哪有那么简单!
比起斗争的慷慨激昂,妥协既无诗意也缺乏戏剧性,甚至有点窝囊,但世界并不如跳跳棋般界线分明,规则简单。妥协未见得双赢,但至少不会双输。人生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妻儿老小,朋友弟兄,不可能斗争到底吧?还是要坐下来,大家都让点步,有话好好说。治国、平天下,除了有为的斗争,更多时候也需要无为的妥协。我们小时候受革命教育,提到妥协就立马想到叛徒,想到甫志高;后来读书阅世懂道理,觉得大多数时候还是和和气气、好说好商量才能和谐。要和谐,就离不开妥协。
说到妥协的内涵,有一点很重要:强势一方要向弱势一方让步。拿房价来说,老百姓被迫接受高房价就不是妥协,是因为弱势,无奈也得接受,这叫屈服。妥协是以和为贵,大家让点步;屈服是没有讲价余地,不管三七二十一,想不想得通都要接受。而掌控房产买卖的利益集团总有办法做足表面功夫,明明是逼大家屈服,却摆出做了大让步的样子。
拥有立锥之地就像呼吸空气,是生而应有的基本人权,百姓为这点权利居然得一辈子做牛做马,实在太过荒谬。如果是妥协,利益集团就应该让渡部分利益使百姓安居,这听来像痴人说梦,毕竟没有人愿意把嘴边的肥肉拱手分人。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应该制度性地保障妥协的达成,在公益事业、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抑制利益集团一方独占。如果一个社会非闹到斗争甚至流血才能实现公平,这是时代最大的不幸,利益集团如若不愿妥协,最后也会丧失所有利益,结果是不折不扣的双输。
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利益集团,我们要制止的是那些拒绝分润和改良,完全不妥协的恶性利益集团——它们的行为不是“分蛋糕”,而是“抢瓷器”——为集团利益可以牺牲社会总收益,只管自己抢得多,至于打烂多少、给别人剩多少都不在乎。政府若被这样的利益集团控制,就会不断积累矛盾,发展被锁定在一条高危路径。近代以来,我们轮回在彻底斗争的深渊,一次一次全部打烂重来,一次比一次彻底,如果被锁定在这样的路径上,无法达成妥协,社会将为此付出巨大成本——这样的事例还少吗?
“五朝弊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老一辈革命家的这首诗道出了治国的甘苦。所谓“渐磨”,按现在的话来理解,就是要重建设、重积累,学会在妥协中实现合作,在博弈中生成规则,循序渐进,积累优势,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进步。
(作者为四川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