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备战2009年晨读材料(五)》
出处:qbs001编辑      阅读次数:121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备战2009年晨读材料(五)

备战2009年晨读材料(五)

文赏读】专题阅读:敬畏生命

  [小引]

      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他认为,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上的大事。“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

敬 畏 生 命

张全民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角里经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的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大触动和自责的还是在两个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着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在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卑劣,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里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只有当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地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比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而纵身跳进潭中;老羚羊为了使小羚羊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从而使小羚羊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只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这样做不仅仅因为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原载《散文》)

[品评]

    本文内容非常丰富,既引用了生动的故事,又叙述了亲身经历,而且不乏精当的议论,使读者在饶有意趣的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心灵上的净化。

    结尾的语句“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如巨大的红色惊叹号,特别具有警策力量。

108个多音字缀句巧记

81、澄:澄(dèng)清混易,澄(chéng)清问题难。
   82
、扇:他拿着扇(shàn)子却扇(shān)不来

   83
、得:你得(děi必须)把心得()体会写得(de)具体、详细些。

   84
、屏:他屏(bǐng)气凝神躲再屏(píng后面。

   85
、几:这几()张茶几()几()乎都要散架了。

   86
、卷:考卷(juàn)被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87
、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ùe),他乐()于助人。

   88
、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89
、吭: 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90
、粘:胶不粘(nián)了,书页粘(zhān)不紧。

   91
、畜:畜()牧场里牲畜(chù)多。

   92
.称:称(chèng)杆的名称(chēng)、实物要相称(chèn

   93
.弄:别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鸟。

   94
.俩:他兄弟俩(liǎ)耍猴的伎俩(liǎng)不过如此。

   95
.露:小杨刚一露(lòu)头,就暴露()了目标。

   96
.重:老师很重(zhòng)视这个问题,请重(chóng)说一遍。

   97
.率:他办事从不草率(shuài),效率()一向很高。

   98
.空:有空(kòng)闲就好好读书,尽量少说空(kōng)话。

   99
.泊:小船漂泊()在湖泊()里。
   100
.朝:我朝(zhāo)气蓬勃朝(cháo)前走。

   101
.膀:膀(páng)胱炎会使人膀(pāng)肿吗?

   102
.校:上校(xiào)到校(jiào)场找人校(jiào)对材料。

   103
.强:小强(qiáng)很倔强(jiàng),做事别勉强(qiǎng)他。

   104
.塞(sài)外并不闭塞(),塞(sāi)子塞(sāi)不住漏洞。

   105
.辟:随意诬陷人搞封建复辟()可不行,得辟()谣。

   106
.倒:瓶子倒(dǎo)了,倒(dào)了出来。

   107
.都:大都(名词)市的人口都(dōu副词)很多。

   108
.匙:汤匙(chí)、钥匙(shi)都放在桌子上。 

【高考成语复习妙法:一字破解法】

61教学相长:长:促进。通过教与学,两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2
、五谷丰登:登:成熟。粮食丰收。

   63
、文以载道:载:装载,引申为阐明。文章是用来阐述思想的。

   64
、贪贿无艺:艺:限度。贪污受贿没有限度。指剥削阶级对人民搜刮没有止境。

   65
、恃才傲物:物:公众。依仗自己的才能,看不起别人。

   66
、绳之以法:绳:约束,制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制裁。

   67
、轻歌曼舞:曼:柔美。轻快的歌声,柔的舞蹈。

   68
、不齿于人:齿:提起。被人轻视,不被人家当作人。

   69
、怙恶不悛:悛:悔改。坚持作恶,不思悔改。

   70
、犯而不校:校:计较。被人触犯,不加计较。

   71
、户限为穿:户限:门槛。连门槛都被踏破了。形容登门拜访者极多。

   72
、自怨自艾:艾():割草,改正错误。原指悔恨自己的过失而改正错误,现只指自己悔恨。

唐诗鉴赏辞典】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在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着人的什么感情呢?有人认为是开襟旷远(浦起龙《读杜心解》),有人认为是写出了感情(见《论文·杜甫五律例解》)。很明显,这首是写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两种解释只强调了的字面意思,这就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在古典作品中是经常使用的。如《·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依依,用日的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写得多么动人!

  的后半是书怀。第五、六句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联的含义,黄生说是无所归咎,抚躬自怪之语(《杜说》),仇兆鳌说是五属自谦,六乃自解(《杜少陵集详注》),恐怕不很妥当。最后两句说,飘然一身象个什么呢?不过象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王夫之《姜斋话》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就是古典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傅思均)

【辅助阅读】新高三语文复习,从开始

这里所说的,是指广义上的阅读。它包括看书籍、报刊,也包括看网络、电视。视觉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视觉接受事物较之听觉接受事物更为直观,亦更易于识记和理解。所以,自己直接纸质书和网络、电视,都是新高三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   
     
尽管现在高科技发达,各种新的媒体和通讯工具,特别是电子化、数字化的媒体飞速发展,但高中学生,尤其是新高三学生的学习,最主要的对象和途径还是纸质书,因为人类知识主要是通过纸质图书传播和承载的。   
     
建议新高三的同学,在你现在相对来说还有时间的时候,认真一点书,一点报刊杂志。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爱好列出一个的菜单。比如:现代散文选,相关报刊杂志上的名著介绍、评论、鉴赏文章。尤其注意一些报刊上的专栏,比如:《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文汇报》的笔会,《解放日报》的朝花等。
     
一点,多选择性地一点,肯定受益匪浅。
     
培根说有的书浅尝即可,有的书可以狼吞虎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那么,我们就按照自己的看书习惯和爱好去确定每一次看的程度层次
     
这里,介绍三种的方法:   
     
镜中看花”——“评论,鉴赏、介绍性的文章。犹如在镜子中看,虽然没有看到的本来面目,但是的形态、色彩,乃至香味都能略知一二。这种方法是我们名篇或名著的好方法。这种的方法,对我们认识和把握名篇或名著的主旨、人物、艺术、语言等有一个引导辅助的作用,它能极大程度地激发我们亲近名篇或名著的兴趣。现今的报刊杂志上,名著解读名著欣赏名著评论等栏目比比皆是,这为我们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窥斑见豹”——这种方法就是如果遇到你爱看的某些长篇或长文,那么就选择其中的章节、片段,较详细地。对这些章节、片段,可以进行或内容,或人物,或结构,或语言等某一方面的寻微探幽,咀嚼品味,精琢细磨。这样虽然只是了其中的一斑,但是只要抓得准,抓得巧,抓得好,同样可以达到见豹的效果。   
     
浮光掠影”——这种方法就是选择一些你喜欢的文章,只是简略地翻阅,对的对象只有一个宏观的粗略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加快看的速度,扩大看的范围,也可以在更层面上对的对象有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把握。   
    
三种方法中,有略,有详;有粗,有精,选择哪一种方法,不必拘泥,只要有兴趣,有效果,有激情即可。   
     
总之,书有时要看得。文学、学、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看一切可看之书,就如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每样都尝试一下,才能懂得什么叫滋味,什么叫   
     
书有时要看得。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就如生活中的观光旅游,每个地方都游览一下。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叫淳朴,什么叫艳丽;什么叫愚昧,什么叫文明   
     
书有时要看得。如看《呐喊》,就要看其自序,看其小说,看鲁迅谈及《呐喊》的文章,看各名家大家评论《呐喊》的文章,就如生活中烹饪一种佳肴,慢慢熬,细细炖,久久煮。只有这样,才能吸收其中的营养,健全自己的身体。   
     
要有选择,有思考,有见解。对看有选择的人,对生活必然有所选择;对看有思考的人,对生活必定有所思考;对看有见解的人,对生活必是有所见解。
     
莫里哀说过:写作为的是寻求生活的秩序,使生活变得更好。与之同理,我们也是为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丽,更加好。
     
书,并不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它是平凡、平静、平常、平淡的事,有时它又是枯燥、乏味甚至是痛苦的事。鲁迅先生说过: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到手,就满心想到,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仅仅是为获奖,为考试,为名气,为金钱而读书是一件非常乏味、辛苦的事。   
     
随便翻翻,有感悟时,有触动时,有需要时,不妨做一点摘录。看书必动笔,是一种书的好习惯。   
     
当然,我们也承认,电视、网络也是我们新高三学生暑假生活的一部分。   
     
当今的时代,网络、电视已经作为我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新高三学生,除了你已经喜欢的那些节目以外,我建议这样一些专题节目:《艺术人生》《财富人生》《波士堂》《头脑暴》,以及一些纪实性、科学性的节目。丰富多彩的屏幕世界,为我们提供了汲取知识、品味艺术、审视人生、洞察世界的天地。在这块天地中,我们可以获取纸质书中难以获得的视觉享受,从而获得更生动的形象,更形象的知识。当我们把观看屏幕获得的材料,作为作文材料的时候,你的作文就会获得新颖、鲜活、典型的赞誉。   
     
设想,当你有了丰厚、充实的的积累时,面对《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这样的作文题,你的思路必将如清泉汩汩流淌。
                                                        
育才中学  语文特级教师  李强


最后更新[2008-11-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