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湖北黄敏:简朴的语文更美》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作者:黄敏   阅读次数:156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湖北黄敏:简朴的语文更美

     感谢湖北黄敏老师赐稿:

                                                          简朴的语文也很美

                             ——文本的多重解读

湖北  黄敏

课堂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美妙的体验之旅。作为引领课堂方向的导师,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到达这个目标的路途中,很多老师处心积虑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和思维,希望带给学生一个美妙的行程。我也是很多教育实践者中的一个。

我的实践是朴实的:没有美丽的图片,没有动听的音乐。我相信文字自身的魅力超过一切图片和音乐。当语言直接用图片和音乐来诠释它的时候,殊不知,她附着的美丽已经悄悄流失。

怎样让文本散发它的魅力呢?这是我在语文课堂上的几个细节。

 

一个句子的三种品味方法

宗璞的散文,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相融合,内涵丰富,打动人心;而感性和理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又负载着思想的重量。在《紫藤萝瀑布》中,语言的品味如果仅仅停留在评价,那么就难免让语言的内涵与灵气流失。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这个句子细腻而形象、动感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亮丽可爱,玲珑剔透和热闹活泼。怎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它的美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画面复活:把课文中黑白的铅字变成立体的画面,并赋予花儿可爱的声音,亮丽的颜色,鲜活的情感。

我设计了三条通向目标的途径:一,利用想象复活。“假如每个长形小组就是一串紫藤萝花,假如你就是那一串紫藤萝花中的一朵,请你用一句诗意的话来炫耀你的美丽和个性!”。这个提议一出,学生顿时神色飞扬,炫耀之色溢于言表。精彩的答案呼之欲出:“蝴蝶是我的朋友,蜜蜂是我的密友。我美丽的紫色衣裳,醉倒了黄昏的彩霞,让蝴蝶流连往返,使蜜蜂忘记了回家的路。”二,添加空白为语言润色。“请你在你认为可能添加文字的地方,加上花朵的颜色、神态、心理的描写。”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更丰富了。“它们笑得采蜜的蜜蜂都无法拿稳手中的小刷子了。”“它们快乐的声音一直传了很远。”  三,巧借续写为文字添情。“请在这段文字的后面加上‘看着它们,我想……’”。这时候,学生有了短时间的思考,随后很多个性的答案写在洋溢着甜蜜笑容的小脸上了。

 这是一节极富诗意的赏析课。学生的头脑里那一串串美丽而热烈的紫藤萝花已经开放在他们的脸上。一个人,一支粉笔,一行文字,让他们在文字的花园里嗅到了芳香。

 

一个故事的三种复述方法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一些普通的人和小小的事在作者的笔下就是一个深刻的哲理。《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一篇朴实而深刻的短文。

一篇课文,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就会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中,.从不同的角度我设计了三重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一是以文中的“我”的角度复述故事大致情节;二是以文中的杰利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来复述故事;三是以文中“我”的父亲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来复述故事。要求就是你必要必须让自己借助想象真正走进那个角色,可以适当添加和补充你合理的内心想法。这个课堂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从多角度解读人物心理、情感。在这三种复述中,它的难度是层层增加的,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也是层层深入的。

当我的问题如一把小锤子丁当敲打在学生好奇的眼神上的时候,学生开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角度复述故事了。最精彩的答案是一个学生在以父亲的角度复述的时候,巧妙地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叙述顺序,让这个故事更扣人心弦。有个学生在以杰利的角度复述时,补充的人物心理更是将一个儿童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在学生复述结束之后,我又用记者采访的形式将解读推向更深的层次。

一种角度,就是一个角色眼睛里的世界,也是一个层次的理解。这节语文课上,学生不是简单地了解了这个故事,而是深刻地理解了“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人生哲理。在语言文字的深处,我们掘到了闪着思想光芒的煤矿。

一个文题的三种读法

《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奇妙,新鲜,刺激。结束全文的时候,我建议大家将文题读三遍,用不同的音调。

学生有点拿不准了。我及时给了他们提示:在你经历了你的第一次后有什么体验?如果是失败,读的自然沉重;如果是前所未有的体验,自然就是喜悦。

后来学生就开始思考自己的第一次带来内心感受了。

读完文题,我要求在题目前补充一个词语,再读。比如:《第一次远足,真好!》。学生开始真正把自己的体验带到了朗读中。

好的朗读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内容、揣摩文章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上的,脱离了这些,空泛地评价读的好坏及反复朗读都是无效劳动。

在多种朗读中,既教会了学生朗读的方法,同时也品味了文章的语言,体会了文章的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我们在自己的尝试中,虽然我们的音色比不过示范的朗读,但是我们明白了怎么朗读,并且读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情感。

 

汉语言因历史文化的悠久而内蕴深厚,博大深邃。它本身具有无可比拟的魅力。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挥开挡在他们面前的迷雾,让语言文字放射出它本来的光彩,那离合流转的神光必然能使莘莘学子驻足神往。

我的语文课堂很简陋:一人,一书,一笔,而已。

我的语文课堂很精彩:画面在头脑中,声音在想象里,美在我们心里。


最后更新[2008-1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