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09年晨读材料(二十二)
【美文赏读】专题阅读:修养心灵
文三 庸医与华佗 (台湾)刘墉
“你子宫里长了东西,最好尽快动手术!”医生说。
病人的脸色一下苍白了,怪不得最近总是虚弱心慌,幸亏遇到这位名医,就算是恶性肿瘤,发现得早,也应该不至于扩散。
手术很快就安排了,开刀房里都是最新的医疗器材,对这位妇科名医而言,已经有上千次手术的经验。
瘤不大,只须切开一个小小的口。医生打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准备下刀,他有把握将肿瘤一次切除,使病人永绝后患。
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半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
他看到了令他难以置信的事,一件在他行医数十年之间,不曾遭遇的事。
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
他矛盾了,陷入挣扎。
如果下刀,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而且可以确定,那所谓瘤,一定不会复发。他说不定还能得个“华佗再世”的金匾呢!
相反地,他也可以把肚子缝上,告诉病人,看了几十年的病,他居然看走眼了。
这不过几秒钟的挣扎,已经使他浑身湿透。小心地缝合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
医生走到病人床前,他严肃的神情,使病人和四周的亲属,都手脚冰冷,等待癌症末期的宣判。
“对不起!太太!我居然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医生深深地致歉,“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隔了十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医生的领子,吼道:
“你这个庸医,我找你算账!”
孩子果然安好,而且发育正常。
但是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最大的伤害,是名誉的损失。
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知道?
“老天知道!”医生只是淡淡一笑。 (摘自《台港文学选刊》2002年第5期)
[解读]:作品中这位医生的选择是艰难的——他也有过瞬间的“矛盾”与“挣扎”;这种选择的结果是痛苦的——经济上“差点破产”,“最大的伤害”却还是“名誉的损失”;然而,他的选择更是可钦可敬的,这是因为——不顾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崇高的勇者!
【常用熟语精编】
91.香饽饽。比喻受欢迎的人或事物。“记者昨天采访中也发现,从本月27日开始销售的第七届国际车展门票,已经成了车迷眼里的‘香饽饽’。”(《北京青年报》2002/5/29)“职校毕业生成了香饽饽”(《嘉兴日报》2004/2/1)
92.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作为我市最大的一家医院,附一医在此次对抗非典的战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启瑜院长严肃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已充分做好了一切准备。”(《温州晚报》2003/4/28)“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中毕业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再过3天就要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挑选。做好高考前的物质和精神准备,是高考成功的先决条件。”(《四川日报》2003/6/3)
9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应因人施教,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去做工作。”(《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3/2)“他们采取因厂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吉林日报》2003/11/19)
94.一锤子买卖。一次性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的是‘一锤子买卖’;法制观念较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河南报业网2001/6/26)“商家骗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就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东方网2003/7/22)
9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定的环境造就一定的人才(多含褒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泸沽湖孕育了摩梭女人,绵绵的大山给了她山的俊秀和坚强,清幽幽的水则赋予了女人水的柔情。”(《云南日报》2003/7/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才成长欣欣向荣,变化的奥秘在于他们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解放军报》2003/10/11)
96.一亩三分地。形容所属地盘、势力范围。“所以他们只是在规定的‘权力’范围行使职责,市委书记能说什么呢?他也不能越权啊!那是各部门的‘一亩三分地’,别人无权进行干予的。”(《经济学消息报》2003/6/15)“在做业务员时,她的一亩三分地就是她面对的营销区域市场;在做了老总后,她的一亩三分地就是整个格力。”(《扬子晚报》2003/7/17)
97.一碗水端平。比喻对相关各方一视同仁,不偏向任何一方。“发展民企需一碗水端平”(《羊城晚报》2003/1/13)“坚持秉公理事,主动调解群众纠纷与矛盾,做到一碗水端平。”(《吉林日报》2003/7/31)
98.阴沟里翻船。比喻在有把握的地方出了问题。 “历史上,我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我们也经历过不少。”(《中国体育报》2003/12/26)“澳大利亚一个神偷最近‘阴沟里翻船’,他在一次作案时由于老眼昏花,竟然把自己家给偷了。”(《环球时报》2004/1/12)
99.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生日宴保安有眼不识泰山 将王菲推出酒店”(《新闻午报》2003/8/29)“在公交车上,三个小偷互相掩护伺机行窃,没想到跟踪目标竟是警察,他们刚一出手即被擒拿。在公安公交分局二大队,三人沮丧地埋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三秦都市报》2003/12/29)
100.宰相肚里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一个阿姨级别的老友道:你是男子汉,宰相肚里好撑船,跟女孩子生什么气呀?”(《深圳商报》2003/8/15)“对烦心事,不顺心的事,或不中听的话应豁然大度,泰然处之,不予理睬,付之一笑。俗语说:‘将军额上能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老年时报》2004/1/7)
【容易读错的常用字】
R
姓任rén 妊娠 rènshēn 冗长rǒng 繁文缛节rù 蚊蚋 ruì 睿智ruì
S
缫丝sāo 赡养shàn 歃血为盟shà 潸然泪下shān 折本、折耗shé 损兵折将zhé 拾级而上shè 哂笑shěn 海市蜃楼shèn 博闻强识、标识zhì 谥号shì 狩猎shòu 数说、数落shǔ 数见不鲜shuò 涮洗shuàn 嗾使sǒu 夙[宿]愿sù 鹰隼sǔn 浩浩汤汤shāng 追溯、溯流而上sù 朔风、朔望shuò 塑料、塑像sù 结束shù 速度sù
T
趿拉tā 水獭tǎ 拓片tà[开拓 tuò] 金柝tuò 鞭挞tà 舌苔tāi 苔藓tái 忐忑tǎntè 蹚水tāng 叨光、叨扰、叨教tāo[叨叨 、叨唠dāo 叨咕dáo] 倜傥tìtǎng 丝绦、绦虫tāo 孝悌tì 畋猎tián 殄灭tiǎn 忝列门墙tiǎn 不祧之祖tiāo 悲恸tòng 骰子tóu 饕餮tāotiè 彤云tóng 姓佟tóng 褪袖子tùn
【诗歌鉴赏】诗歌分类鉴赏十二讲5:即景抒怀诗
指的是诗人因眼中所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借景抒情诗先有“情”,后有“景”,诗人是为“情”而找“景”不同的是,即景抒怀诗是先有“景”后有“情”,“情”是因了“景”的触动而起的,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那么,这类诗该如何欣赏呢?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与“怀”结合得是否高明。
且看下面这首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龙钟:泪水淋漓沾湿的样子。
诗的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立马在西域路上。回望长安景色,一种从未有过的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思乡念亲,双泪痛流。这里真实而率直地抒写了诗人的这种心情,令人感到亲切可信。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
此诗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这瞬间的触动所表达的感情正是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一经诗人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便具有了典型的意义。诗作在平易之中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其次,我们还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真挚感人。
我们来看唐人崔护具有传奇色彩“本事”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此诗的“本事”是这样的:“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叩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发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
本诗次句“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起读者对前后情节的许多美丽想象。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穿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回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全诗没有主观情感的直接抒发,只是把自己两度游春的所见集中到都城南庄一个普通的村舍门口,通过两段情景的铺叙,两相对照,喜悲相衬,一扬一抑,突出表现了风景依旧、佳人渺渺的无限惆怅之情。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即景抒怀诗,往往是偶有所见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在某定特定的场合一挥而就的,不像许多诗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诗作,诗人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示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如梅尧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去,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诗的前四句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将起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门人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就要萌发,门人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与“动”二字用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还似光秃秃的,第二天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出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念头也如此,它一经产生,便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所以第三句又用“又随”二字转入下文。由萌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古典诗歌中写落花,往往带有伤感的情调,此诗写其飞举飘扬,却充满生机。“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梦境是变幻莫测,飘忽不定的;既可以梦见过去,也可以梦见未来。用“梦”形容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联想到欧阳秀才去江西后的行踪不定,生活丰富多样,使人联想到醒里梦里对客居京中的这段生活,包括作者这次送别在内的回忆;既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包含着对过去的深长怀念,情致绵绵,意韵无穷。这四句比喻新颖贴切,把欧阳秀才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可见作者才思和艺术创造力之高。
【作文素材】排比经典句
21.欲望是殖民者手中的皮鞭…… 欲望是希特勒手中的指挥棒…… 欲望是和珅手中的印章……
22.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3.有的人在拥有时并不珍惜……这或许是因为拥有太多而麻木的缘故,那么失去后的感觉会使你明白拥有的宝贵。当你在黑暗中勾勒黎明的天空时,才明白已从眼前过去的东方朝霞有多美;当你人过中年时,才明白年轻时代荒废了多少光阴;当你默数浑浑噩噩的往日时,才明白该干而没干的太多太多;当你踽踽独行在人生路上时,才明白曾经同行的幸福。 24.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骚人墨客,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2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的是纯洁的爱情;三更灯火五更鸡,求的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东奔西走,马不停蹄,求的是富贵荣华……
25.罗曼·罗兰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的内在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和宋词、汉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26.20世纪曾孕育着前人无数的祈盼,20世纪也闪耀着无尽的辉煌----当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当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时候,当“多利羊“出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快地奔跑了;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呼吸了;当泰戈尔寻找天空中翅膀的时候,当毕加索描绘少女与鸽子的时候,当迈克尔·杰克逊尽情摇滚的时候,当乔丹高高跃起大灌篮的时候----我们可以更美地生活了。20世纪还有米老鼠,还有机器猫,还有芭比娃娃,还有大话西游……
27.屈原在其“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却“忠而被谤”的苦难中,仍能“哀怨托离骚,孤忠报楚国”;司马迁因秉笔直书,“不溢美”“不隐恶”而遭受腐刑,却能“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杜甫虽“长夜沾湿”“布衾似铁”却依然“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吟诵出“大庇天下寒士”的千古绝唱。他们不是在时光的流逝中淡化苦难,而是用全部的热情和才智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升华了自己也点缀了历史。
28.亲情是什么?亲情是朔风呼啸的冬夜,母亲手中飞翻的针线;是烈日炎炎的夏日,父亲手中驱蚊的芭蕉扇;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回来了”;是父亲暴怒时的一顿拳脚……
29.不觉之间,我又想起常被人鄙视的刘禅,虽乐不思蜀,但却使蜀地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统一的旗帜下,没有战争就该是幸福吧;近代美学大师王国维缘于“文化断裂”“文化幻灭”而投湖自尽,对其个人来讲,谁又能否认,这是一种殉道般的幸福呢?同样傅雷夫妇在无力承受压力的情况下,双双自杀,也该是一种解脱地狱般痛苦的幸福吧?只不过,对他们来说,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幸福:解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