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研室2008语文学科工作汇报(要点)
程少堂 2008-11-19
一、做好高考备考工作,特别是两次模拟考试系列工作。
深圳市高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质量,不仅得到广东省一线语文教师的广泛好评,而且得到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组非常高的评价(省高考语文试题命题组称深圳模拟语文试题质量是全省模拟试题中的“Number One”)
附:深圳市模拟考试越模越牛
翠园中学 钱冰山
程少堂老师担任深圳市语文教研员已经快满9年了。在这9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在课堂教学示范上创造了辉煌,成为深圳市中语界的一面旗帜,更在全国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其创立的“语文味”教学理念在全国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广,他首倡的文化语文更是成为全国中语界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极有影响力的教学流派。不仅如此,他和深圳市中语界一线老师一起,奋战高考,成绩斐然,领南粤风骚。在连续多年的模拟考试中,他和他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来越准确地把握高考的脉搏。被行家誉为“深圳市模拟考试越模越牛”。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每次模拟考试命题时,诗歌鉴赏题、现代文阅读题、语言表达题和作文题都是程老师最花心血的题目,作文题更是他的“自留地”,9年来深圳市一模二模的作文题都是他命的。
下面举例说明:
1.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时广东省还没有单独命题)2001年深圳市模拟考试作文题:以“做人的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当年深圳市高考模拟考试时有很多考生就以“做人的底线——诚信(或诚实等)”为标题写这篇文章,当年高考时广东其他地方的考生很多人也用“做人的底线”为题作文。
2.2004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2003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言表达题之一: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元宵节的两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参照例联,然后依据对联的基本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
例:上联 飞龙舞凤成夜色 下联 击鼓踏歌皆春声
(1)一路笙歌春似海 (2)银花焰吐长春景
2004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语言表达题之一: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补写对联。
四川乐山凌云寺,相传是苏轼年轻时读书之处,据说苏轼少年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常受人称赞,因此不免年少气盛,曾在门前贴下一副对联道:“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不久有一白发老人持一小书前来请教,苏轼接过一看,不觉一惊,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老翁笑着说:“还望博学的小苏赐教。”苏面红耳赤,连连说道:“请老前辈原谅,小生一时狂兴。”苏轼赶紧在原对联上下联的前边分别加了两个字,使得这副对联的思想境界和情趣绝然两样。
苏轼是补的哪几个字呢?请你也来改一改,补全这副对联,表达苏轼后来想要表达的意趣。
□ □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历年高考题都没有考对联,程少堂老师第一次在模拟试题中出对联题时,深圳市许多一线教师均反对;程老师第二次在模拟考试中出对联题时,参加命题的一线三位老师均反对,其中一位强烈反对出对联题的命题组成员直言:“程老师你老要命对联题,你知道一线教师怎么说你吗?”程老师问怎么说,这位命题老师回答说:有市直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在学校教研会上扬言:“不要听程少堂的!高考绝对不会出对联题!” 率性的程老师拍桌子坚持要命对联题。结果当年广东省高考命题就出了对联题,当年全国有好几套高考试题都首次出现对联题。
3.2005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5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 以《学会怀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在当年10月广东省考试院组织的高考试题质量分析会上,广东省21市教研员与会,东莞市教研员马新民老师炮轰当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他的原话是:“今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题是完全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作文题跟深圳模拟考试作文题撞车!而且‘纪念’还没有深圳‘怀念’好。”会后程少堂老师对马新民老师说:“老马你说‘纪念’没有‘怀念’好,老兄你真是水平高啊!”
4.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2008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 (1)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知音难逢”为题目,写一篇命题文章。
从2001开始,程少堂老师坚持在深圳市高考语文一模出两道作文题,而且坚持其中一道是命题作文,坚决突破话题作文框架。“忍”这个话题与“不要轻易说‘不’”这个题目的立意是相通的。
5.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问:两首诗都描写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那种修辞方法?两首诗中的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008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诗歌鉴赏题:下面两首著名的咏物诗蕴含的人生境界有何不同?请你从中国历史上选出两个著名人物,分别代表这两种境界,并说明理由。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深圳市这道模拟试题无论是从命题的意图(比较阅读)还是从出题的角度(比较诗歌中的形象)都和高考试题有相通之处。
6.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右边是一幅剪纸画,请以其中的人物的身份写一段文字,表现画面“情深”的意蕴。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运用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修辞方法。2008年深圳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语言表达题之一:以“温馨”为主题,写一段景物描写。要求:符合主题的需要;言之有序;不能出现“温馨”这个词语;不少于50字。深圳的这道模拟试题,从表现主旨、写作技巧和命题意图与高考试题是一致的。
7.2008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翻译之一: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以女妻侃子瞻。2008年深圳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文言文阅读之句子: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相安童女弟妻之。且两篇文言文风格极为相似,都是表现主人公的战功以及为人的。
8.选考题实用类文本今年考了科普,而今年广东省各地模拟试题中只有深圳考了科普《时间简史》。
9.近十年来,高考作文主要形式是话题作文,但是只有深圳每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出两道作文题,其中一道是“过时”的命题作文,而且坚持这样考的只有深圳。我们坚持了,即使今年高考不考命题作文我们也是胜利者。
近几年深圳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的高质量甚至让广东其他地方老师高度怀疑,请看清远一位老师发在语文味网的帖子:
发表人:lingzh IP:218.16.139.55
发表人邮件:lingz5@msn.com
这样不公平,其中可能有猫腻,要严查、严究、严办、严惩,连续两年都这样,绝对有腐败问题,***他妈的!
在此,特祝贺程少堂老师以及他的命题团队成员(其团队主要成员有:胡里根特级教师、陈继英特级教师、市中语界学科带头人汪进、马恩来、蒋波老师,王建中、钱冰山等),并期待在今后的模拟考试中再创佳绩。
二、做好中考考纲修订、中考命题以及评卷工作。
三、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编辑出版、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领衔主编的“名师讲语文” 丛书,本丛书首批遴选中国语文界新生代名师16人,程少堂是广东省语文界入选的唯一名师。2008年2月28日在龙城高级中学举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明(江苏)、 王君(重庆)高考中考作文指导示范课暨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程少堂讲语文》首发式活动,市教育局唐海海副局长到会发表重要讲话。此次活动盛况空前,上午听课教师800余人,下午听课教师700余人。
四、9月在南山外语学校举行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研讨会。
五、10月组织深圳市初中语文教学大赛。所指导的深圳选手陈晓红的《消息写作指导课》,在2008年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学大赛中以高出第二名三分多的绝对优势夺得第一名。
六、组织参编老师开展《新课标全能导学丛书•初中语文》修订工作。
七、组织第九届深圳读书月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活动。
八、继续推进语文味课题研究
1.被核心刊物《语文教学通讯》杂志2008年第五期作为封面人物报道。同期发表文章《“语文味”的成长史》,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高中刊、初中刊分别转载。
2.2008年2月1日《中国教育报》第5版用整版篇幅发表程少堂长篇论文《光荣与遗憾:反思作文教学改革30年》,此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7期(上半月)转载。
3.提出的“代表课”概念开始产生影响。
附一:程少堂预测代表课概念将流行
【语文味网冰山报道】程少堂先生预测:继“语文味”学术概念之后,“代表课”极有可能成为他提出的学术概念中又一个广泛流行的概念。
“代表课”是由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本站站长、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先生在我国教学理论界率先提出的又一学术概念,指具有时代意义(反映最新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或最能体现教师的水平、风格的教学课例。
程少堂先生指出,此前应该是有人使用过“代表课”这个词的,但是从现有文献看,在2006年以前还没有人把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加以使用, 更没有人对它加以专门研究。2006年,程少堂先生在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正式提出“代表课”概念,并表示要重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随后,程少堂先生把自己的学术论文《代表课论》转化为学术报告,在深圳市罗湖区初中语文教师专题学术报告会上,以“代表课”的概念以及如何打造代表课等问题为中心作了专场报告(语文味网不仅进行了报道,为推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开设“代表课展”专栏)。程少堂先生认为,代表课是名师的重要标志,是教师高峰体验的产物,是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里程碑,是实践对理论规则的合理突破。
程少堂先生《代表课论》的学术论文,作为语文味研究的第六点突破,收入由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于漪先生主编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之中。
程少堂先生的《代表课论》,是我国学术界把“代表课”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加以研究的第一篇文章。程少堂先生表示,他有可能把《代表课论》发展成为一部专著。
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上“代表课”活动。(参见以下报道)
附二:秭归茅坪小学组织教师开展上“代表课”活动
文章来源: “湖北教研网” http://www.jiaoyan.cn/1/82/2007-04-29/4208.html
作者:宋文窍 来源:秭归县茅坪小学 上传时间:2007-04-29
秭归县茅坪小学组织教师开展上“代表课”活动 秭归茅坪小学 宋文窍 四月中上旬,秭归县茅坪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上“代表课”活动,该校30多位教师在以学科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认真选题、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纷纷推出了能代表自己当前最高教学水平的公开课,供全体教师观摩研讨。此活动在校内外教师中引起积极反响,取得良好的教研效果。 所谓“代表课”,就是能充分代表教师个体在一定时期或某一个发展阶段内对某门学科(或学科中的某类知识)最新研究成果的公开课。而且,教师能以此公开课的内容和形式为基础,进行持续研究,不断发展,多次或重复展示。通俗地讲,“代表课”相当于文艺界名家名角的“拿手好戏”、“独门绝活”,它是教师的“保留节目”。如:于永正老师的小学口头作文教学、支玉恒老师的阅读教学等。 开展“代表课”活动,是茅坪小学为保证校本教研在该校持续深入的发展而在本期开展的教研活动之一,学校将每学期举行一次。通过本次“代表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全面检阅了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学校对如何做好学科教学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九、语文味课题研究影响继续扩大
继上海教育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现代教学》杂志2007年第9期用专栏形式开展关于“语文味”的讨论之后,我国语文教学界发行量最大的专业刊物《小学语文教师》杂志今年第一期也用专栏形式开展语文味讨论,并发表该杂志主编李振村对程少堂的专访。上海是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极有文化自信的城市,大上海两家著名杂志讨论语文味,这再次说明语文味理念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十、作为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正在指导一名教育硕士生作学位论文。
十一、本年度到目前为止,应邀到市内和全国各地讲学13 次。(不包括多次应邀到本市学校讲座)
(一)市内(不包括应邀到本市一些学校讲座)
1.应深圳市公安局宣传处邀请,给深圳市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第三期培训班作了一场生动的《表达艺术与口才》报告。
2.应深圳市南山公安分局邀请, 2008年4月24日下午给该局300多名警察作了题为《有话好说——和警察朋友谈沟通》的报告。
3.2008年9月22日上午9:00分——12:15在深圳市经理培训大厦给宁夏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员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宁夏的校长们对程老师的报告给予非常热烈的欢迎,190分钟的报告全场笑声不断。虽然190分钟的报告中途没有休息,但绝大部分校长中途没有起身起上过厕所。 报告结束后,本人还为宁夏校长培训班的学员每人赠送一本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程少堂讲语文》,并应校长们要求在书上签名留念。
4.应深圳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邀请, 2008年4月3日下午2:30分——5:40在深圳市人才大厦给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学员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贵州的校长们对程老师的报告给予非常热烈的欢迎,190分钟的报告全场笑声不断。虽然190分钟的报告中途没有休息,但没有一位校长起身上过厕所,全体学员都被程老师的报告所迷醉。报告结束后,贵州校长们一致反映,从没有听过这样生动幽默的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本人还为宁夏校长培训班的学员每人赠送一本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一《程少堂讲语文》,并应校长们要求在书上签名留念。
5.2008年10月30日下午2:30——5:30在深圳国际人才大厦给本月新开办的“广东省贵州省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76位学员作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广东省和贵州省的初中校长们对程老师的报告给予非常热烈的欢迎,180分钟的报告全场笑声不断。虽然180分钟的报告中途没有休息,但绝大部分校长中途没有起身起上过厕所。
6.应邀于2008月11日19日晚上(今晚)在深圳青年学院给重庆巫山县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
(二)全国各地
7.应福建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邀请,于2008年7月7日到福州讲学。会议原定程少堂讲学时间为7月8日上午8:30——11:30。7月8日上午8:30开始,程少堂老师向来自福建全省各地的210名高三语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作了《老实教书,狡猾备考——高三语文教学和复习的战略战术》的报告,程老师的报告不仅内容新颖,操作性强,而且幽默生动,受到与会老师们非常热烈的欢迎,上午的报告会中间没有休息,一直讲到12:20分才结束。当与会老师得知程老师的报告只讲了第一部分时,多位老师当场大声要求程老师下午接着讲,结果讲了一天。
8.10月20日——21日,南海市西樵镇(大佛所在地)举行“程少堂教学艺术观摩会”,程少堂应邀给南海市西樵镇中小学各科骨干教师班(200余人)先讲一堂作文示范课,然后对西樵镇中小学各科骨干教师连续作了一天半3场报告。(这个培训班是由程少堂一人从头到尾讲完,没请其他专家)连续给同一对象作一天半三场报告,是极大挑战,但是非常成功。主持会议老师说:“从没有听过这么生动的报告!也是西樵镇各种教师培训中笑声最多的报告!”主持会议老师还说:由于工作忙,他们教研室领导从没有把教师培训中一个专家报告听完的,但是程老师的报告,除第一天上午几位领导没听之外,他们连续听了一天两场,这是空前的。
9.10月25日(周六)应邀在西安市陕西省军区招待所给陕西省高中语文老师讲示范课《鸿门宴》,接着作报告,经典课文《鸿门宴》的语文味讲法受到陕西语文老师极大欢迎。
10.11月1日(周六)应邀在遵义师范学院大礼堂给1300多名遵义市中学语文教师讲示范课《生活处处是语文:以〈遵义地方菜谱〉为例》。用一共只有22个菜名的大排挡菜单作为课文讲课,这在全国中语界是没有先例的。课和报告非常成功,遵义的讲学引起轰动效应。
11.11月16日(周日),应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邀请,在郑州市郑州大酒店给全国各地的语文老师讲学一天(一堂示范课,两场报告),受到老师们的极大欢迎。
12.应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邀请,于12月21日(周六)在广州远洋大厦讲学,内容为《09高考语文备考的战略战术》
13.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邀请本人在南昌给小学语文老师作公开课和报告,由于家父重病手术,故没有去成,转请罗湖区小学语文教研员朱碧波代讲。
十二、一篇文章被收进教材
附:程少堂文章进教材(附文章原文)
恭喜《演讲与口才》又有四篇文章入选语文教材
尊敬的演讲与口才杂志社领导:
我是广东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也是《演讲与口才》的忠实读者和作者,从2004年开始给贵刊写稿,受益匪浅。贵刊在2008年第9期报道了《演讲与口才》自创刊以来有12篇文章入选全国大中学校教材的消息,让人振奋。新学期开学后,我们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上、下册,2008年7月第2次印刷),上面有四篇文章选自《演讲与口才》,它们分别是:
《人生的第一个美梦》(作者:程少堂,刊登于《演讲与口才》2006年第12期,选入上册);
《如何使演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作者:王淑云,刊登于《演讲与口才》2002年第12期,选入上册);
《跨栏王子刘翔的出色应对》(作者:贺濛,刊登于《演讲与口才》2006年第12期,选入上册);
《如何应对论辩中的“两难”提问》(作者:周鹏,刊登于口才网www.koucai.com,选入下册);
以上四篇文章入选中等职业教育教科书,再次表明贵刊和贵刊网站的文章融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同时,也受大中学校教材编写人员的青睐。我作为一名中职老师,深刻地体会到,贵刊既是教师进行口语教学的好工具,又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好帮手。通过阅读贵刊并尝试着为贵刊撰稿,我发现自己上课更加得心应手了,跟学生交流起来更加顺畅了,学生也表示特别喜欢我上的课。
“口才助你成功,沟通改变人生!”再一次恭喜贵刊又有四篇文章入选语文教材,希望能对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此致
敬礼
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 杨海亮
2008年9月1日
堂按:感谢《演讲与口才》杂志副总编辑、著名演讲学家蔡顺华先生惠寄。《人生的第一个美梦》是我2005年在深圳市南头中学的一个读书演讲,原题是《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一个长辈不太高尚也不太庸俗的读书经历漫谈》,这个演讲由于它独特的个性魅力曾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一些学校甚至给学生每人复印一份作为励志教材,有的学校还复印给家长人手一份。这个演讲实录较长,发在《演讲与口才》上的是这个演讲的删节稿。以下是《演讲与口才》发表的稿子和蔡顺华先生的点评——
题目:人生的第一个美梦 (附:著名演讲学家、《演讲与口才》杂志副主编蔡顺华先生点评)
程少堂 (原载《演讲与口才》2006年第12期)
同学们:
今天,我和大家谈谈读书的故事,分享读书的快乐。我讲的这些故事和我喜欢读书的原因,不太高尚也不太庸俗,但绝对是我真实的读书经历。
小时候,我读书的目的一点都不高尚。我喜欢读书,最原始的动机,是为了不被同学们打。读小学的时候,同学们经常打架,我因为长得瘦小,打架总是打不过别人,经常被大块头同学按在地上打,有时被打得满头是包,可说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后来,我发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成绩好的同学是老师偏爱的对象,那些爱打架的家伙也怕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总是敬畏三分,有事没事还来套套近乎。发现这种现象后,我不怕了。论打架,我不如那些大块头,但比读书,我一定不比他们差。为了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为了在班上有地位有尊严,为了不被别人按在地上打,我必须读书。读书能带来这样的好处啊,这样慢慢地就喜欢读书了。
我喜欢读书,还有一个不太高尚的原因,这跟我的长相有关。大家看看我长相怎么样?(有学生说,很帅啊)哈哈,帅吗?一般啊!小时候,我又瘦又丑,四肢瘦小而肚子却特别大,像个非洲难民。(笑声)为什么呢?那时候没东西吃,一发现有好吃的东西,就拼命撑啊!小时候,我喜欢吃油条,但是我们家一年只能炸很少几次油条。每次炸油条,都是我童年的盛大节日。一根有小孩的皮带那么长,有一次我一连吃了12根!把个肚子撑得医生都怀疑我是血吸虫病患者。所以很长时间里,我自惭形秽,性格孤僻。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写了一部心理学名著《自卑与超越》,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的超越。我也就是为了超越这种自卑,我喜欢上了读书,废寝忘食地读,在书中我不仅不自卑,而且还快乐得很,自信得很。
我喜欢读书的第三个原因更不高尚,但绝对真实,那就是为了吸引女孩子的注意,博得女同学的欢心。(笑声)在我们情窦初开的年代,我发现,一般说来,女孩子喜欢的男同学,要不就是长得英俊高大,要不就是有文体特长。我什么都没有,我拿什么来吸引女孩子的眼球呢,我只有靠读书,读书好,成绩好,就容易得到老师的表扬,就容易引起异性的注意。长大后,才知道女性其实并不太在乎男性的外貌,而看重的是男人的人品、才华和实力。幸好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践行了这个真理。
我喜欢读书的第四个原因,就是渴望能够吃上一大碗荷包蛋。小时候,吃鸡蛋是一大奢侈啊!当时我的人生理想之一,就是能够吃上一大碗荷包蛋!这个理想,直到我21岁上大学那天早上才得以实现。我是我们家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送了不少鸡蛋来祝贺,那一天,我母亲给我煮了一碗荷包蛋,那个大碗里一次装了12个荷包蛋,还没有装满,我一口气把它吃完了,还觉得没吃够,真是没吃够!(笑声)到现在我还和我母亲开玩笑,说她舍不得装满那只碗。想当年,一海碗荷包蛋,真的是我喜欢读书的最朴素的动机之一。贫穷是我个人奋斗的强大发动机,读书能使我摆脱贫穷,实现人生梦想,过上比较幸福的有尊严的生活。当然今天我再也吃不下一海碗荷包蛋了。
我的老家是湖北武汉附近的一个县,到武汉只有60公里!但我是21岁时读大学才到武汉的,从老家到武汉,我可是走了21年才走到。1990年我又考回武汉读研究生。研究生我读得很刻苦,中午很少睡午觉,一般都是跑到研究生楼顶的天台上背英语单词、读书。我的刻苦当时在华中师大研究生楼很有名,但是我不仅一点也不觉得苦,而且很快乐很自豪啊。1991年华中师大在全校隆重表彰了三个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其中两个是博士,硕士就我一个。由于勤奋读书,硕士毕业时,那时国内的大中城市,凭我的实力,我是想去哪儿也能去哪儿的,最后我选择了广东,到了珠海,1999年又从珠海考到深圳。从武汉到深圳,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但是我只用了10年时间,比较我花了21年才从老家走到武汉,快多了啊!这是读书给了我人生的力量和加速度啊!(鼓掌)
我喜欢读书的第五个原因,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内心隐秘,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理想,那就是我对母亲的感情。我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我希望读书成才后回报母亲,给母亲带来快乐,从小我就希望有一天能给母亲体体面面地做寿。去年11月,我专程回家给母亲做寿,给了老人家八千块钱。我跟父母亲说,你们好好活啊,我每年给你们涨工资。我父亲说,那我活到一百岁呢?我说,我给你们涨工资涨到一百岁!(鼓掌)
小时候,妈妈经常拉着我的手,但是我长大后,我记得好像我从来没有拉过妈妈的手。我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拉拉妈妈的手。我经常想,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及时行孝也是及时行乐。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当自己事业有成时,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下班了,掇一张小板凳,坐在父母的身边,摸着父母粗糙温暖的手,给母亲剪剪指甲,跟父亲聊聊天。同学们,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抚摸母亲的手了呢?
我读书还有一个不太高尚的目的,那就是为了长大后可以借钱给没出息的同村人。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放暑假时被大队派出去挖渠道。晚上,一个大我几岁的大块头要在我的床上打牌,我要看书所以不同意,他蛮横地打了我一耳光,打得很重。这一耳光的声音至今还在我耳边回响。我记得当时我是这样边哭边骂他的:“你这个混蛋!你力气大你打吧!不过你记着,我这辈子肯定比你强!”我心里想,你一辈子就在农村打人吧,我总有一天要出人头地,到那个时候,你就看我的吧,看着你穷,我还要借钱给你。第二天我父亲听说后赶来,他因心疼我而流泪,但是我却要感谢这一耳光。这一耳光之后,我读书更加勤奋了。(鼓掌)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我青少年时代读书之勤奋在当地非常有名。现在我每次回家,总是跟父母说,村里有谁有困难找我们借钱,你都要借给他们啊,像有人看病啊,孩子读书啊,没钱都可以借给他们。打牌买彩票的不借!(笑声)
读书不仅给我快乐,还给了我人生的力量与信心,使我极富成就感。除了读书,我几乎没有什么爱好了。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吃喝,我只喜欢读书。现在,我们教研室的教研员几乎都买车了,就我还没有买,我每年都要花大量的钱去买书啊!我,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任何背景,成了现在这么一个小有成就的知识分子,今天能坐在这里给大家做报告,甚至也可以称为学者了,主要靠读书。书籍给了我们天空一样的胸怀,大地一样的良心,星星一样的智慧,月亮一样的品格。人生犹如登山,因为有书做伴,我们一路攀登,但觉满眼风光,云霞绚烂,不知不觉中,双足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热烈鼓掌)
点评: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十分感人的演讲辞。它突出了一个“真”字。
其一,讲真话,真实感人。读书的动因是什么?演讲者不讲空话、套话、假话,不讲人们常说的那些“豪言壮语”,非常真实地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为了“不被同学打”,为了超越“长得又瘦又丑”的自卑,为了“吸引女孩子的眼球”,为了“吃上一大碗荷包蛋”,为了“能给母亲体体面面地做寿”,为了“借钱给没出息的同村人”。凡夫俗子,芸芸众生,类似的想法谁又没有过呢?难能可贵的是演讲者讲了真话!在这些真话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弱者的图强,一个贫者的奋发,一个儿子的孝心,这必然引发广大听众强烈的共鸣。
其二,诉真情,真挚动人。请看他对人生的憧憬:“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当自己事业有成时,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下班了,掇一张小板凳,坐在父母的身边,摸着父母粗糙温暖的手,给母亲剪剪指甲,跟父亲聊聊天。”对父母的关爱、体贴真是无微不至啊,而把对父母的回报视为“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实在太动人了!他挨了同村人一个耳光,他想的是:发奋读书,出人头地,有钱了就借给“没出息的同村人”。他不想以牙还牙地“报仇”,而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要激发他们、帮助他们,自强而又善良,讴歌了人性之美。
其三,用真正的口语,真切喜人。演讲的语言,应该是朴实无华、明白如话、生动活泼的口语,而不应是词藻华丽却不易听懂的书面语。这一点,这篇演讲辞做得特别好。请听他讲上大学那天吃荷包蛋的情景:“我是我们家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送了不少鸡蛋来祝贺,那一天,我母亲给我煮了一碗荷包蛋,那个大碗里一次装了12个荷包蛋,还没有装满,我一口气把它吃完了,还觉得没吃够,真是没吃够!”真切流畅、贴近生活,这才是地地道道的叙述性演讲语言啊!
程少堂这篇演讲,用真正的演讲语言,讲真话、诉真情,讴歌为人之真性情,畅谈读书之真快乐。纵观全篇,怎一个“真”字了得!
(蔡顺华 点评)
程少堂编后语:《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过 ……》
做一个读书人,然后努力争取使自己的作品进入教材(具体说是课本),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曾有过的梦想。
这种梦想,纠缠如毒蛇,执著如怨鬼,过去,现在,以至将来,一直在灵魂深处,向我残酷而深情地呐喊。
今天也许还不算是那个梦想真正实现的时候,但至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今天是个好日子。
不过,也许,拙作《我们当年——给女儿的一封信》《祖母爹——我生命的河》等,文学色彩更浓,更有情感厚度和生命质量,更能震撼灵魂,因而更有资格进入教材。鄙人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几篇(或其中一篇)心血之作,能以不同的形式进入教材。敝帚自珍,我私下觉得,它们中有的机会很大。
希望这个希望的实现在“生前”,不要等到“生后”啊!一笑。
2008年9月2日
这篇文章还被黑龙江出版集团主办的、发行量很大的《格言》杂志2009年第1期以《我读书的五个目的》为题转载。
十三、所讲的全市公开课《世说新语.咏雪》实录入选《中国著名教师精彩课堂》 | |
程少堂《咏雪》入选《中国著名教师精彩课堂》 |
|
|
- ISBN号:9787214047984
- 作 者:周成平
-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11-01
- 规 格: 简一册
- 市 场 价:25.00
- 本 站 价:21.30
-
- 电话订购更方便,更快捷!订购电话:010-51262660 010-51260590
|
内容简介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语文卷》
学习名师,要学习其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及其范式,摒弃演练与造假,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实现“课开始,情趣生;课进行,兴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本书《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语文卷)》的意义所在。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语文卷
书籍目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语文卷》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一
导读中的智慧引领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故乡》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
轻松、自然的一堂好课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卖油翁》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
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统筹方法》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四
寓学法与教法之中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鹤群翔空》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五
教是为了学
——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老王》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六
朴实,名师的魅力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提醒幸福》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七
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皇帝的新装》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八
乱云飞渡仍从容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散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九
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陈军《登上地球之巅》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
以文明道,另辟蹊径
——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一
变“讲课文”为“教读法”
——著名特级教师潘凤湘《(梦溪笔谈)二则》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二
明快的视点激荡出丰富的内涵
——著名特级教师高润华《最后一课》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三
品味文化,感受魅力
——著名特级教师郑逸农《胡同文化》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四
谛听心灵的潮音
——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听潮》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五
一曲语文味儿,清歌满乾坤
——著名特级教师程少堂《世说新语.咏雪》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六
亲和,名师的力量所在
——著名特级教师朱震国《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七
精彩从激趣开始
——著名特级教师曹双英《童趣》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十八
找好“读、写、创”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许序修《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一
求“实”的课堂更精彩
——著名特级教师张国生《我的母亲》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二
从细节开始转变理念
——著名语文教师余爱东《绿色蝈蝈》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三
真、实的课堂最精彩
——著名语文教师赵华《大自然的语言》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四
行云流水般的家常味
——著名语文教师郑桂华《安塞腰鼓》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五
回归文本,构建学习新秩序
——著名语文教师徐社东《口技》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六
信息技术与课堂的巧妙整合
——著名语文优秀教师吴积兴《水调歌头》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七
在细节中体现教育理念
——著名语文教师刘秋红《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著名语文教师常红艳《<论语>十则》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二十九
课内外衔接的语文教学
——著名语文教师杨邦俊<中国石拱桥》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
在吟诵中咬文嚼字
——著名语文教师刘胜利《岳阳楼记》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一
让学生当主角
——著名语文教师吴明平《论美》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二
一堂富有冲击力的课
——著名语文教师郭初阳《愚公移山》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三
底气充足,灵气飞扬
——著名语文教师秦晓华《荔枝蜜》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四
步入诗意人生,由山追寻到海
——著名语文教师徐赞《在山的那边》精彩课堂实录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之三十五
在诗情画意中学语文
——著名语文教师干红姿《芦花荡》精彩课堂实录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初中语文卷 | | | |
十四、青山遮不住,2008年,由于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做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由于“语文味”教学理念、语文味教学流派的理论与实践在全国语文界产生广泛影响,本人被深圳市人民政府评为深圳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008年开始享受“深圳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