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我们当年
文章标题: 《驻华美军如何了解中国》
     阅读次数:153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驻华美军如何了解中国

驻华美军手册封面

 

 

驻华美军手册(一)

——二战中缅印战区

A Handbook for

American Troops in China

 

UNITED STATES ARMY FORCES

CHINA - BURMA - INDIA

 

                             翻译:戈叔亚

 

                        摘自:美国中缅印战区网站

http://cbi-theater-6.home.comcast.net/~cbi-theater-6/hereshow/hereshow.html

 

   
中缅印战区美军肩章

译者注: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为开赴中国对日作战的美国军人颁发了小册子,每人一份。书很小,正好可以放到外衣的口袋里。美国大兵有空就可以拿出来看一看。我在一位老人那里,看到了这本小册子,当时他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在昆明的倒卖美军所谓的“剩余物资”的自由市场上买到的。学生用它来学习英文,比阅读世界名著要容易许多。

这份小册子,用最通俗易懂和幽默的语言,介绍了当时中国所遭受到的日本侵略以及中国人的理论道德、思维方式和处事哲学。我想美国军方是希望通过这本小册子,教育美国大兵来到中国要尊重中国人,尊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我同时也看到了当时美国军方为驻印度和驻缅甸的士兵所编写的小册子。但是,这份《驻华美军手册》编写得最好。

我想,尽管那时的美国大兵来到中国,同样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总的给予中国人们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小册子就功不可磨。

我在翻译这本小册子时,常常会被感动,特别是本书的作者告诫美国大兵,不要因为中国人不太懂机械而看不起他们,中国人在吃苦耐劳方面,要比美国人强得多……在讲述中国人的“面子”时,写得还是很精妙的。现在,我常常和美国人打交道,当他们表现出彬彬有礼和真诚的态度时,我就会想,他一定是读过这本小册子了。

本书的英文原文的网址,我也刊出,大家可以点击阅读。翻译难免会有一些错误。本文的配图,是小册子原来的。

作为中国人现在拿来阅读,仍然很有意思……

 

二战驻华美军手册

 

是的,你现在是在中国。这是你想到的你可以来到的世界最后一个地方,一年前有人就和你这样说的。如今你已经不能在街角的药店弄到你爱喝的可乐了(译者注:在美国,可乐刚刚出来时,大家不了解,感觉味道怪怪的,又是黑色的,所以只好放到药店销售。),还有假日的班车也不能带着你和妻子或者女友到乡下郊游了,你也无法从无线电里听到你最喜欢的星期六下午的球赛了,还有那些美味的烤肉。

如今,你所面临的是一大堆完全陌生的,莫名其妙的事情。中国人做事情的方法常常和我们完全不同。也许你对这些你完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的事情感到焦虑。

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你有两个课程需要学习。假设你想抛开所有的这些头痛的事情;有关中国和中国人的一般性的情况介绍,然后带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到圣·安东尼奥(地名)或者是布鲁克林(美国纽约市西南部的一区)消磨时光的话,那么你就完全错误了。除非你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世界的老手,否则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学习。

第一个课程是有点像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忧郁的下班时光。这第二个课程是了解你将要来到的新的环境,如同对一个崭新的机械的入门或者是一门新的推销技巧——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

当然啦,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拥有足够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弄清有关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习俗或者是他们的礼节,我们就不会非常突唐和无礼,而是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映象,最后,我们要了解他们自己的观念和他们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编辑这本小册子的原因。其目的就是要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的问题。简单的介绍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后,再通过你的观察、阅读和交谈,这样,自己差不多就可以解决剩余的大部分问题了。

手册的第一部分包括实际环境的运用。第二部分描绘着中国人和他们的生活观点的情况。

 

作为一个美国普通在国外的老百姓

也许你感到这不公平,因为你在海外时你并不是普通的大头百姓。不过你回到家就是大头百姓了。如果你是一位绅士,赢得家庭的信任,那么人们就会说,“瞧,某某太太的宝贝儿子乔是一个好孩子,他很让老太太开心。”假设你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时,他们就说,“很糟糕,这个小乔,他的名声一直不好。”换句话说,你的行为完全受到你自己的名声的影响,而你的家庭仅仅是第二位的。

在这里就不同了。比大头百姓更重要的是,你是一位美国军人。中国人、印度人、俄国人和英国人,人人都会通过你来得到一个美国的总的印象。反过来也完全一样,你回到家乡,会通过一个在美国的外国人得到这个国家的总的印象。所以,你必须摆脱你的任何私人的生活方式。现在你是一个美国的形象代表。

如果你喝得醉醺醺的,行为令人讨厌,那么中国人、印度人、俄国人和英国人就会和他们的人说,“看吧,那是一个美国大兵;美国人非常无赖。”假设你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映象,他们就会说,“那是一个美国大兵;美国人像个绅士。”这样,无论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个客人

当我们在美国看到作为我们国家的客人的中国和英国的的飞行学员时,如同中国人看待我们作为他们国家的客人一样。当你是一个客人时,那么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主人留下印象,他们会对你的所作所为产生他们的看法。

你也许会记得,自从1931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挨打。他们国家最好的部分被敌人占领了,妻离子散,孩子被炸死,他们的财产遭到破坏或者遭到劫掠。中国人遭受到的苦难大大超过了我们曾经遭受过的所有苦难。在他们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时,他们遭到了很大的打击。这是很糟糕的。

自然,中国人非常感激我们给予他们的帮助,而且我们仍然继续给予他们这样的帮助。除了你现在所做的外,还有美国的飞机和其他物资也给予了他们,但是,(也许你并没有想到),当美国的传教士也试图帮助他们时,却遭受到了他们的打击。不过同时,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观念-他们没有忘记有些事情对于他们仍然很糟糕,那就是我们曾经把石油和其他的军事物资卖给了日本。尽管我们有许多的理由来为此辩护,什么那些远大的目标等等,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从日本的基地起飞来轰炸他们的日本飞机是使用美国汽油。那些夺取他们生命的炸弹也是美国卖给日本的废钢铁制作的。

盟军有理由认为他们所做到事情都是让别人会感谢他们的事情。这是人的天性。比如,我们认为我们提供给英国人和俄国人大量物资以及现在我们自己所进行的重要的战斗会使得他们产生好感。而从他们的角度看,英国人和俄国人也认为坚持抗击德国人,消弱他们的力量,这无论对他们或者对我们来说都干得并不差。同样,中国人也在战斗,总之,这些年来,中国人一直专心致志地抗击着日本人的入侵,同样消弱着他们的力量。所以我们有理由也要感谢他们。

这就是所有人的看法:记住中国人所经历的苦难岁月超过了我们所知道的,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民族的自豪感,最后,你不要总是想着要别人感谢你。

 

交通和机械

当你第一次开着吉普车或者坐着卡车穿越中国的一条街道时,你会对那些行人并没有做出你所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感动惊讶。在家乡美国,行人总是主动避让汽车,或者……但是现在你在中国发现行人总是漫不经心地走在大街上而没有避让车辆的意思,这会使你生气。中国人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汽车刚刚才进入中国不久,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认为行人有权和汽车一样走在街道的中间。当他们听到你按喇叭时不会避让,因为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老百姓和市民对汽车喇叭还不会做出反应,他们习惯于缓慢悠闲的生活方式;轿子、独轮手推车、托运东西的牲口和黄包车。所以驾车人必须表现得非常从容,如同坐船穿越迷雾;时时刻刻睁大眼睛看着前方,不间断而又有规律地按着喇叭。

在任何机械旁边观察,你会发现中国的司机和技工常常会忽视维修车辆或者胡乱操作机械上的部件。正常的情况下你会马上生气。但是你忘记了,你、你的父亲还有你的祖父都是摆弄着这样的机械成长起来的。你还是一个小孩子你就会修理机器。你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机械玩具慢慢了解学习的。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却不一样。他们完全没有这样的背景。但是,他们用扁担挑着沉重的东西走路,他们要比你坚持得更长;在农田里干活,他们要比你干得漂亮得多;再不就是作木匠活、搞编织,他们都比你能干得多。他们都具有需要耐心的手工艺的背景。但是却不具备对付精密机械的能力。所以,在这个方面不要希望太多。当他们的年轻一代有了二手的福特车时,他们就会对机械了解很多;但是假设他们的下一代仍然只能在垃圾堆边玩耍时,那么他们对机械的了解仍然不会很多。但是可以肯定,他们所具有的技能天赋,一点也不会低于我们。所以对中国人现在的情况要表示理解,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不能发火。

 

如何对形势失去控制

接下来说的事情就是不要动不动就发火的问题。当你在工作中生气时,那常常是因为你认为你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但是和中国人在一起时就不要这样。他们正常的反应是停下手中的活,等着你平静下来重新恢复理智。中国人是相当理智的人,非常值得尊敬。他们认为那种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挥舞拳头的人根本不具备领导的才能。

好了,你已经发火了,因为你想马上得到结果,是不是?那么你最好冷静下来,然后尽可能再做一次说明,要尽量简单。然后就耐心等待结果。

有时也许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要一个仆人或者是一位雇员做一件事情,但是他没有按照你的要求来做。你知道这是他的错误,而且他也知道这是他的错误。当你叱责他,或者问他为什么违反指令时,他会冲着你笑。现在,我们在类似的情况下就不能笑了,除非我们是新来的,才会想生气。和中国人在一起,笑通常是表示困窘。他认为他有问题,试图回到正常的情况下,不经意就会笑。微笑减轻了他的不舒服,把生气的表情从脸上去掉,他们都会笑。所以,(他们微笑)不要认为他们开始生气。

 

“丢脸”、“保留面子”和“要面子”

在某种场合你肯定会听说,在中国“面子”是顶顶重要的事情,而解释什么是“面子”是比较困难的。你可以认为我们美国人并不在乎“面子”问题。不,我们也非常在乎“面子”。只是我们解释起来很困难。

比如,当你在许多人的面前被人叱责,那么你就会认为你受到了侮辱,但是一个中国人就会说你“丢脸”了。同样,这样的事情也是真实的,那就是你如果试图欺骗某人,或者采用类似诈骗的方法对待一个老实人,但是你很快就放弃了这样的想法,那你也会认为这样的想法感到非常“丢脸”。还有,如果你喝醉了,脑袋糊涂了,这时你的行为当然非常愚蠢,缺乏教养,而且满嘴脏话;你也许认为你所做的糊涂事情像是一个白痴。所有这些事情,中国人就会说你已经“丢脸”了。

当北美第一国家银行的行长如同一个教堂的大主教,旁边有一些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他正在把一些慈善的物资给红十字会时,我们可以看他受到了人民的尊敬。中国人就说,他很有“面子”。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的某些场合,所谓“面子”问题,是某些高高在上的人物的一个习俗。无论私下还是公众的生活,我们都可以看到,Charlie(常用的名字,如同张三李四,或者某某,译者)一直都在公司,或者在政府部门呆了很长时间。他一直诚恳努力的工作。这样,某种意义我们就可以说他很有“面子”。一旦他变得非常拖拉,做了许多错误的事情,这样大人物就想要一个更加积极,更富有进取心的人来取代Charlie的地位。假设他们要保全他的“面子”,那么他们就会“架空”Charlie。这样,Charlie看起来好像仍然有身分,但是实际上这个人的地位已经下降了。这样Charlie成为了一个徒有虚名的人物,而其他人已经实际上取代了他的地位,一个新人变成了新的官员,Charlie这时的事情越来越少。但是他仍然好像有地位。这就是给了他“面子”。

紧接着,领导在一些公开的场合赞美你,这是给你“面子”;然后是作为一个客人,出席有名望的人参加的社交活动;坐高级轿车;很客气地迎送你,而别人并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这就是给你“留着面子”。

这个“面子”对于我们的确很新很陌生。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方同样有这样一个“面子”的问题。在这里唯一需要记住的是,有关“面子”,中国人看得比我们重要得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敏感得多,哪怕是微小的事情都会使他们感觉受到了伤害。

         

    娱乐

你在中国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就是娱乐。这里没有我们美国家乡的那些娱乐和游戏,比赛。上海和中国沿海的一些其他的城市,都有电影院、球场、公园,在这些地方你可以带着女友去散步;还有夜总会和高级的美国餐馆,这些都是你得到娱乐的一个方法。但是,这些城市现在已经被敌人占领了。所以你,和现代的年轻中国人一样,只好在中国内地重新寻找娱乐的方法。

在中国西部,可以找到的是古板的中国人的娱乐方式。这些没有现代的娱乐和我们美国人那种观众观看的比赛运动。古老的中国的娱乐是必须依赖中国人特有的本能才能发现,形式比我们习惯的要简单得多。中国人并不需要得到款待那样的刺激(尽管他们请客吃饭是常常有的事情)。他们可以没完没了地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而从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这里有很深奥的哲学意义:这是非常久经世故的和得到满意的快乐方式——那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玩,或者观看the Cotton Bowl epic

 

茶馆

当你坐在酒吧喝苏打水或者鸡尾酒时,法国人会到林荫大道下的一个咖啡馆去,和一些朋友消磨时光,观看坐在旁边的人或者是行人,而中国则是坐在茶馆里。茶馆就是普通老百姓,约着23个朋友,在这里谈论收成、天气、政治、上涨的物价、近期流行的一些趣闻,或者就是坐下来轻松地休息一下的地方。

有些茶馆有打鼓说书的,表演者—卖唱女郎在鼓点声和中国小提琴(二胡)的伴奏下演唱着地方小调。你不会在茶馆里欣赏真正的音乐,尽管你也无法听懂这些音乐。当我们常常在有高音无线电干扰下高声谈话,而中国人也可以在鼓点声、索拉和二胡的伴奏下成功地交谈。

 

在外海执行任务的美国军队喜欢交谈的一个题目就是烤肉和法国油炸食物,这些东西往往在你返回美国的第一个港口时,会狼吞虎咽地吃。当你回到家乡时,也许你并没有想到这些食物,但是,很明显,吃是最流行的娱乐方式之一。吃,在中国更加普通。也许中国人的厨房是世界上最好的。也许你喜欢正宗的碎牛肉,但是美食家却会举例说,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是中国的调料、中国的汤和令人惊叹的各种各样中国器皿。

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地,大部分中国人的食物很少有变化-稻米和不多的蔬菜,或者在北方,有一些没有发酵的面粉和蔬菜。所以,在宴会上,肉类和鱼是一定要有的,这对老百姓是一件大事。差不多也是中国人的嗜好。但是,当你做为一个客人出席中国的宴会时,哪怕是在最贫穷的人家,你都不要把东西吃得一干二净。要观察一些礼节。他们还要讨论如何履行这些礼节。


最后更新[2009-1-2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