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静静听雨庵”博客
http://hi.baidu.com/%BE%B2%BE%B2%CC%FD%D3%EA%E2%D6/blog/item/a558bb1e9510476bf624e425.html
清晨,泪雨纷纷
今天早上没有课,我打开电脑。很久没有打开“语文味”的网站了,不知道又会有哪些新的消息和文章。
今年开学之后,人变得懒了,虽然很多次也想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因为距离中考越来越近,每天的教学,复习,考试,阅卷,已经让我自己无暇顾及自己心里最真的感受。
点开主页,少堂老师又有了新作,细看标题:《女儿飞了》,很长很长的文字。他是个性情中人,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也许是因为这点,也许是因为他也是个湖北人,经常在公众场合发言时乡音四溢,所以我喜欢他的文字,喜欢他的语言,无一不透着一个字“真”,活得真实,活得真切,活得真情。
细细读下去,我的泪竟纷纷落下,少堂老师和夫人送女儿去香港机场赴悉尼大学读硕的这一段“柔情送别”在我脑海中演绎开来。我忽笑忽泣的异常令办公室的同事们惊诧莫名。谁能知道,天下父母心啊!更主要的是这颗敏感温柔细腻的心竟然是一个年近半百的父亲的心哪!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似乎没有送过我出远门,最远的一次,是他和母亲送我去上大学,那个时候,父亲是家里最见多识广的人,也是我们这个家族文化水平最高的,所以当我牵着他的衣角出现在大学校园的时候,我一瞬间感觉到了父亲的单薄和矮小。面对着校园里各种各样的迎新的标语和热情的学姐学长们,面对着林立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时,父亲竟一时木讷了。如今想来,我的父亲其实是没有出过多少远门的人,他那个时候读的是中专,所以我能上个本科,是他倍觉荣耀的事情,就如同少堂老师对他的女儿说“我这个土硕士只能给你这样洋硕士打工”一样,那个时候,我也应该是父亲那时的骄傲和期待吧!
如今我也是一个十三岁女儿的母亲了,我总在想象着女儿还过几年,也就如瑶瑶一样飞离她的父母般地飞离我,至于会飞去哪里,我现在不知道,只知道女儿最喜欢英国,她曾经说过“妈妈,我要去英国。”那个小小的,曾经躺在摇篮里看着摇篮边上挂着的各种五彩铃铛的丫头居然说要去英国,那个只有100天就可以看着我自己制作的手工图片和汉字兴奋得牙牙直叫的丫头居然说要去英国,那是一个如此陌生的国家,就象当初我要读的大学相对于父亲来说也是如此陌生一样。
为人父,莫如少堂老师,莫如我那平凡但却坚韧的父亲。
为人母,我是否也如少堂老师,是否也如我的父亲呢?
刹时,父亲高高的额头和银白的头发浮现在我的泪眼之前。原来,人类,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