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邓晓丽:感受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阅读次数:187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邓晓丽:感受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感受优雅而高贵的灵魂

 

龙岗区实验学校  邓晓丽

 

 

 

曹文轩,这个名字早已熟悉。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他的《草房子》。这位北大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作家,在研究和教学之余,写作了许多作品,并获得了四十多种文学奖,长篇小说《红瓦》被节选入韩国中学教材。

1024日,在江苏宜兴,当我近距离地聆听曹文轩的报告时,我仿佛触摸到了一颗优雅而高贵的灵魂,我的心深深震撼了!当回到深圳,我再次看到他的介绍,阅读他的作品,这些文字好像有了生命,异样的感觉流遍全身。

令我震撼的不是他的学术成就,不是他的等身著作,不是他的文学大奖,不是他的高谈阔论,不是他的灵气和书卷气……这样一个社会精英,象牙塔里的精英,金字塔顶部的人物,这么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小学生的阅读,把它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这还不足以让我深深震撼,当他说,精英应关注底部,并且讲到他的身体力行时,震撼袭遍全身。

中国人,更多的是清谈客,坐谈客。说的天花乱坠,却是行动的矮子,太缺少一种务实精神。一个社会精英,走遍千山万水,翻越万山峻岭,深入到中小学校,甚至只有巴掌大的天空的小山村中,和中小学生们一起谈阅读,谈写作,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一起感受创造的愉悦,如果没有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铁肩担道义的精神,能做到这些吗?

                       

                                           

 

曹文轩特别强调孩子们应该讲求“生态阅读”。所谓生态阅读就是健康阅读,他不主张孩子们什么样的书都看,尤其不主张时下所倡导的 “快乐阅读”。“快乐阅读不是不对,但仅仅是在笑声中,他的成长就是快乐的吗?只知道笑的人,他又有几分沉重感呢?没有悲剧感、忧患意识,他的成长可能是健康的吗?”
   
曹文轩说,经典文学有90%以上是让人悲伤的,这样的经典,读后才能让人产生厚重感、责任感。“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能笑出来吗?”

曹文轩说,未成年人的阅读,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读“打底子的书”,第二阶段是读“打完底子再读的书”。这很重要。所谓打底子的书,就是有文脉的书,有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就是那些经典书目,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来指导孩子们读。他认为书是有辈分的,有血统的,孩子们应该读一些有高贵血统的书,辈分高的书。“这个阶段的孩子,他的自主阅读空间,应该只占到30%,这个阶段,不主张孩子见什么读什么,直到他有了鉴别好坏书的能力,直到他有了良好的阅读素养,才读‘打完底子再读的书’。”

                       

 

 

对未成年人的阅读过程,曹文轩特别提倡朗读。

曹文轩说,通过朗读可以筛选好书。“能朗读的书,它的文字一定很有美感,一定很抒情,也有趣味。不好的书是无法被朗读的。”“在北京70中,学生们朗读《青铜葵花》里的景物描写,我被感动了。在新加坡,有区议员参加的读书会上,出租车司机朗读《草房子》,进而解读《草房子》。在日本,有那么多情感渲染力很强的童谣,都是由妈妈唱给孩子们听的。在欧洲,朗读更是一种日常行为,经常还有著名演员参与。”
   
对于孩子而言,朗读很重要,它能把孩子从声音世界引入到文字世界,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天然语感,有助于净化民族语言。

 

这么多年来,他深入到中小学校,甚至是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朗读文章,一起去凝视打量这个世界,他说,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无中生有”,才是大的哲学命题,所以他创造了《大王书》。他觉得,好的文章是离不开“折腾”的,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带领学生去“折腾”……在他“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的一遍又一遍的鼓励下,孩子们沉浸在自已的想象世界里,编织着自已的人生之梦……

 

 


最后更新[2009-4-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