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故都的秋》教学方案设计》
出处:原创    作者:钱冰山   阅读次数:249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故都的秋》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领悟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3、掌握本文的文眼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析故都的秋味

教学设想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培养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

2、   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一篇优秀的散文,往往是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我们学习时主要是品析文章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析著名爱国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品位故都的“秋味”(出示课题)

二、  引导学生品 “故都的秋” 味

1、   师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明确:故都之秋:清、静、悲凉     

   2、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北平?

明确:想饱尝秋味 

3、作者通过哪些景物饱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通过朗读相关段落,仔细体会词语、句子、景物、画面所表现的“秋味”

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秋蝉残声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庭院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飞声、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

(突出表现清、静、悲凉)

秋槐落蕊:脚踏上去、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极细极柔软的触觉、一条条的扫帚丝纹、细腻清闲而又落寞、梧桐一叶天下知秋

 (突出表现清、静、悲凉)

梧桐一叶天下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印证。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深沉。

秋蝉残声:以闹衬静,突出静,突出悲凉。一个“养”字道尽了其中的闲适、亲切却有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秋雨话凉:奇、有味、象样,闲人咬着烟管,斜桥影里,桥头树底一立,缓慢悠闲的声调。(闲人、闲散的模样、悠闲的话语,韵味十足,表现“清”和“悲凉”。诗人说“秋雨秋风愁煞人”、“天凉好个秋”就是印证。)

秋果奇景:淡绿微黄的颜色,清秋的佳日,黄金般的日子。奇景,对故都的热爱又暗含着一种悲凉。俗话说“秋枣话凉”,就是此意。

明确:秋味       清、静、悲凉

4、老师简析议秋一段

明确:由秋景生情,人之常态,没有国别,没有人种的区别,引起共鸣,自然抒发眷顾故都之情,流露忧思、落寞之感,(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5、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故都的秋味,但既然是写故都的秋,为何写了两段南国之秋?

                      明确:反衬、对比

三、  总结全文:

            作者的这一独特感受,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简介作者的经历:白色恐怖,忧郁落寞的生活,日寇的侵略,千年文化故都的命运,百姓的疾苦,使得作者十分关注和眷念) “故都”的“故”字饱含眷念之情,厚重的历史沧桑之感

形:故都秋景

神:忧思、落寞之感,热爱、眷顾故都之情

  结合点:清、静、悲凉

 

 

 四、板书设计

                 

                   总起                 故都之秋                  (情味)                          

                                            庭院秋景       

                                        秋槐落蕊                                  

                            尝秋    秋蝉残声                  (秋味) 静

                分写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议秋  由秋生情  人之常态 (韵味)

                    总结       抒发情怀(意味)

 

 

 


最后更新[2004-2-16]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