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生活中,人们都会接触到语言,因为世界上没有不跟语言打交道的人。而语言又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们平时的说话与交谈属于口头语言,将口头语言加工后记录下来的叫书面语言。我们学生通常说的作文,,其实就是写作,就是将我们用文字表达的文章。 写文章是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个人的生活经验、社会经历;关系到个人的文化水平,表达能力;在我长期与学生接触中知道,同学们对写作最感头疼的是:文章题目有了,也知道写什么了,就是写不出来,或是写着写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了,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写作短路现象。写作短路是学生最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为了这场讲学收到预定效果,今天我就专题谈谈与写作关系特别重要的话题:想象思维的开发。 联想思维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离不开联想,没有联想写出来的不是文章,是一份流水帐,顶多是一份平铺直叙的记录而已!文章,它有中心、主题,有重点,有侧重面,有叙述,有各种各样的描写。所以,联想是写作的基础。也就是说,不会联想的人就不会写文章,至少写不出好文章。 我们来仔细体味下面两段文字的叙述与描写,你就会发现,有一段话几乎没有联想写出来的,另一段话是通过丰富联想写出来的段落,前者显得单调、乏味,后者显得生动、感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内容是大家都熟悉的事情:一个下雨天的星期五下午,一位中学生王大宇在上学路上,遇见一位妇女带着她那个三、四岁的女孩去看病.大宇看见母亲没带雨伞……结果,发生一件学雷锋的感人故事。 没有或缺乏联想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大宇在上学路上,看见前面一位中年母亲,背着一个约三、四岁的女孩急急忙忙奔走在大路上。这时候,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风也刮起来了。密集的雨点从天上往下掉。母亲看见要下大雨了,看看周围根本没有避雨的地方,只好将自己的外衣脱下来,裹住小女孩的身体,开始猛跑起来。 大宇忙追赶上去,将自己手中的雨伞递给那位中年妇女说:“阿姨,把雨伞给你们母女俩挡风遮雨吧!我年轻,身强力壮,跑得快,就是淋湿了,也没问题。” 中年妇女接过雨伞,感激地说:“你真是雷锋式的好学生,留个地址,我好将雨伞送回给你!” 说话间,大宇已经向学校方向像百米冲刺一样,飞一般地消失在茫茫雨中。
有了联想之后写出来的文章是这样的
星期五下午,大宇帮忙做家务后,匆忙背上书包上学去。这时候,他看见天空渐渐阴沉下来,于是,拿了把雨伞离开家门。
(这一节想象与主题有关,为了烘托主题:一是说明大宇平时就是好孩子,能帮忙做家务;二是写了天气开始发生变化;三是说明上课时间差不多到了,时间很紧。)
大宇大步流星往学校赶去,这时,天空浓云密布,风也越刮越大,密集的小雨点乘风威逞强,大宇顾不了那么多,没张伞,顶着逆风斜雨往前奔跑起来。
(从大步流星到奔跑,一是因天气变化,二是为了不迟到;写这么一段文字,目的是衬托下面母女的遭遇,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母女的处境就会更惨了!)
忽然,大宇发现前面有个妇女,背着一个小孩在雨中不知所措。慌乱中,她脱去外衣将小孩裹起来,自己却任凭风吹雨打。大宇加快脚步来到那妇女跟前,只见那小孩的脸通红通红的,便说:“嫂子,带小孩看病吗?没带雨具?”那妇女无可奈何地说:“是呀!鬼天气,说变就变哪!”大宇心里想,小孩怎经得住这样风吹雨打呵!而且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旷野里连一根大树也没有!叫她们母女如何是好呢?想到这里,大宇毅然将雨伞递给那母亲,说:“来,雨伞给你,我年轻力壮,跑得快,风吹雨淋算不了什么!” 孩子母亲迟疑了,说时迟那时快,大宇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雨伞硬塞到那妇女手里,头也不回一阵猛跑离开了他们母女,隐约听见孩子母亲在背后呼喊:“你的家在哪里?……” 那妇女略迟疑一下,这位学生哥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朦胧的风雨中。
“她脱去外衣将小孩裹起来,自己却任凭风吹雨打。”体现母爱,正是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大宇。 “只见那小孩的脸通红通红的”侧面反映小孩生病。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旷野里连一根大树也没有!”环境描写将母女面临的困难突出了,真是走投无路呵! “大宇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雨伞硬塞到那妇女手里”一是说明大宇助人为乐的决心,二是说明那妇女也不很愿意接受雨伞,双方的高贵品质就体现出来了。 “隐约听见孩子母亲在背后呼喊:“你的家在哪里?”体现小孩母亲的感激与内疚,还有那负责的态度……
这些描写都是作者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而是靠想象、联想出来的结果。想象是凭空想出来的,凭空想出来的要切合实际。联想,是通过已经知道的情况,推理出来的新情况。联想在想象之中,想象自然也包括联想。因此,联想是想象的初级阶段,想象是联想的再加深化与延伸,是联想的更进一步。所以,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联想和想象力的人,怎样去写好文章!这样一来,结论就出来了:想象思维是写作的基础。
想象必须合乎情理 写文章的想象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想象,必须是根据文章的主题、中心需要而想象。脱离主题、中心的想象不仅对写文章丝毫没有帮助,反而使文章漫无边际,破坏了文章的科学性与严肃性。想象是思维的升华,也就是说,你有怎么样的思维就写出怎么样的文章。想象对头了,思维也就正确了。很多同学一谈写作就头疼,是因为思维不活跃,想象力不丰富所致。 只要我们注意一个原则,就是想象必须合乎逻辑,合乎清理,围绕文章主题、中心,这样的想象对写文章才能发挥作用。 我们不能胡来乱加想象。纵然就是对突出主题有帮助的想象,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客观情况。比如,你将杀人放火的犯罪分子想象成善良的菩萨,或者你将绿豆想象成太阳,这些想象毫无根据,也毫无意义。 我曾经到某学校讲学,有位学生拿来他自己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给我看,要我指导指导。还说,此文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充分肯定,好评如潮。并要求我在讲课时联系该文章进行剖析。我看过后直摇头,对他说:有想象头脑,没有想象写作的能力。他很虚心,要求我不管文章好坏,都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来个彻底剖析。我答应了他的要求,结果,批评的多,赞扬的少。因为文章自始至终都是些胡闹瞎扯。 他的文章题目是:《二十年后的我》,他是这样写的:
二十年后的我 二十年后的我,是一个闻名中外的医生。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被癌病困扰,能对癌症敢于说不的人,世界上还没有诞生。于是,我便从攻克治癌为课题研究了几十年,老天爷没有亏待我这个富有研究创新的人,让我在攻克肝癌上有了新的突破,掌握了系统的医疗方法。我发明的肝癌素,疗效显著,肝癌治愈率几达百分之百!我的名字不仅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更飘扬到欧美非等七大洲。 那天,有位晚期肝癌患者来到我所在医院,我当然要亲自为他诊断,给予了特殊的专家亲临坐镇挽救危重病人的待遇。 病人抬进了手术室,助手对我说,目前病人危急,我便下令立刻动手术。助手在旁边听候我的手术指挥。手术开始了,旁边的助手医生在紧张地传递着需要的手术工具。当我小心翼翼地为病人摘除整个存在癌症细胞的肝后,助手突然惊叫起来:“不好,病人这边的血管猛烈地喷射出血液来!”他的话音还未落,紧接着,病人又出现休克现象。 我随即命令助手快去取我那最新发明的新药——肝癌素,助手从药房取来肝癌素,马上在病人的肝脏上作了紧急注射。 由于注射了肝癌素,喷射血液的现象马上得到解决。紧接着,病人的眼睛慢慢张开。手术室里的人都欢呼起来了,称赞我发明的肝癌素真是神奇! 病人从死亡线上存活下来了,手术结束后,病人每天服用肝癌素,半个月痊愈出院了。 肝癌素,一个响当当的治癌新药,从此迈向全国,还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那一年,我得到了世界上代表科学荣誉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医学大奖! 是的,一道《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题,本身就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进行写作。不是么?它写的是未来,未来是个未知数,不凭想象怎写呢? 这篇文章,看起来写得很美妙,好像想象力非常丰富。然而,他的想象脱离了客观现实,脱离了科学精神!于是这样的文章叫瞎吹,叫胡编乱造!纵然公开发表出去,那么,文章的情节对不懂科学的读者来说,是一种愚弄,甚至谬种流传;对于懂得科学知识的人来说,它是一篇笑话,作者是一个不学无术之辈!让我们来解剖解剖这篇奇谈怪论吧! 一、作者的想象力是不容置疑的,他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符合作文题的范围与要求。 二、作者缺乏起码的医学常识,出现许多前后矛盾,科学理论矛盾的地方: “病人抬进了手术室,助手对我说,目前病人危急,我便下令立刻动手术。” 挑刺:专家呵,你就没有为病人诊断么?情况要助手转告? “当我小心翼翼地为病人摘除整个存在癌症细胞的肝后” 挑刺:意思模糊不清!摘除了整个肝脏吗? “当我小心翼翼地为病人摘除整个有癌症细胞的肝后,助手突然惊叫起来:‘不好,病人这边的血管猛烈地喷射出血液来!’” 挑刺:①当今的医学水平都不致于手术大出血现象,何况是二十年之后?这是科学技术的倒退!②手术对象大出血,作为一个操刀的主治医生能不知道?要助手发现、提醒? “紧接着,病人又出现休克现象。”“我随即命令助手快去取我那最新发明的新药——肝癌素,助手从药房取来肝癌素,马上在病人的肝脏紧急注射。” “由于注射了肝癌素,喷射血液的现象马上得到解决。” 挑刺:①从手术现象看,这个主治医生根本就不懂医术,怎么手忙脚乱,都没准备好呢?药还在药房?②肝癌素是治肝的,可以止血?可以在肝上注射?可以让休克复苏? “手术室里的人都欢呼起来了,称赞我发明的肝癌素真是神奇!” 挑刺:手术室永远需要的是宁静、安静,能欢呼吗?二十年后的手术室是这样管理吗?如果是这样,能不是科学管理的倒退吗?你的诺贝尔奖是不现实的,是胡编瞎说! 除了上面指出来的问题外,实在还有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了。 因此,我们必须明白的是,想象要有科学根据,起码是未知的有可能的东西、事情才行。我们现在就已经证明的自然规律,已经成了科学的客观事实,我们不能通过想象去推翻,去混淆视听。 我在中篇小说《仙龙镇传奇》里,就用想象手法,写出一篇科学幻想小说。我写到天外来客登陆仙龙镇,写到外星人高度文明与发达的科学技术,写到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类的交往。这些是未知的,也有可能成为现实的。起码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有关飞碟的传说,而且众说纷纭。我是在飞碟现象基础上想象的,我是以地球人类破坏生态、自然环境现象想象出来的。这就跟科学没有抵触,产生了教育人们爱护环境的效果,产生了普及科技知识的效应。 因此,写作上的想象,还得讲究科学,讲究客观规律!离开了科学、自然规律的想象是瞎说!
想象力思维是怎样开发出来的 想象力对于写作不仅很有帮助,而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特别是议论、话题、未来性的文章,可以说,想象力决定了成功与失败的命运。 那么,想象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呢?要培养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就得按部就班,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进步。培养想象力应该按照下面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经常进行有限制条件的说话练习。 想象力是头脑的灵活所致,由于有了条件,你就必须绕过圈子去说,说出来的句子从字面上看都有差别,就是意思没变。这样,有利智力开发,有利思维的活跃,有利想象力的发展和丰富。 比如:我和小英在路上碰到婷婷,她要邀请我去吃饭,因为我吃过饭了,一般人就只会说“我吃过饭了”这样一般化普遍性的句子,如果要求你再说一遍,不能按照原来的文字进行重复叙述,即是说用另外一种形式去表达,你该怎么说? 通过思考后,你会发现,要表现吃过饭的方式确实不少。如:“我刚吃了午餐”,“我才用过饭”,“我才吃过,肚子饱得很呢!”,“我不想再吃饭了,因为才放下碗筷呢!”“小英说的是真话,真的午饭刚用完。”……如此类推,这样表达同一种意思的方式很多很多。我们就不妨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同一种意思吧!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写文章,是锻炼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所以,只要意思对头,其它均不计较。 A、 烈日当空,闷热得很。例:天气炎热,一丝风也没有。 B、 爸爸和妈妈 例:父亲和母亲 C、 红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了。 例:朝阳爬出地平线,慢慢升起。 D、 马儿跑得很快。 例:这匹马像离弦之箭疾驰。。 E、 干耕田种地的活很累。 例:怕苦怕累的人别当农民。 通过这样训练,你就会懂得表达一种意思的多种形式。写起文章来就不会一词到底了。 什么是一词到底呢?就像写班主任黄老师这样记叙人物的文章,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从头到尾的称呼不是班主任,就是黄老师。除此之外,没有第而种称呼出现。读起来拗口,听起来生硬。让人看到你的文章后,感到枯燥乏味。换一种说法不就没那么单调吗? 第二步:有约束条件的写作训练。 用提供的词或成语串成段落或文章,或是用事情的大概经过来写一篇有血有肉的段落或文章。 例:用“幸福、优美、改天换地、天时地利”一组词语写一段话。 我们拥有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只要大家都有改天换地的决心和信心,参与社会变革的行动,我们的家乡一定会变成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家乡的人们都会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们。 例:“沙滩、起来 无休无止、月亮、狗、光辉、添枝加叶、失去、电脑、延年益寿、慌忙、月饼、娓娓动听、逃窜、敲锣打鼓”一组词语写一段话。 我打开电脑,准备与同学王丽在网上聊天,没想到王丽早在网上等待我的到来。网络聊天,有点不着边际,什么都聊,聊起来无休无止。我想起来了,王丽曾经与我约定:明天八月十五中秋夜晚,我们到海边沙滩上散步,王丽还说,叫我的爷爷也一块去,说什么沙滩赏月可以延年益寿。是的,十五的月亮,宽大的沙滩,在那里漫步该有多么浪漫呵!记得爷爷曾给我讲过这样的故事,说什么古时候,人们不叫月蚀,叫什么天狗食月。传说不知是谁养了一条凶狠的狗,看见月亮又大又园,像个大蛋糕,让狗嘴馋,狗想:那月饼肯定又香又甜呵!于是,它练就飞天的本领,飞上天空,往月亮飞去。到了月球上,狗便将月亮一口一口地咬起来了。于是,月亮被狗一点一点吞食。地球上的人们看见月亮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便敲锣打鼓起来。狗听到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以为人间的打狗队来了,于是便慌忙逃窜。月亮又恢复了昔日的光辉。爷爷讲故事,喜欢添枝加叶,说起来无休无止,娓娓动听呢!难怪爱听故事的王丽总要我跟爷爷一起去海滩赏月呢! 第三步、通过媒介或者添加媒介的联想。 有些事物,它们之间本来没有联系。然而,只要我们人为给它们一种事物,它们就变成有联系了。这事物我们就称之为媒介。 例一:石块跟电脑 也许大家会说,石块跟电脑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是的,因为石块跟电脑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然而,只要你能给它添加某种事物,它们就会粘合在一起了。看看我是怎样给石块跟电脑拉扯在一起的。 那天,我正在练习电脑打字的输入法,弟弟老在我旁边捣乱,因为他想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待姐姐练习完后再给你玩吧!”他离开房间没多久又回来催促说:“轮到我玩电脑了。”我没理他,他愤然出去了,我以为他到外面玩去了。不一会儿,弟弟再一次回到房里时,他手里举着一石块,威胁我说:“姐姐再不给我玩电脑,我就将电脑砸了,看你怎么练习打字?” 从上面一段文字中看出,我在电脑与石块两种不关联的事物中,添加了媒介充当粘合剂,这粘合剂是姐弟争着使用电脑这事情。 例二:电视机与巧克力 也许大家又会说,电视机与巧克力能有什么联系呢?是的,本来电视机和巧克力是没有什么联系,然而,只要你能给它添加某种事物作媒介,它们又会被拉扯结合在一起了。 1、家里有了电视机后,那五彩缤纷的电视节目能让你忘记疲劳。可是那烦人的商业广告也铺天盖地而来,什么产品都在电视里作广告,有穿的西服,有吃的巧克力,有住的套房,有代步的电动自行车……(媒介:广告) 2、放学回到家里,我想打开电视看看,来到电视机跟前,嘿,没想到电视机旁放着一包巧克力糖果!(媒介:打开电视机看电视时的发现) 3、一位收购废旧品的人吆喝着:“破电视机、残电脑回收,可换人民币,可换巧克力呵!”(媒介:收购佬回收破烂的职业) …… …… ……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关键是你给它们赐予媒介充当粘合剂。就像你手里拿着一瓶万能胶水,能将任何东西随便捡来几件,醮上万能胶,不愁它们不结合一样。于是,各人拿的东西和粘合剂不一样,所以新的混合物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几件事物拿来联想结合,由于人的思想不同,经历不同,认识事物上的差异,因此,写出来的文字与内容也就不同。 第四步、广阔思维的开发训练。 所谓的广阔思维,就是表面上看来是渺渺茫茫的话题,要写出有血有肉、内容充实、构思巧妙的文章来,就需要培养出能广阔思维的能力。我们平常见到的读后感、话题作文、议论文、辩论等形式的文章,都是用广阔思维想出来的。像上面出现的《二十年后的我》就是凭想象、推理才能写的作文题目。还有像《假如我是市长》等等。 这类文章好写不好写,关键看你自己有没有那种活跃的,灵活的思维能力。而那种灵活思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照样有它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发想象思维空间: ① 通过字、词解释或组词办法进行联想或想象。 一个字或词或是一道作文题目,就是一件事情,我们都可以联系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于是,方方面面的内容就会出现。为什么考试仅一道作文题,能出现各种各样内容形式的文章呢?就是因为每个考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能力。 我们不妨用一个字词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多角度去选择写作素材。比如,仅是一个“零”字,你能想象到什么?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去寻找有关零的话题材料。如:零碎、零钱、零度、零乱、零度、零零星星、零售…… 再有这些词语的解释进行联想。 又如:一个知识这个词,我就可以联想到:知识渊博——知识财产——知识更新——知识分子——知识结构——知识青年——知识面——知识产权——知识交锋…… ② 通过思想、涵义、效应去联想和想象。 我们的思维要有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引伸联想,将原来的内容、内涵加以深化。这样一来,你的想象空间将变得无穷无尽起来。要做到这样,就必须从它的思想、内涵方面去探究,去延伸。 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零,通过零的思想内涵你还会想象到阿拉伯数字;想象到一切都没有,穷;想象到考试得到零分的苦恼;想象到气温零度的寒冷及结冰现象;想象到从零开始;想象到零的突破?想象到白手起家(白也是零,白纸,一穷二白)……这样一来,联想思维就广阔了,想象空间变得宽广无边。 贪污腐败是一句成语,然而,就从贪污腐败这句成语里,我们可以想到多少题材:贪污腐败——必须反腐倡廉——人民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贪污腐败造成民间怨声载道——我们的政策、管理、机制哪里出了问题——不反贪的严重后果——贪污和腐败是孪生兄弟——贪污官僚与二奶现象——贪污腐败与航空母舰——贪污腐败与教育缺失——贪污腐败与公民素质——贪污腐败与社会风气……于是,联想范围又进一步扩大到社会上的事情、事件等社会现象上去,这样一来,你还会为写作素材感到吃力么? ③ 通过希望、渴望、理想、幻想的东西去想象。 我们上面看过的《二十年后的我》,就是跟自己的爱好、理想有关,其实与我的将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如给你一道《假如我是校长》这样的文题的话,那么,它就是要你说出目前学校的成绩与存在问题,成绩需要发扬光大,更上一层楼;存在问题需要克服、改造。这些与你自己的希望、盼望、期待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像《十年后的北京城》这样的文题,同样跟你幻想的北京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后的新面貌息息相关。 这里我随便写一段开头的文字,它不是全文。题目叫《我在国庆一百周年的日子里》。 我在国庆一百周年的日子里(科学幻想) 科学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人民的观念更新了。长命富贵是古代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如今的人类寿命平均年龄为150岁呵!联合国早就将老年概念变更了,年龄界限推后了。你看我一百一十岁了,腰板挺硬,耳不聋,眼不花,头发不白,只有胡子花白花白的。 今天是国庆100周年的日子,我家的孙孙辈们发出倡议,子孙同场竞技,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家庭乒乓球赛。说来也是,国庆一百周年是件全国人民最大的喜事,祖国都沸腾了,我们家庭能冷清吗? 点评: “科学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人民的观念更新了。”是长命富贵的决定因素。 “如今的人类寿命平均年龄为150岁呵!联合国早就将老年概念变更了,年龄界限推后了。”这也是根据报纸消息写的。 “你看我一百一十岁了,腰板挺硬,耳不聋,眼不花,头发不白,只有胡子花白花白的。” 这是夸张想象了。有了前面条件的铺垫,就开始幻想了。 …… …… …… …… …… 这里的联想是有科学根据的,只是来点夸大而已!夸大是可以的,夸大是一种写作修辞的手法。我没写下去,就让写作爱好者将我没完成的科学幻想小说补充完整吧! ④通过一种事情多种结果去开发想象思维空间。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回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随着形势发展而看法也随之而改变。必然贫穷,在文化革命年代里,是光荣的象征,是革命的依靠对象。于是,才有了“越穷越光荣,越穷越革命”的响亮口号。时过境迁,如今是贫穷的人没面子,贫穷是落后的代名词。又比如:就文凭一事,看法就转变了多少次。有段时间强调不看文凭看实学,后来又突然间对文凭重视起来,单位招收人员要强调对象必须是大专、本科或研究生。这些现象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想强调的不是到底谁对谁不对的问题,而是对问题多长几个心眼,前后左右都来个照应,都想个明白。这样,你对问题的看法才有个全面的认识。 要得到这方面的灵感和经验,最好的办法是多进行辩论。而且站在不同的立场观点都当当主角。真理是越辩越明了,自己的分析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记得我在家乡一间中学讲写作专题讲座时,曾以《青少年该不该崇拜偶像》为题当场与师生进行辩论。需要崇拜偶像的为反方,不能崇拜偶像的为正方。结果是我所在的“应该崇拜偶像”的反方取得最后胜利。在我自己家乡讲学的第二间中学,我换了一道辩论题,题目是《我这个作家该不该戒烟?》我是主张不该戒烟的坐台主角。结果,又是我这边反方成了胜利者。后来,我换了角色,站在主张应该戒烟的一方,结果是应该戒烟的正方击溃了不该戒烟一方的队伍。 《青少年该不该崇拜偶像》辩论方的主要观点如下: 不应崇拜偶像的主要观点压缩成:在当今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并不是真正经得起检验的人——崇拜偶像会对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崇拜偶像还会妨碍学习,青少年以学习为主——所以不该崇拜偶像。 应该崇拜偶像的主要观点压缩成:任何人都会有自己崇拜的人——偶像就如同我们常说的榜样、典型一样,对榜样、先进典型崇拜没有错——崇拜偶像无形中使青少年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应该崇拜偶像。 《我这个作家该不该戒烟?》的辩论过程压缩如下: 正方:作家先生,抽烟让周围人吸了你的二手烟,应该戒。 作家:抽烟让周围人吸二手烟是事实,问题我从来不在公共场所抽烟,我只有一个在时抽,二手烟也全部自己吸掉,省得浪费,你说的不成立,我不戒。 正方:作家先生,抽烟会缩短生命的,你不会反对科学结论吧! 作家:抽烟是会缩短生命的,我不反对科学结论。这位同学却忘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生命的价值观。如果世界上犯罪分子的命很长,他们的生命又价值几何? 正方:作家先生,我没有把你比作犯罪分子呵! 作家:是没有,问题是生命的价值不是以长短来衡量的。 作家:黄继光、雷锋、刘胡兰、董存瑞、焦裕禄都不长命,有的才活了十几年,他们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是因为他们对人民为社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是:对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多少。对吗? 会场:异口同声说对。 作家:我是一个作家,怎样去对人民为社会多作贡献?就是多出作品!对吗? 会场:异口同声说对。 作家:我很想自己再活五百年,可是,我不抽烟就没法子写文章,一点灵感都没了。于是,在生命与作品之间我只好舍命要作品了。要知道,作家没作品问世,真是生不如死!所以,宁可命短,不可戒烟。还有什么道理反驳的同学请发言。 会场里一片沉默。我看见许久没有人反驳了,便数起倒数来,从十数到一,还是没有找到要我戒烟的理由。结果,我赢了。 其实,我的道理是虚伪的,是诡辩术。 我所在的一方为什么会赢?不是因为我站在真理一边,是因为我准备充分,胸有成竹。 当然,真理只有一条,问题是你对真理认识有多少?你那维护真理的学问有多深!就像每年高考的作文题目一样,它不需要你站在所谓的正确观点一面,而是希望没位考生将自己的观点说深说透!说得头头是道。富有哲理,充满活力。说真话,我上面的所谓的道理是虚伪的,地道的诡辩术。 想象是需要丰富的经历、阅历,需要丰富的词语、成语作基础,还需要丰富的社会见识。所以,参加社会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也很重要。其次是对开发思维想象力空间的练习要经常化,要持之以恒。这样,你的思维活跃了,联想丰富了,想象力自然就水到渠成。想象思维能做到随机应变的话,写作就再不是你感到头疼的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