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像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程少堂那样》
出处:转贴      阅读次数:229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像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程少堂那样


激情——语文教学的钥匙
匡青海  作于 2006年6月3日
转自http://blog.zhyww.cn/u/93902/archives/2006/110362.html

   激情——语文教学的钥匙
   湖南省望城县雷锋学校 匡青海
  
   摘 要:激情来源于自信。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关键词:激情 语文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和激情的学科。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见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上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教学环环相扣,效果也不差。但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枯燥乏味,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这是什么缘故呢?仔细品味,才发现缺少的是——教师的激情。


   缺少激情的语文课学生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精神不饱满,劲头不足,听着不过瘾……一句话,这样的语文课让学生品尝到的只是枯燥和痛苦。语文学习的目标根本落不到实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和做任何一件事情一样,没有激情的参与就很难干好。学习语文也是这样,不能设想一个淡漠的老师可以教好语文课,因为,语文本身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非有激情不可。激情是什么?激情是金蛇狂舞,激情是雨打芭蕉,激情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激情是“月黑雁飞高”,“大雪满弓刀”,激情是课堂上生命的律动,是师生间心曲的交流。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不断推进的今天,我认为做一个语文教师决不能没有激情,不富有激情的人就不能称其为一个上乘的语文教师,这是新课改给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专业化成长的重要目标。


   激情来自哪里?


   激情来源于自信。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熟悉教案,才会成竹在胸,充满自信;才可能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地走进教室,在课堂上风度翩翩,声情并茂,挥洒自如,游刃有余。有了自信带来的激情,可以营造语文教学的生动气氛,开辟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激情还来自志趣。热爱生活,对教育事业怀有远大的理想,兴趣广泛,性格乐观、豁达,这些应是语文教师的良好素质。志趣广泛而高尚可以使教师底蕴深厚,头脑灵活,幽默风趣,反应机敏。有了志趣带来的激情,可以构建语文教学的全新框架,真正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


   在语文课上,激情怎样表现呢?我以为,不外乎以下三方面:


   一、用“心”去激。于漪说过,“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一个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当他一想起学生,一拿起课本,一走进教室,他就全身心投入,走进学生心灵,达到忘我的境界,从而爆发出无穷的力量和巨大的创造性,给学生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只有这种无私的真诚的爱,才能使我们产生教学的激情。


   二、课堂教学以“情”施教。 “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是如此。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善于运用设问、悬念、铺垫等手法,使课堂呈现出起伏、急缓、张弛等变化。在设计教学时,要预留出教学高潮出现的时机,引导学生达到思维力度的高峰,课堂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增加,课堂就会是一汪活水,而不是一潭死水。课堂结构上的高潮既是教师有意制造的,也是课堂流程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没有高潮的语文课,不是成功的语文课。营造氛围的策略:激情教学成功与否必须以课堂实践来检验。生机盎然、激情四溢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如何营造良好的激情语文教学氛围呢?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充沛的激情,做到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教师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诗情画意的语言,生动得体的姿态语来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激情。其次要把握学生的课堂反映,捕捉激情的契机,加以升华。三是教师可以通过以情施教,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在课堂中还需激情的总结,让学生体验真实的情感,把学习的热情延伸到课外。


   三、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结合学习的文本和学生的实际,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过程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变成一个富含诗意和创造的理想天堂,充分演绎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使课堂面目不断推陈出新,使学生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感受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图象语言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动机,可以使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因此,应用音像资源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并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形成深刻的印象。


   激情能引发我们的教学追求。楚国诗人屈原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写出了浪漫主义的绝唱《离骚》;笛福一生坎坷,一时被国王赏识,一时被捕入狱,但他对文学的激情始终高昂,最终成为了名作家;再看看当今教坛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洪镇涛、程少堂、韩军、陈翔、……他们哪个不是激情满怀?正是对语文教育的激情引发了他们的不懈追求,才有他们教坛上的意气风发。


   激情能妙化师生关系。心理学告诉我们,青少年的个性是强烈的狂暴与细腻、可变性与自我性、内向性与表向性共存,而我们出现激情时的表现就像孩子般天真。因此,当我们愿意以坦诚率直的态度和他们接近时,便缩短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情感就像一对旋转在芭蕾舞台上的男女主角,或拥抱依偎,或难舍难离,或媲美生辉;而许多时候,我们则可以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和憧憬的氛围中等待收获,你收获的满筐金黄,那就是“语文味”了。


   只要你拥有激情,就会体验“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之感,就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和释然。
  



最后更新[2009-5-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