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教案荟萃
文章标题: 《至纯至真寄深情 —-席慕容《乡愁》解读》
出处:竹林中学    作者:万福友   阅读次数:569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至纯至真寄深情 —-席慕容《乡愁》解读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席慕容的《乡愁》一诗,虽只教了一回,我想,自己恐怕是再也忘不了了。我很为此而庆幸。是的,没有人会这样用比喻,也没有人用这样的比喻:故乡是一首歌,还是故乡这首歌像清脆而渺远的笛声,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然后情不自禁地,那自渺远而切近,由模糊到清脆,载着连同那清辉撒滿大地的月亮,一齐朝自己的心海划来……“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你听到过这样的比喻吗?请你还是细细品一品吧,你就会发觉,这“模糊的怅惘”竟是如此传神、又是如此贴切,将许多年以前故乡的样子在自己脑中的印象轻轻唤出:她模糊而又真切,真切却又无法一一道出,无法一一道出,便在心灵深处生出一丝惆怅、一阵迷茫,正如那秋日早晨山间的浓浓雾气笼罩,亲人,虽在向将要远行的自己挥手,然而,不断为泪水充溢而变得迷蒙的双眼里,如何又能清晰地去拍下亲人也是自己依依难舍的那份衷肠,那声声祝愿?也许,没有人在认真品读之后不为这连环扣般的精妙比喻喝彩。不仅如此,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已成为“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这不老的思念,又唤起了多少漂泊他乡的人们浓浓的情思,绵绵的期待!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句,用的是直抒胸臆笔法,其感受在诗人席慕容笔下,竟化作了如此含蓄、如此隽永的诗行!……于是,童年的欢笑,小伙伴的追逐,其间忘情的嬉戏……多年前故乡留给自己的一幕幕画面,竟变得如此亲切,那割舍不断的情丝又一缕一缕重新连接……

  我不知道,台湾诗人席慕容作《乡愁》时,内心有没有涌起似那般波澜阵阵。于我,却宁可相信诗人当时的心境已如前面所述。多少次,工作疲累至极,耳边会有一支清远的笛声悄悄地自远而近,伴随着我进入美丽的梦乡;又有多少次,早早醒来,只因这嘹亮的笛声进入我再难入睡的耳鼓,让我童心陡起。我沉浸于诗歌创造的浓烈而又淡淡的思乡氛围之中,心灵变得如此纯净,却又如此激越。我一遍一遍地从心底叩问,为什么,为什么如此短短一首小诗,竟可以让我如此为之神迷,让我如此失神,如此陶醉?

  我知道,我对故乡的思念,跟许许多多的人们并无二致,对这首诗歌的喜爱,却远远超越了“乡愁”二字。是的,如果单从家国之思的角度,同是台湾诗人,而且是著名大诗人的余光中的同名诗作,无疑更具有精神上的穿透力。把乡愁演绎成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既而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最后扩大成为一湾浅浅的海峡,跃然纸上的游子之思,那通俗的比喻,浅显的道理,浓浓的感情,即使平时号称铁石心肠的坚强汉子,多次高唱“男人有泪不轻弹”之歌的英雄,在人们看来多半已成了政治动物的“伟人”,只要他能安静坐下来,只用几分钟的时间,一字一句去品一品,无疑也会受到某种程度的感染,精神和灵魂也会受到一点触动,从而产生哪怕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思乡之情,唤起埋藏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

  然而,我却无法不更喜欢自然而飘逸的席慕容的《乡愁》。在我看来,席慕容是真诚的,纯净的,她对故乡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也是至真至纯的,象一片洁白的羽毛,亦如一眼可以望到底的泉水。那毫无矫揉造作的情愫,无疑是徐徐吹来的缕缕清风,亦是长途跋涉后的浅香飘飞的一杯龙井,直让人无法拒绝,不顾一切去尽情消受。

  真的,在这又一个早起的黎明,我知道,即使说再多的话,都挡不住我再次拿起这《乡愁》,去细细吟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最后更新[2004-2-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