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试题分析
文章标题: 《初三复习题》
出处:岭南闲樵 编辑    作者:余克俭 李伦琰   阅读次数:456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初三复习题

09年初三总复习试题

余克俭  李伦琰  拟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4题)

一、语言技能考查(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

A(mò)    bàn  (jié)  (yāng)不乐

Bjǔ)丧   (pì)   (huái)   xiāo)达旦

Chè)   kàng)奋   (ào)   一如jì)往

Dqiǎng)迫   (shòu)  yìn)庇   忧心忡chōng

2选出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个句子(3分)(    

A.小明很喜欢写作文,每次他都把作文写得完整、条理

B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c.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太好,就想请方老师给我开小灶,但是方老师没有时间。

D.王老师要调到别的学校任教,同学们都去送他。弥留之际,他对我们说:“我以后有空会来看望你们的,你们不要哭了。”

3.下列各项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来。 3分)   (      )

A.“刘老师把这次团队活动的具体详情都告诉了大家。”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孔子的代表作是《论语》。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你既然这么喜欢这本书,我马上惠寄一本给你。”这句话说得很得体。

4排列下列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认识这一点很难,因之忏悔也难。

②每个人、全部历史、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局限性,绝无“完美”一说。

③一些伟人,一些强者尚如此,何况芸芸众生如我辈者乎?

④认识了,忏悔了,又改了,更难!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19题)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对比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5-8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选自韩愈《马说》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可爱者甚   蕃:_________________

2死于槽枥之间    骈:_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常常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上面两篇文章都有借“物”抒情——“莲”和“马”就是作者借助的物,它们各有象征义。请你说说这两种物在各自文中的象征义是什么。(4分)

①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默写(15分)

8.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8                 ,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9)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11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12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1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0分)

取名求个性也须讲规范

给孩子取名将不能随心所欲了。媒体报道,《规范汉字表》即将出炉,参与编制该字表的相关官员及专家表示,该字表一经公布,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以遏制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

对初为父母者来说,如何给孩子取个好名字,确是一门大学问。过去,人们给孩子取名时赶时髦、随大流,造成了大量的重名,譬如排名第一的“张伟”竟有30万人之众,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今,社会观念日益多元包容,人们给孩子取名更强调个性。从随大流到重个性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取名时将怪异当个性,将冷僻当创意,也有失明智且麻烦多多。

按说,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是一个人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需要一个尺度。作为社会个体,人名属于个人也属于社会,从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来说,适当加以规范是必要的,已经有很多人因姓名中的生僻字在公安、银行、房产、教育等部门办事时卡了壳。一些部门在升级安装新字库解决了冷僻字问题后,发现又有人在姓名字数上动起了脑筋。曾据报道,全国汉族姓名最长者达到了惊人的15个字,以至于公安部不得不起草登记条例,规定汉族姓名最长不能超过6个字。此外,怪异名字“为难”的不只是公共管理,还会大大增加人际沟通的成本,人为设置沟通障碍。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冷僻字,还是标新立异地夹杂英文字母、网络符号,或者是取“长”名,一旦成为竞相模仿的潮流,也就走向了个性的背面,是新时代的张伟”而已。其实,只要上口好记、简洁典雅,就是好人名。常用汉字不过3000字,而《规范汉字表》收录有8000汉字,应该有了足够表达“个性”的空间。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这个论点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4分)

                                                                           

                                                                           

10.为什么说,给孩子取名的自由需要一个尺度?(2分)

                                                                            

                                                                           

11.最后一段中加点短语“新时代的‘张伟’”是什么意思?(2分)

                                                                           

12.第三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能力考查(13分)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3~18题。

无袖的毛衣

李论

我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可初三那年冬天,一下自习,哪怕当时只有9点多一点儿,我就要跑回寝室,钻到被窝里。因为我是班上惟一没有毛衣穿的人。

  爹妈知道儿子没毛衣,但无能为力,只能在信上一次次惭愧地嘱咐我:饭多吃些,能顶寒!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我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我给妹妹写了一封信,小心翼翼地提到了这件事。

  信一投出,我就后悔了,这不是给妹妹添乱么!

  妹妹小小年纪就出嫁了。婆家太穷,拿不出路费,以致妹妹出嫁一年了还没有回过娘家。

  但我相信,妹妹还是爱我的,像未出嫁前一样。不久,妹妹就寄来一包裹,是件毛衣。大小没得说,是妹妹照我的身材织的,但毛衣是半旧的,没有袖子。我第一眼便看出来了,它和妹妹那件毛衣的颜色一样——妹妹拆了自己的毛衣,织给我了!

  毛衣里裹着一张纸条,歪歪斜斜有几个字:哥,这些天冻坏了吧?先把这没袖子的毛衣穿上,剩下的,妹妹再慢慢给你织……

压抑了许久的眼泪决堤而出

  放假回家,在街上碰见父亲。他摇摇头,叹口气说,别回家了,先去医院看看你妹妹吧!

  我才知道妹妹病了,快不行了。

  妹妹躺在雪白的床单上,脸色青涩,身子单薄得很,以至于我眼前的那张床显得特别大,特别白,特别可怕。妹妹出嫁时人也瘦,但不是这个样子啊!

  当我把通红的橘子放在桌子上时,身子已不能动的妹妹知道是我来了。现在,全身这么多地方,她只有眼睛是自由的。她就用眼睛看我,看着倚在她身边的亲哥哥,一下一下剥去橘皮。自从我进来,妹妹从未看别处,她舍不得看别的地方。妹妹就这样贪婪地看着我,②看得我眼泪直冒,心发酸!我们是一起长大的亲兄妹啊!

  我知道妹妹不能吃,但我还是像儿时一样,把一瓣剥得透亮的橘子递到她唇边,同时抓起那只我再熟悉不过的手。邻居们常说,是妹妹的这只手把我送进学校的,因为妹妹为了我,小小年纪就辍了学。

  妹妹的嘴不灵活了,眼也不灵活了,但我看得出,感觉得出,它们都在努力地去动!被我抓住的手颤动着,一松一紧,像一阵乱了套的锣鼓。我知道这是妹妹在传递信息,在和哥说话,在交代事情。她在跟我讲快乐的童年。一起上学,一起拾煤核。我在前,拉着板车,她在后,坐在板车上;我挎着笨重的筐子,一粒一粒捡着煤核,她牵着我的衣角跌跌撞撞在后面跟着……

  妹妹望着我,和我说着只有我们兄妹俩才能听得懂的话。她的胸脯一阵阵动着,起伏着,没一点儿规律。③我的泪禁不住滚滚而下

等我把泪揩干,妹妹的胸脯不抖了。我听到父亲的哭声,我看到妈扑到妹妹身上,使劲拍着床板。也就在这时,我才发现床板上有个旧绒球,还有一只没有织完的毛衣袖子……

 

13.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的“我”却几次流泪。请你仔细阅读文中①②③三处划线句子,这几处都是写“我”流泪,但是流泪的方式各有不同:第①处是“压抑了许久的眼泪决堤而出”,第②处是“眼泪直冒”,第三处是“禁不住滚滚而下”,请你简要说说,这三次流泪的原因各是什么。(3分)

                                                                         

                                                                          

                                                                         

14.请你阅读第三段,注意加点的词语,回答:跟妹妹写信,“我”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呢?(2分)

                                                                              

15.同学们,命题老师读到倒数第三段划线句(“我知道……在后面跟着……”)时,眼眶湿润了。请你揣度一下,老师为什么会被这段文字打动?(2分)

                                                                           

                                                                           

16.文章中,“妹妹”是主人公。那么,把标题《无袖的毛衣》换成《我的妹妹》好不好,为什么?(2分)

                                                                           

                                                                           

17. 请你说说文章结尾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18.读完全文,你有没有一种想跟人分享你的阅读感想的冲动?请说说你最想表达的话。(答案不能少于20字)(2分)(下面有40个空格)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19.命题作文:

1)握手,往往表示友好,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感激、祝贺、鼓励、安慰……握手,可以实握,也可以发挥你的想象,跨越时空的限制虚握……请你以《让我紧握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1DA“怏”读yàngB“霄”应为“宵”,C“拗”应读niù) 2.CA句“条理”是名词,这儿应该用动词“有条理”。B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而不是递进关系,所以要把“而且”改为“但是”  D“弥留之际”的意思是人即将去世的那一刻) 3. D A句“具体”与 “详”重复;B“羞辱”后面缺宾语;C句式杂糅。  D“程度”本身就有“深浅”,所以此句前后对应无误。)   4.C(句句紧承上文)  5.  1)多 2)同“饲”,喂养  6.1)我只喜爱莲从污泥里长出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想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7 莲:象征着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君子;马:象征着怀才不遇(被埋没摧残)人才。(各2分。只答出“君子”、“人才”、前面不加修饰语的,得一半分。)

9.论点:取名求个性也须讲规范 2分,多答或少答均不得分。 是针对初为父母者给孩子起名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或 “将怪异当个性,将冷僻当创意” 的现象)提出的。 2  10.①从降低管理成本的角度来说,适当加以规范是必要的 ②怪异名字还会大大增加人际沟通的成本(人为设置沟通障碍)各1  11.标新立异的名字一旦成了竞相模仿的潮流,也就走向了个性的背面。(照抄原文也可以得分)2 12.举例论证。1  作用: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证明了怪异名字给社会管理和人际交际带来的障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

13.①为我们都过着贫苦的生活而心痛、为妹妹对“我”无私的爱感动 ②我好久没见妹妹了,相见却是在病房;(或妹妹贪婪的目光让我感到了兄妹情深) ③看到妹妹病危,“我”悲恸(痛苦、哀伤、悲伤)万分。(3分,每小点1分。)  14.因为“我”知道妹妹家里贫穷,要求她织毛衣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所以“我”提出这个要求时“小心翼翼”。(或“我怕给妹妹添乱”)

15.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童年的“快乐眼前贫病的悲惨作对比,以乐写哀,更让人悲哀。②细节描写生动再现了兄妹情深,催人泪下。  答对一点得1分。加着重号的是关键词。  16.“无袖的毛衣”是文章的线索性物品。它饱含着兄妹情深,饱含着人生的艰辛,同时也留给读者以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而“我的妹妹”这个题目太普通,没有上述那些好处。  17.点题,也照应了前文,使文章结构紧凑;(首尾呼应)②强化了兄妹情深”的主题;③让本来就催人泪下的故事有了令人柔肠寸断的尾声,文章的悲剧气氛达到高潮。④强烈暗示读者:这件“无袖的毛衣”可能成为永恒的“无袖”了。省略号收束全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上述4点,答出任意两点,语言表述接近或类似即可得分。2  18.示例:①我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跟文中的兄妹比,我们深圳的青少年学生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②亲情很重要,我们要爱惜、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亲人。③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立志改变祖国的贫穷的面貌,让每一位中国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答案基本在上面示例的三大类别中,完全离开上文内容谈的,不得分。语言不通顺的,酌情扣分。字数在20字以内的,不得分。

19、作文。40分。依深圳中考评分标准。

 

 

 

欢迎深圳初中语老师入群“88517164-深圳初中语文教师讨论语文教学。 


最后更新[2009-5-3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