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转载:漫谈中西方“玩”文化的差异》
     阅读次数:122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漫谈中西方“玩”文化的差异

漫谈中西方“玩”文化的差异

发表于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50580.html

  我诚然不是有文化的人,谈文化的确是半瓶子醋,我更不是“好玩”的人,对于很多的“玩”没有过多的兴趣,或许是生活过于平淡罢。硬着头皮,要去谈如题的话,竟是因为一对“玩物”引起的,玩物所塑的人非是普通人,而是毛泽东和蒋介石。据说这对玩物是蒋介石的曾孙开办的卡通动漫公司所制,未去查实,不知详。“玩物”玩到了领袖的头上,大约有许多人是接受不了的,毛泽东的形象,据说现在都要出标准化了,竟然制作其卡通形象,一时非议不小。有人说这是外国的流行事物,外国的领导人甚至以拥有卡通形象玩偶为荣,如普京,如布什。外国人“好玩”,不论庙堂之高,或是江湖之远,政治人物的形象也能拿来“玩”,究其本质,大约是与什么民主、平等无关的,“好玩”才是其本质,允许人“好玩”是他们的坏境罢。

  可以说,中国人不“好玩”的,即使“好玩”,也得表面装作很正经,千百年来就是如此。《尚书》有云:玩物丧志、玩人丧德。可见古人对于“玩”的敌视。即便是玩,古人的玩也是很正统的。《说文》曰:“玩,弄也。”意思是用手玩弄玉为玩。玉在古代代指珍贵、美好的器物或事物,可见古人的玩何其“有品”,古人更认为玉有五德,玩玉能养德,可见“玩”在古代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于是大家想玩点别的,只好偷偷摸摸地玩,古代“玩”女人的房中术,不就是个偷偷摸摸的玩意么,其实古人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好玩”,只是玩得隐秘,玩得低调罢了。于是“玩”在古代有另一个语词,名曰“行乐”,查一查历代的宫档,都有“行乐”图什么的,如打马球、蹴鞠、荡秋千等等。

  运动抛开其锻炼身体的层面,其实也是一种玩,所以古人尝于示人的玩,多是一些运动。谁知道了今天,运动却已经脱离了玩的本质了。如奥林匹克的运动会,说白了,都是玩的名堂,起码西方人是将之当作玩的,而我们却“玩”不起来了,过多政治或是民族情结上的东西充斥其中,外国人说搞什么运动,前面冠之以“play”,他们的远动比赛者叫“player”,可见他们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找乐子”。而中国的“player”在运动中很少有乐子可找,每天听到的都是“早出成绩,为国争光”之类的话,残酷的竞争,超人的训练,让这原本的“玩”也失了乐趣,拿中国人最强的项目来说,你可见过几个冠军的乒乓球队员在打球时有过笑容,“玩”得可真痛苦啊。

  小孩子最喜欢玩,中国和西方都是如此的,西方的家长鼓励自己的孩子玩,玩得开心就好,在他们看来,孩童时代就是游戏时代;而中国的家长一看到自己的孩子玩,非打即骂,在他们看来,孩子就是应该读书学习的。于是西方的很多孩子,玩出了名堂来,成为发明家,探险家,或是成功的管理者,这是他们孩童时代从玩乐中得出的志向。而中国的孩子们,学成了书呆子,一个个早早的戴着眼镜,一代又一代的重复一些书本的知识,只为考学。

   西方人“好玩”,不止是在孩童时,很多去过西方的人都说,西方人很有幽默感,下至乞丐,上至总统,生活和工作很多的问题,他们往往以“玩乐”的心态,“玩笑”处之,他们也能容忍别人的玩笑,别人的玩乐心态,因为他们从不压抑个性。而至于中国,在一个共性占主导地位的国度里,任何个性的行为都会当作另类。我从未见过中国的领导人在公众场合开过什么玩笑,他们总是一本正经。而中国人看待外国领导人公众场合的“耍宝”行为,只有两种态度,上纲上线的人,认为这个领导人丢了该国的人;还有人认为,老外怎么会投票选这么一个“白痴”。不过,我从不认为外国的白痴多,更不认为不是白痴的人会选出个白痴总统来。对于想当总统的人来说,当你放下尊严,平易近人,甚至不惜成为玩笑的主角,甚至玩乐的对象时,那末你的选票也就来了。当然,此定律在中国不成立。

  末了,胡乱说了许多,真的是谈不出实质来,可能我在不“好玩”的环境下处得太久罢,都已经丢了人许多的天性,变得道貌岸然起来,我即这样了,希望我将来有了孩子,不是我这样。

最后更新[2009-8-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