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shanshan 部分图片由捷克旅游局提供
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三个国家肩并肩地屹立在欧洲的中心地带。在同样地处波罗的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中欧大国——德国的旁边,它们是毫无疑问的小国家,国土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公里,国民总数至多也仅在1000万左右。它们一起走过了战火喧天的过去,在充满和谐共存感的今天又同时向世人敞开了国门。在穿城过巷的旅途中,你会发现历经动荡的它们并没有因此而损失丝毫魅力,反而获得了一种独特的气质:从容、高贵、含蓄与淡然。
捷克布拉格:看得见的历史
并不是世人偏爱布拉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无论是摩拉维亚帝国、罗马帝国还是奥匈帝国的战火都未伤及它的美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1938年《慕尼黑协定》以及1939年《德捷协定》的签署,德军进入到捷克境内。当时的人们难免会说懦弱的捷克人选择了缴械投降,但是时至今日看来,当年的放弃却令整个国家的景观得以保存完好,而它的首都布拉格正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Praha(布拉格)这个词来源于德语,意为“门槛”。这是因为布拉格恰好位于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与易北河交汇处上游的一个河流转弯处,这里的暗礁就犹如一个门槛,布拉格因此而得名。当然,当地也曾流传过这样的故事:建城时,城市的设计者在勘察现场时曾遇到一个专门制作门槛的老人,因被其执著专注的工作精神所感动,便以“门槛”为这个城市命名。
布拉格的城区被划分为5个部分:城堡区、小城区、老城区、犹太区以及新城区。如果你想看到布拉格的历史全景,那就得到位于伏尔塔瓦河西岸的城堡区。这里不仅是整个城市的发源地,目前也是总统府所在地,先不提此区内分布密集且绝对值的一看的众多景点,单是能够俯瞰全城这一点就相当诱人。站在这里,你会发现,从公元870年修建的第一座城堡,直到今天,每一个重要历史瞬间都为这个城市的面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整个城市建筑展现出包括了从罗马时代到现代的各种建筑风格。无论是来自13世纪的哥特式建筑,还是在希米亚国王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授意之下兴建的圣维特教堂、中欧最古老的大学以及查理大桥,这一切都向世人展现出了从中世纪开始的城市扩建过程。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查理大桥。不是因为即使从高处远眺也能看见的人头攒动,也不仅仅是因为桥上的精美雕塑。
其实,在贯穿布拉格的伏尔塔瓦河上总共有17座桥,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查理大桥。现在桥面上铺就的石板块是中世纪遗留下来的,而那三十座立在大桥两侧的雕像,尽管只是放置在国立博物馆真品的复制品,但是依旧美得令人动容,不然,祈求好运的人们又怎么会将圣约翰·内波穆克雕塑下方的浮雕抚摸得金光闪亮?查理大桥的魅力不仅于此,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那就不妨选一个舒服的位置靠在桥边,欣赏一下桥上的人们吧,请暂且忽视那些举着相机的兴奋游客,聚焦在那些真正沉浸在此情此景的人们身上。他们的面容诉说的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平静与坦然,但是始终有一种似有似无的忧郁笼罩在周身,哪怕是那些站在桥中央,旁若无人深情相拥的恋人们。在布拉格街头的一间小铺子挑选明信片的时候,好心的店主特意将展示印有查理大桥画面的那一侧转到我面前,于是无论是清晨薄雾中的模糊轮廓,还是沉浸在金色光芒中的雄伟身姿,或者是星辰满布夜晚的查理大桥就这样齐刷刷地出现在眼前。确实,尽管布拉格拥有3000多处历史古迹,但是,对于布拉格人来说,查理大桥,这座长达516米的大桥,不仅担当起了将布拉格的老城区和小城区连接起来的重任,更是惟一一个能够体现布拉格气质的独特场所。
在布拉格,你完全可以做一个不做任何计划的旅行者,省时省力这个宗旨在这里向来不受欢迎。这里不存在所谓不合理的旅游线路,哪怕是让你一天之内接二连三的迷路、兜圈子,你也不会心生怨言,实在是因为这里的许多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故事,走在其中轻易便能与布拉格的前世今生狭路相逢。
Tips:
交通:
最佳游览布拉格的方式就是选择购买它的公交通票。持此种通票可以搭乘布拉格的地铁、公车以及地面的有轨电车。建议游客选择单次票(Single tickets),这其中又分为转乘票(有效乘车限时为75分钟)和非转乘票(有效乘车限时为20分钟)。转乘票票价为20捷克克朗(成人)和10克朗(6-15岁),非转乘票票价为14克朗(成人)和7克朗(6-15岁)。在购票地点为以下三种:1.地铁站和地面转乘站所设的售票机。只能购买单次票,只接受硬币。2.地铁中的售票柜台。3.部分旅游咨询中心。使用时,只需在第一次搭车时要在站台检票机上打上启用日期和时间即可。
购物:
在布拉格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各式捷克名品。瓦茨拉夫广场、采雷特纳街、帕希裘斯卡街等地都是布拉格出名的购物区。如果对捷克的水晶产品感兴趣,不妨去位于老城区的老牌水晶名店Moser逛逛,此外,Crystalex也是一家出了名的专售波希米亚水晶的老店,因为是厂家直销所以价格公道,并且如果担心携带不便,还可以请店家帮你邮寄到家。在查理大桥附近的街区也有不少出售捷克特色产品的店铺,例如,专门出售木偶的商店等等。像Blue Praha和Czech Traditional这类专售捷克制造手工艺品的连锁店虽然价格偏贵,但是做工精美,物有所值。
斯洛伐克:生活的传统
斯洛伐克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她古老是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令它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石器时代,它的年轻则是因为从1993年开始,它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个东西绵延400多公里的小国,只需一天的车程便能通过,但是,即便你只停留一天,也能体会到斯洛伐克人对待生活的精心态度,从古到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乐观的他们称得上是创造精彩生活的高手。
这一切可以从位于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城堡说起。位于多瑙河畔的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初建时是作为古罗马时代的要塞城堡,到了11世纪,大摩拉维亚王国开始对城堡进行大规模的重修。1526年,当土耳其人开始从北面攻打匈牙利,哈布斯堡王朝将权力中心转移到这里,并将王国的大批珍宝转移到这里,城堡的位置变得极为重要。关于这个城堡,在生性幽默的斯洛伐克国民之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在大摩拉维亚王国时期,住在城堡里的人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会觉得身体很疲惫,而且城堡房间里的东西全斗错了位,这个怪现象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一个小女孩来到国王面前,她告诉国王,她的祖父是一个巫师,拥有一个神奇的水晶球,应该能够为人们解开谜团。终于,人们从巫师的水晶球得知,有一个巨人住在山的西侧,他每天都要到山的东侧去干活,就把城堡翻过来当桌子用。凡是听过这个传说的游客都会很认真地站在城堡对面的广场仔细端详这个城堡,这么说来,这座四四方方的建筑再加上位于四角的塔楼看上去还真像张桌子呢。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不难注意到,这里的人们很喜欢用陶瓷类饰品装饰他们的生活,无论是街边的小店铺,还是餐厅的墙面。原来,早在16世纪,这里的陶艺作坊就几乎遍布全国,直到今天,陶瓷艺术已经作为斯洛伐克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传统完好地保存下来。那么,追随着陶瓷的踪迹,我们来到了距布拉迪斯拉发14公里的小村子Pezinok,就在那一幢幢繁华簇锦的独栋小院之中,藏着一家陶艺作坊。他们将工作室、展示厅设在一楼,二楼则是全家居住的空间。从制作过程到推广销售,都是由女主人Renata独自打理。每当有人想了解斯洛伐克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甚至亲自尝试创作自己的作品,Renata都会亲自穿着当地的传统服饰站在自家院门口亲切地迎接客人。每位客人,只要你提前预约,都能够得到Renata的专业指导。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学到如何将原始的泥料拉坯成型,还能在半成品上精描细绘,无论是斯洛伐克的传统图案,还是你心中最美的细条。就在你的手接触到轮车上泥料的那一瞬间开始,你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来认识斯洛伐克的魅力,这会是一种由手及心的全新感受。
斯洛伐克的喀尔巴阡山与声名显赫的阿尔卑斯山隔河相望,而斯洛伐克人的幸福生活也与之息息相关。虽说国土面积下,但是斯洛伐克的自然景观可谓是缤纷多彩。高山、湖泊、河流、温泉、森林给予了斯洛伐克人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没去过喀尔巴阡山脉的最高部分高塔特拉山,那么你就没法理解斯洛伐克人的胸怀,那里充满了人类的激情与自然的力量。在那里,你总能找到适合你的徒步线路,它们会以难易程度在路标上有所区分,鼓励着每一个热爱倾听自然声音的人们。
就说斯洛伐克人会享受,在登山之后不妨去斯洛伐克历史悠久的温泉养生度假小镇皮尔斯恰尼镇泡一泡以前只有帝王才能享受的温泉水。小镇坐落在太阳最充足的瓦赫河左侧的温泉岛上。最早关于瓦赫河岸上的温泉以及它们的治疗作用始于公元1549年。这里之所以被发现,说法之一是因为一只跛脚的孔雀,当地人看它时常在浅水区行走,久而久之竟不药而愈,于是便因此发现温泉神奇疗效;另一种说法是罗马皇帝奥里略时期,军队到此时因为兵疲马顿,便在瓦赫河畔休息数日。说也奇怪,士兵和马儿在浸泡过河水后,精神变得十分好。人们听说后,纷纷跑来在河边挖洞,汩汩的温泉水便涌了出来,许多人因此治好足部和关节的毛病,来自邻近匈牙利、波兰、奥地利的人们也纷纷慕名而来。16世纪末,这里已经以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疾病的泉泥闻名整个欧洲了。包括神圣罗马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奥匈帝国的国王、希茜公主都曾到此,甚至乐圣贝多芬也是这里的常客,传闻拿破仑更是曾骑马进入温泉池。今天的我们很幸运,在尝试了这里有名的泉泥Spa之外,还能在清晨的瓦赫河旁喂天鹅,在镇上的温水池塘畔欣赏热气氤氲之中的莲花之美……。
Tips:
交通:
斯洛伐克位于中欧国家的中间地带,便捷的公路交通连接捷克、奥地利和匈牙利。奥地利维也纳国际机场到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仅有50多公里。
美食:
斯洛伐克本地菜对许多游客来说比较陌生。具有斯洛伐克浓郁民族特色的饭菜有意大利面加羊乳酪酱油、加羊乳酪酱的马铃薯汤、鸭肉或鹅肉炒白菜汤团和马铃薯面团加白菜做成的蓬松汤团。传统的斯洛伐克菜有蘑菇汤、白菜汤和豆汤。
匈牙利布达佩斯:延续至今的骑士精神
如果时间允许,我想我会乘船,沿着多瑙河从维也纳一路南下,经过维谢格拉德,圣安德烈市,最终抵达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宽阔的多瑙河将这个古老的城市分成两大部分:布达和佩斯。她们之间由九座大桥连接,各有各的美丽以及故事。在布达佩斯,你可以找到不同历史时期和各个艺术流派的代表作品,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初的奥匈帝国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自然和谐地在这里呼吸着。几乎布达佩斯的所有重要建筑都坐落在多瑙河的两岸,皇宫与国会大厦隔河相望,渔人堡、博物馆、教堂更是不断交替,出现在岸边。
布达佩斯沿多瑙河也分布着为数不少的咖啡馆和餐厅,这里的人们喜欢在天气晴好的午后坐在室外,同时享受美景与美食。在渔人堡附近有一家专售杏仁糖的小铺子,这可不是一间简简单单的糖果铺。它的主人Karoly Szabo从67年前就开始制作杏仁糖。如果你运气好,正好赶上老伯本人在,便能在他的带领下参观店铺后面的杏仁糖博物馆,这里有他全部的得意之作。一杯咖啡、一块杏仁糖,一个有故事的人,相信任何人都会在这里拥有一段美妙的时光。
 |
可爱的杏仁糖博物馆馆主 |
在匈牙利的国会大厦前方有一座雕像:一个身材魁伟的男人驾驭着一匹前蹄腾起、马鬃飞扬的烈马,大概当年的匈牙利人祖先马扎尔人就是以这种气冲云霄之势开拓着自己的天地。而在英雄广场上,我们也能找到分别代表着匈牙利建立时的7个部落的7位匈牙利古代骑士所组成的气势恢宏的纪念碑。匈牙利人的祖先马扎尔人来自广阔的乌拉尔草原,他们在马背上征服了整个喀尔巴阡山盆地,15世纪,匈牙利的轻骑兵又再对土耳其的战争中以勇气、灵活性以及速度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骑士精神。到了18世纪,马术更是成为国民之中最为流行的运动。因此,匈牙利始终被认为是善于骑术的国度。
追随着踢踢嗒嗒的马蹄声,你也许能找到匈牙利的马场。只不过,这里与欧洲其他国家的马场不同,那里没有精雕细琢的高大训练厅,也没有等级森严的学员制以及精致繁复的制服,没有煞有介事的训练场镜,也没有帅气的高筒靴,但是同样拥有对于传统的不懈坚持。匈牙利的马场是个可以任人肆意驰骋的地方,是真正的草原。也许,你会说,昔日骁勇善战的武士,似乎如今却成了只能持钝矛木刀,起舞以娱到访游客的艺人,其实,马术的技艺凭借着日积月累的练习是足以保持的,将马背上的骑士精神延续下去才是最为重要的。再说,近年来,在匈牙利,马术依旧是一项颇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而匈牙利的优秀马术运动员也在各项世界大赛上斩获大奖。
Tips:
交通:
匈牙利的大众运输系统具有国际级水准,可说是欧洲最好的运输系统之一,对自助旅行的旅客来说是再方便不过了。以下是由BKV(Budapest Public Transport Company)经营的大众运输工具——三线的地铁系统及一线市郊电车、公车、市区电车和触轮式电车。地铁有三条路线——M1(黄色)、M2(红色)、M3(蓝色),三线交会在市中心的迪亚克广场,每隔2-5分钟就有一班,可以方便到达布达佩斯市区任何一个地方。
美食:
匈牙利美食最著名的莫过于:香肠和鹅肝,匈牙利有无数的香肠和腊肠系列,最出名的是 Gyu1ai 等。匈牙利也因鹅肝的制作而闻名全球,几乎所有的饭店都提供用鹅肝加工的菜肴。Gerbeaud算是多瑙河畔最最出名的咖啡厅,对于当地人来说,它是恋人们相会的最佳地点,对于游客来说,算是品尝匈牙利甜点的好去处。这里最出名的就是Dobos蛋糕,是以甜点师József Dobos的名字命名的,这款早在1885年闻名于世的蛋糕直到1995年,它的制作方法才向世人公布。即便如此,几乎每个到访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食客都会到Gerbeaud来尝一尝最正宗的Dobos蛋糕的香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