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出處引自蔣友柏設計的蔣面超人圖案(如有侵權煩告知將會取下) |
 |
圖片出處引自迪士尼相關網站 (如有侵權煩告知將會取下) |
 |
圖片出處引自蔣友柏的橙果设计公司設計的公仔 |
“玩偶”改变世界
吴嘉陵
玩偶,存在于人类的生活里十分久远,它是文化创意产业衍生出来的产品,玩偶的出现随着时代不同,提供了一些象征的意义,饶有趣味。
90年代以前,台湾历经了美援、老蒋的去世、推动十大建设等时期,这些政经的发展,影响了文化、思想。台湾与国际开始接轨,引发了70年代的留学潮,西方的现代艺术的引入,也逐渐打开了迪斯尼玩偶在台湾的市场。当时的孩子都听过迪斯尼乐园,这遥远的梦想提供了许多人儿时梦想之地。米老鼠(米奇与米妮)可爱、亲近的造型衍然是迪斯尼的代言人,迪斯尼代表的是美式财团/企业以文化产业来营销美国文化。迪斯尼著名的影片有「狮子王」(The Lion King)、「小熊维尼」(Winnie The Pooh)、「虫虫危机」(A Bug's Life)等,它的主角大都是动物,在动物世界里学习相处、解决困难,寻求和谐的人际关系,象征着美国族群融合的国际形象。近几年迪斯尼与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合作制作计算机动画,正视时代的变化,在儿童的童话里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以『超人特攻队』(The Incredibles)影片为例,在片中塑造男女超人组织了家庭,女超人成平凡的家庭主妇、男超人是不得志的上班族,他们也当了三个孩子的父母,他们体认到有比拯救地球有更重要的事,就是回归家庭。在「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一片里,是描写单亲家庭小丑鱼父子情深的故事,同样地也是认同家庭价值的重要。这是迪斯尼在可爱、亲近的造型背后,想传达的正面意义。8月份开始台北市立美术馆正在展出「皮克斯动画20年」,(参6)掀起一波热潮,许多迪斯尼玩偶的爱好者纷纷前往朝圣。
70年代的台湾,迎向国际市场的同时,并没有丧失自己的在地特色。少数人能拥有舶来形象的玩偶,多数人经常能见到的是生活中的商品玩偶,例如代表大同公司的大同宝宝(参5),大同宝宝是购买大同电器产品附赠的玩偶,它的造型是一位戴着红色头盔,手持橄榄球的可爱宝宝,在那个创意及物质贫乏的年代里,大同宝宝据悉是台湾以企业玩偶促销产品的前锋。当家家户户都在用大同电视收看在威廉波特拿下世界少棒冠军欢呼的时候,电视机上摆设的大同宝宝陪伴了台湾人,成了早期生活记忆里的一部分。如今,它成了见证台湾经济起飞、企业奋斗的老品牌形象,今年(2009)大同公司产学合作的大同大学毕业生,人人都得到一只绿色原造型的大同宝宝,绿身的大同宝宝玩偶成了大同人的象征物。
老蒋的时代开始,台湾塑造了许多老蒋的塑像,有坐姿、立姿、骑马戎装英姿,尤其是在老蒋去世后,一股缅怀领袖的风潮兴起,高而大的塑像有如秦兵马俑般严肃,供人景仰,它是民族救星的形象。1992年台湾公共艺术相关法规通过后,释放公共空间与美化环境的观念开始成形,老蒋的雕像便逐渐退场,退至大溪两蒋文化园区,(参3)这股去蒋化的趋势,加上阿扁执政8年,台湾除了选举等场合外,已很少有领袖玩偶的出现,最近老蒋之曾孙蒋友柏的橙果设计公司与该文化园区合作推出「蒋生活运动」的创意产品,蒋友柏以两蒋的肖像加上美国超人造型合成创造了「蒋面超人」,约有上百件商品上有蒋面超人图案,(参1、参2)在一片逐渐淡忘两蒋的21世纪里,这蒋面超人,成了怀旧又重新定义过去领袖的发酵物,没有比蒋家后代更适合诠释新的两蒋精神。
台湾人普遍喜爱玩偶,起因于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趋势下,强调创意、减压有趣的生活态度,许多年轻人自制玩偶等产品(参7),强化自身产品的特色,加入创意/艺术市集,在宣传包装下有不错销售佳绩,许多业余玩家转变成为专业的玩偶设计家。当这股创意风遇到台湾选举文化时,便产生出层出不穷的创意,如2000年阿扁竞选时推出扁帽便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产品,这创意产品是搭选举的顺风车,选举热潮一过,便销声匿迹。营销与包装文化形象最夯的,莫过于台北故宫,畅销的磁贴翠玉白菜胜过瑾妃、苏轼、宋徽宗等有趣的「宫」仔小玩偶,(参4)显见大部分的人认同翠玉白菜之于故宫的象征意义。也可以看出台湾人是倾向于喜爱隐含、转化的意象,而不是直接的形象。
90年代以后,随着戏剧、电影、卡通等文化创业传到台湾,哈东洋风逐渐兴起,日本的玩偶,讲究细节、设计家的个人特色强烈,带有日本的民族特色。近年来宫崎骏的效应十分夯,加上宫崎骏有座迪斯尼等级的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参9)(参10),可玩、可游,让人对他的玩偶造型爱不释手。宫崎骏坚持保有手工绘制的动画模式,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表示,以宫崎骏的影片「崖上的波妞」来说,一百分钟内使用了约十七万张手绘作品,平均每秒二十八张。在计算机动画当道的时代里,这点对手工绘制的坚持,年轻人不一定愿意加入绘制手工的行列,突显出他的工作室人员年龄层老化,也因此让他的作品与迪斯尼采取计算机动画制作有了区隔,因为手工绘制加上严谨的态度,通常宫崎骏迷须要期待很久,才会等到新作,一推出便立刻畅销。宫崎骏早期的影片描绘日本的恬适生活,有种温暖的感人力量,近几年的影片都会放入战争、毁灭破坏的场景,如「移动的城堡」这部片,它代表的是历经二次大战后日本人对于战争的反省与集体意识,象征着战后重生的日本,宫崎骏认为「崖上的波妞」是谈人与人之间信守承诺的重要,我却认为这部片传达出日本人重实践的生活态度,女主角波妞是人鱼造型、阔脸、短发俏皮的小女孩,她不是安徒生人鱼公主的典型美丽,平凡、普通如同一般孩儿,让许多玩偶迷认同女主角很像她自己。这份爱恋玩偶的心态,更甚者会感染到自我身份的认同,这就是台湾流行偶像扮演同人活动的由来(参8)。这活动常常搭配着动漫画书展出现,8月份台北世贸二馆正举办动漫画书展及玩偶真人扮演的活动,是股玩偶带动起的流行文化。
玩偶之所以流行,不止是因为创意精神当道,少子化的趋势,玩偶满足了人性中渴望陪伴的情感,让玩偶藏家跨越年龄层,从成人到小孩的消费市场,商家开始推出成组的玩偶,购买商品搭配集点数、赠送玩偶之类的商业活动,藏家搜集了一只,便想收集一组,收集了一组便想收集第二代玩偶造型,在收集玩偶的过程里,满足了藏家的收藏癖,也让商家有了销售佳绩。
这是玩偶根植于生活,令人着迷之处。我们每个人都(曾)拥有超人/洋娃娃,或是梦想如超人般强壮想拯救地球,或是如洋娃娃般美丽是位公主,其实,我们的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将玩偶投射在自己身上。如今,在这些推陈出新的玩偶造型里,我勾起自己与玩偶相遇的记忆,玩偶填满了我的记忆卡容量,藉由玩偶我也窥见了一个正在改变的微型世界。
参考数据
(参1)蒋友柏:蒋面超人产品http://blog.pegadesign.com/?p=3822
(参2)蒋友柏:好神公仔www.buywoo.com/.../blog_topic_view.html?bID=594
(参3)两蒋文化园区雕像实况影片http://travel-taoyuan.tycg.gov.tw/content/jiang/jiang03.aspx
(参4)台北故宫在线精品「宫仔 」https://www.npmeshop.com/ct_Product2.aspx?LType_No=G&MType_No=G3
(参5)大同宝宝http://www.tatung.com.tw/mascot.asp
(参6)皮克斯在台北市立美术馆http://www.tfam.museum/03_Exhibitions/Default.aspx
(参7)台湾大学生自制玩偶参考图http://tw.myblog.yahoo.com/sidney-406/article?mid=3289&prev=-1&next=3189
(参8)同人志参考图http://www.kuas.edu.tw/act/act_02.asp?Level1_ID=1&Level2_ID=36&Level3_ID=263&aid=129
(参9)日本宫崎骏简介影片(台湾天下杂志提供)http://www.cw.com.tw/issue/hope/video.jsp
(参10)宫崎骏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http://www.ghibli-museum.jp/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