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宋立嘉
贵报2月27日发表了《黄帅:从“反潮流英雄”到东瀛女硕士》一文,引起我对战友“王亚卓”的回忆。青岛知青到内蒙古建设兵团,前后总计4320人,我是其中一位。当时,我和“王亚卓”在同一个师,都在乌拉特前旗,我在2师14团,和“王亚卓”所在的19团仅一渠相隔。
1973年10月,“黄帅”在“四人帮”利用下,因在报纸上发表日记而声名大噪。1974年2月,内蒙古建设兵团19团“王亚卓”发表反对文章惊动全国。2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黄帅的一封公开信———复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十九团政治处王亚卓同志》,制造了“王亚卓事件”。那么,“王亚卓”后来怎么样了呢?“王亚卓”是三位知青的署名。“王”是王文尧,男,生于1949年,天津16中高中学生,1970年入党。事件发生时是19团政治处新闻干事。黄帅公开信发表的那天,即1974年2月21日,他正在家中休假。收到团里加急电报后,即赶往内蒙,一到目的地就被工作组用专车拉到团里隔离起来。此后是长达一年多的批判、劳改生活。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王文尧以优异成绩进入内蒙古大学,就读中文系。4年后,又以优异成绩毕业,分配到北京国家劳动人事部工作至今。
“亚”指恩亚立,男,生于1951年,北京二中初中学生,1968年赴内蒙,1969年加入内蒙古建设兵团,1971年加入共青团,任兵团政治处放映员。“王亚卓”事件发生后,与其相恋数年的女友因种种压力忍痛与其分手。粉碎“四人帮”后,恩亚立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1979年,恩亚立与后来的女友一同调回北京,恩在北京中国书店供职并任经理。其妻温良贤惠,家庭生活十分和美。
“卓”指邢卓,男,生于1952年,1969年加入内蒙古建设兵团,1971年加入共青团,政治处报道员,以“王亚卓”名义写文章的执笔人。1976年办理“困退”回保定,在一所中学代课,现为保定专业作家,他的长篇力作《雪纷纷》详尽披露“王亚卓”事件发生前后许多鲜为人知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