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着土耳其的大榛子,喝着香甜的樱桃汁,我们一路飞到了伊斯坦布尔。清晨六点,凉爽的空气、清澈的天色,立刻让我们将出发前关于这里酷热天气的种种担忧抛到了脑后,8月的土耳其,舒适宜人的出乎意料。
十四天的工作行程,我们从一城跨两洲的伊斯坦布尔,到南部地中海沿岸的度假胜地安塔利亚,尽管没成为称职的旅行者,逐一到访那些声名显赫的景点与场所,但却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了我们的土耳其初体验。
全景伊斯坦布尔
在伊斯坦布尔找个能够登高眺远的地方并不难,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位于Topkapi Palace (托普卡皇宫)中的公平塔之上。360度的眺望塔给你最大的自由度选择你最想看到的城市景象。
这里像是城市的公共交通枢纽。生活在伊斯坦布尔的人们有很多都是白天在欧洲上班,晚上回到亚洲享受家庭生活,而这里正是连接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中转站。清晨,搭船从亚洲来到欧洲,再转乘公车到办公室。傍晚,再穿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回到家。
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这个欣赏拥有六个尖塔的蓝色清真寺的最佳位置。它隐藏在闹市区的一家酒店之中。搭乘电梯,上到顶层的露天咖啡厅,哪怕只点一杯最便宜的茶,就能拥有最完美的蓝色清真寺影像了。
伊斯坦布尔的城市生活永远少不了以尖塔,清真寺,海峡和船为背景。
香喷喷 甜蜜蜜 神秘秘
这是土耳其餐中最常见的前菜。配上新鲜酸甜口味的蔬菜沙拉,烤饼的味道格外松脆,焦香,以至于我们总是吃得过多,影响了主菜的效果。其实,有一种红色小扁豆炖米汤也相当受欢迎,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它独特的口味。
相信许多人第一次吃土耳其烤肉都不是在土耳其。无论是北京迷你版的转炉肉夹馍,还是遍及欧洲各国的几乎于原汁原味的版本。反正我的第一次是在法国里尔旧货节上吃到的,5欧元就能买到一个巨大的塞满烤肉、蔬菜再浇以各种自选酱料的土耳其面包,吃完一个一整天都不会饿。可到了土耳其,我才明白,所谓的土耳其烤肉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实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不同菜式,但惟一不变的主要内容就是烤肉。只是,也别忘烤肉中作为配菜的蔬菜,无论是烤辣椒,还是烤茄子,就算卖相不佳,也绝对美味。
就在我站在餐厅橱窗外盯着着貌似可口的甜点猛咽口水的时候,我们的导游提醒我,他之前有个客人号称自己对甜点相当迷恋,结果吃了一口我盯着看的甜点,就晕过去了。他的说法自然有些夸张,但是当我尝了一口之后,便立刻明白,这绝非夸大其词,没有点儿心理准备,难免会出现意外。不过貌不惊人的焦糖米布丁却是我的最爱,甜而不腻,尤为适合在吃过烤肉之后享用。
土耳其人喜欢喝茶,也喜欢喝咖啡,喝完后更喜欢用咖啡渣算命。我们也无法抵御好奇心,在Taksim广场附近,曲曲折折犹如迷宫的小巷中找了一家咖啡馆,纷纷将自己的咖啡杯推向一个长发男人的面前,他就住在咖啡馆楼上,以此为生。他仔细审视一番,然后对我们讲出各自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其实是个很奇妙的过程,听凭一个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对我们讲出我们自己的生活,这其中当然有对有错,有惊有喜,现在想来,他说了什么也许并不主要,其实是给了我们一个审视自己生活的机会,无论怎样,都是有收获的。
行摄土耳其
其实,比起逐一拜访旅行指南上所标注的不可错过的景点,我更喜欢远离景区,走进平常人家的生活场景,在土耳其也不例外,虽然属于自己的时间实在有限,但是还是尽量去捕捉那些动人瞬间。
这是周日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这里挤满了携家带口的人们,尽管旁边就是车流不息的马路,大家还是能够自然自在的在这颇为狭窄的区域享受阳光、海水和欢乐。
土耳其的女生很耐看。大女生有大女生的羞涩,小女生有小女生的调皮,这个头发涓涓的小女生就吓了我一跳。我们正站在大街上等车,同伴单肩挎着相机,突然他感觉肩上的相机被碰了一下,我们还以为碰上抢相机的了,结果回头一看是这个调皮的小女生正好奇地通过取景器看世界呢。
土耳其人总跟人以很悠闲的感觉。无论一天中何时路过连接伊斯坦布尔新城与旧城之间的大桥都能看到自在垂钓的人,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就连城中的猫咪也不怕人,大白天就怕在路中央晒太阳,路过的人和车都会小心翼翼地避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