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诗意栖居
文章标题: 《转贴:拜伦的爱和织女的爱》
     阅读次数:120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贴:拜伦的爱和织女的爱

 

拜伦的爱和织女的爱!

发表于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098649.html

 
 
 
 

“七夕节”到了,形形色色的情侣们又有了“情人节”式的浪漫之夜。

 

自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以降,中国式爱情便注定归属于“甜蜜+苦涩”的范式。较之日日厮守的熟视无睹,牛郎织女们显然更有距离美;较之纵欲偷欢的一夜情,牛郎织女们显然更具岁月美。只是,世上莫如人欲险,少私寡欲乃圣人才独具的品质,所以随心所欲也便是大多数的梦想了。

 

大诗人拜伦有言道:“可怕的是,既不能和女人一起过生活,也不能过没有女人的生活。”如此“可怕”的逻辑下,“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更是身体力行,一生与数个女人过活,但所生的八个孩子却都在第一时间就送给了孤儿院。所以,《忏悔录》出台的背景理当有放纵后的良知的回归,而不仅仅是圣人般的思想启蒙觉悟。

 

相比之下,东方文化中的爱情、家庭观便有些“重”了。她更像一种女人的爱,一种燃起慢、熄灭更慢且化成灰也要体会其余温的爱,甚至,牛郎织女们的爱还有点“灭人欲”的意味,因而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其影响力也就暂时和西式“情人节”难以匹敌了。

 

相同的是,无论东西方文化有多大差异,其实对“伟大的爱情”而言,两种文化的解释在本质上是类似的,譬如电影《LOVE STORY》中所讲的生死之爱,譬如前些日子媒体热炒的为季羡林先生而终生未婚的德国恋人等等,都在讲述同样的故事。

 

就此而言,牛郎织女的爱当属永恒之爱,而“没身不殆”的永恒,恰是人类最为赞赏的终极追求。

 

其实,除了少数拜伦式的“精力过剩者”之外,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生能火热忘我地真爱一次便已足够一个人回眸一生了,因为真爱是玩不起的,她最难,也最耀眼,恍如流星,恍如闪电,恍如水滴后的石穿,而其后,便只能归于平淡,归于温暖,归于“老伴”了。

 

可叹啊,爱的“泰坦尼克”终究是要沉的,唯东方的牛郎织女星还在星空淡淡地烧。


最后更新[2009-9-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